易经做人的最高境界,女人学易经没好下场

关于《易经》中贲卦的小知识

摘录分享书籍《张其成讲易经》~~       贲卦是《易经》的第二十二卦,在噬嗑卦之后。噬嗑卦是严明刑法,贲卦恰好相反,是讲用文明、文化治理天下,所以这两个卦构成了反卦,噬嗑卦颠倒过来就是贲卦。贲是山火贲,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场景。“贲”是修饰、文饰,“文”和“质”是相对的,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如果胜过文采就显得很粗野,但如果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很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适中,才能成为君子,这就是成语“文质彬彬”的来源,贲卦就是讲“文”的。      贲卦是讲文明的,它的上下卦构成了一种辩证关系,下卦为光明,上卦为停止,叫“文明以止”,这就是文化的本质。贲卦从初九爻到上九爻讲了一个文饰的过程:从下到上、从低到高,每一个时空点,文饰的程度和对象都不同,这就告诉我们文饰是不能脱离实际的。贲卦还讲了“文”和“质”的辩证关系,“质”是质朴、朴素,“文”是文饰、修饰,这两者好比现象与本质、外在仪表与内在精神。外表的华美固然表现了一种文明,但如果无限追求文饰,过于浮华,就会越来越远离自然质朴的美,奢靡腐败的风气就会泛滥成灾。进一步发展,由物质文明的繁荣和精神文明的衰退造成的巨大反差,就会危害人类最终的发展。      贲卦最后告诉我们要“白贲,无咎”,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简朴的初心本性。这既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文化的最终目的。如果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奢靡的生活,过度装饰,就会导致后面的剥卦所描绘的图景。

学易经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自古以来,许多人对周易进行过学习,也有许多有成就的人都不得善终,相信很多人也听过“学易经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这句话,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天体运行之初,就已经将所有人的命运安排好了,但是有的人学习易经并通过生辰八字阴阳命格等对事情的发展进行预测,甚至改变结果。且一定会引起相关事情的变化,比如使一件原本要失败的事情成功了,那相应的一定会有一件原本应该成功的事情变得失败了,这就像是能量守恒定律一样。许多人常说“天机不可泄露”,其实并不是不可泄露,而是一旦泄露,就会有相应的事物发生改变。所以历史上许多学习易经的人都不得善终。而不同的人学习易经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学习易经的结果要看个人的修为。     有的人学习易经是为了修身养性,而有的人学习易经是为了骗人,但是不管是想要占卜问事还是修身养性,都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积德行善才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方法。

什么是做人差劲,什么是做人好

那就那么做人好呗

为什么学易经没好下场?

一是它神秘,二是它艰深难懂,读它需要大智慧。唐代宰相虞世南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我信这一句,曾仕煌教授也说过,包青天断案如神,这与他善演周易也有很大关系。诸葛亮、耶律楚材、这些历史上名相,哪个不擅长演周易呢,当然,我们读易经不为王侯将相,只为了解古人智慧,怡情解颐罢了。易经》又名《周易》,被人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占筮书。其实它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由于未进入学校教材,始终给国人造成最难懂的假象。本书艰深难懂,涉及天文地理方方面面知识,为了理解周易基本知识,须由易到难,从易入手:今人多把易经当作算命书来研究实是大谬。易经描述的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其主题思想是变化是永恒的.任何事物都遵循孕育、出生、成长、壮大、衰弱、灭绝再到孕育。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从观察春夏秋冬,做出春耕秋收,夏劳冬休的行为。从观察十二时辰,做出日出而作,日落而休息的习惯。从观察一个人的八字、风水、精气神、品德,而推测出一生人的富贵贫贱,人生际遇。 简单来说,观察事物,得出运行规律,做出适当的安排,达到较好的结果。

易经的世界观

世界观的命题很大,对易经的理解,古往今来有两三千种注疏,也是见仁见智,我只是从自己的理解,略作解说。世界有什么?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  一      一一一 偶            奇 阴            阳 虚            实 静            动 柔            刚 女            男 阴阳是世界的根本,阴阳相互作用是世界变化的根本力量。 阴阳既是实体又是特性。阴阳相生相克,阴极生阳,阳极生阴。 由奇偶,而阴阳,而虚实,而动静,而刚柔,而男女。 阴阳三重而生八卦: 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对应: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动万物者,莫疾乎雷; 桡万物者,莫疾乎风; 燥万物者,莫熯乎火; 说万物者,莫说乎泽; 润万物者,莫润乎水; 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 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八卦是符号,是象征,也是特性。 阴阳六重而生六十四卦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遯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六十四卦是符号,是象征,是事态,是特性。 阴阳十二重而生4096易林 4096易林是符号,是象征,是事态,是事态变化。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就在其中。具体是什么,需要读易演易的人自己体悟。历代圣贤阐述发挥的丰富的易道,每一个人只能体会运用自己可以觉悟到的那些部分。 关于世界的起源,易经只是说: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世界有: 日月:太阳,月亮。 四时:春夏秋冬,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万物:一切对象。 易经没有穷究世界的本源,对事物本身是什么也没有做更深刻的探究,易经关注的是世界事态的变化,以及在变化的事态之中,人应该如何去做。 易经关注的更多的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事态和事态的变化。 易经在描述事态和事态变化中包含着对天地人以及万物的洞察。 世界是什么样子? 易有三义,体现世界的本来面目: 变易: 世界是变动不停的,与时俱进的,没有任何状态可以恒久不变,周而复始,否极泰来。 没有所谓常态,也没有所谓新常态。 世界的变化有周期性,一如日升日落,冬去春来,没有任何一天的太阳是和另一天的太阳一样的,也没有任何一年的春天是和另外一年的春天是一样的。 易道本身也是如此,会随着人类的认知不断丰富而不断演化。 连山,归藏,周易,三易就是易经上古时期的演进,周易成经,某种意义上禁锢了后世对易经的发扬发挥。 不易: 变动不停的世界包含着相对不变的易道,一阴一阳的力量交错,始终决定着世界的变动不停。 研习易经,就是对易道的不断探索。 简易: 是指易经之道简明易知,简单易行,大道至简。 简易的易经之道才是有用的易经之道,简易到百姓日用而不知。 不能被人理解和运用的易道很大程度上是无益的,道不远人,远人之道,几近无道。 天地万物和人的关系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坤是天地,是阴阳最典型的代表,万物皆为阴阳交互运动所造就。 天地万物,有时有位,有阴有阳,有上有下,有尊有卑,有智有愚,有刚有柔,有动有静,有进有退,有生有灭,有兴有亡。 人是阴阳乾坤天地的造物之一,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 人和人是有差别的,地位有尊卑,品德有高下,能力有大小,有大人君子,也有小人。 人在天地之间,人不可以脱离天地而存在,也不能超越天地而存在。 自然不可征服,天地无心,如何征服?!人只可顺从天地之道,利用天地之便,充分发挥天地赋予人的禀赋,成为不失天性不负天赐的自己。 人应该敬畏天地,效法天地,顺天应人。 天人合一,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易经中最高境界的一句话是什么?

易经中最高境界的一句话:

1、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2、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3、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4、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6、君子以慎德,积小以高大。

7、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8、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9、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10、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11、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2、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13、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14、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