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惊蛰是什么意思,2023年黄历表

万年历中过了惊蛰是农历二月吗

每年的惊蛰的农历时间都不一样,可能是农历的一月也可能是农历的二月。2023惊蛰时间——2023年03月06日 星期三 己亥年(猪年)正月三十。

惊蛰于公历3月05-06日交节。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惊蛰”标志着仲春卯月的开始。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

此前,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古代分惊蛰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2023年2月1日黄历查询表

2023年2月1日黄历查询表

【公历】2023年2月1日 星期三(阳历)水瓶座

【农历】二零二三年农历正月十一(阴历)属虎

【干支】壬寅年 癸丑月 庚寅日

【吉神宜趋】要安,天仓,不将,王日,五合,鸣吠对,福厚,天瑞

【凶神宜忌】月建,小时,土府,往亡,天刑,六不成,雷公,土忌,傍正废

【胎神占方】碓磨炉、外正北

24节气:立春:2023-2-4 雨水:2023-2-19

冲煞:冲猴煞北

宜:沐浴 塑绘 开光 纳采 订盟 开市 交易 立券 纳财 起基 动土 定磉 放水 安葬 破土 启钻 修坟 立碑 移柩

忌:入宅 安门 祭祀 谢土

生子的注意事项

1.如果打算纯母乳喂养,可以准备小袋盒装奶粉,一般在妈妈的奶水出来之前给宝宝喝就可以了,等妈妈有了奶水而且耐量足够,奶粉就基本不需要了。如果是想给人工喂养,那就需要多准备一些奶粉了。

2.现在很多婴儿用品店及妈妈课堂都有奶粉赠品相送,就是那种简易包装的一小袋,大约够宝宝喝一周左右,很多妈妈入院时就是带了各种奶粉的体验赠品给宝宝喝的。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前几天的奶粉不必太讲究,只要是正规厂家出品的婴儿配方奶粉就可以。

日历中二十四节气具体说明!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七言诗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2023年二月初三黄历 2023年2月22日黄道吉日查询

一个恰逢其时的黄道吉日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黄道吉日里面去做重要的事情,也能够让我们成功的概率更大,所以很多人都是希望自己能够在一个黄道吉日里面,去做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下面我带你看看2023年二月初三黄历,2023年2月22日黄道吉日查询。 2023年2月22日黄道吉日查询表 【今日公历】 2023年2月22日,星期三 【今日农历】 2023年二月初三 【今日岁次】 癸卯年,甲寅月,辛亥日 【宜】 移徙,祭祀,开光,祈福,出行,解除,进人口,雇庸,安床,动土,起基,上梁,安门 【忌】 嫁娶,安葬,破土,作梁,纳畜,牧养,行丧,作灶 【喜神】 西南方 【财神】 正东方 【生肖】 属兔 【星座】 双鱼座 【星宿】 壁宿(壁水貐) 【五行】 金箔金,金箔金,钗钏金 【吉神】 天恩,母仓,三合,临日,天喜,天医,煞贡 【凶煞】 重日,玄武,神号,阴将,土禁,刀破杀,雷公,傍正废 【今日胎神】 厨灶床,外东北 【十二建星】 收日 【今日冲煞】 猪日冲生肖蛇(乙巳)煞西 【今日值神】 勾陈(黑道凶日) 【彭祖百忌】 辛不合酱主人不尝,亥不嫁娶不利新郎,收宜纳财却忌安葬 从以上内容我们知道2023年2月22日不是黄道吉日,还可以选择2023年2月18日,2023年2月21日,2023年2月23日,2023年2月24日这四天的黄道吉日。想了解更多黄历内容,关注,为你推送最佳黄道吉日。

一年中有哪二十四个节气?分别是什么时间?有什么意义?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闳、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时,落下闳将节气编入《 二十四节气太初历》之中,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相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映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映物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概念一、二十四节气中的一类。从小寒起,太阳黄经每增加30°为另一个节气。计有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 二十四节气[2]。称十二节气。二、二十四节气的泛称。节气一般是按阳历算出来的。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精确〕,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天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节气都是指的时刻,即太阳黄经等于15度时,便是清明节。3节气时间编辑现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准确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春季立春太阳位于黄经315度,2月3-5日交节 节气雨水太阳位于黄经330度,2月18-20日交节惊蛰太阳位于黄经345度,3月5-7日交节春分太阳位于黄经0度,3月20-22日交节清明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交节谷雨太阳位于黄经30度,4月19-21日交节夏季立夏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交节小满太阳位于黄经60度,5月20-22日交节芒种太阳位于黄经75度,6月5-7日交节夏至太阳位于黄经90度,6月21-22日交节小暑太阳位于黄经105度,7月6-8日交节大暑太阳位于黄经120度,7月22-24日交节秋季立秋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交节处暑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2-24日交节白露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月7-9日交节秋分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月22-24日交节寒露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霜降太阳位于黄经210度,10月23-24日交节冬季立冬太阳位于黄经225度,11月7-8日交节小雪太阳位于黄经240度,11月22-23日交节大雪太阳位于黄经255度,12月6-8日交节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2月21-23日交节小寒太阳位于黄经285度,1月5-7日交节大寒太阳位于黄经300度,1月20-21日交节节气日期速算法:通式寿星公式——[Y×D+C]-LY=年代数、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本世纪立春的C值=4.475,求2023年的立春日期如下:[2023×0.2422+4.475]-[2023/4-15]=492-489=3所以2023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4规律歌诀编辑立春五日三时头  惊蛰倒退三时首一时一刻清时节  立夏九时三刻收芒种两日退一时  小暑三日五时求五日退三立秋节  白露六日退一周寒露六日加六时  立冬六日七时游大雪六日四时到  小寒五日九时收解释:1."立春五日三时头"这句话的意思是要知道立春是在哪一天,应该先知道头年的立春时间如果想知道1998年的立春时间。只要知道1997年的立春时间就可以推了。查97年的立春时间是96年的12月27日寅时,根据歌诀中要加上五天另三个时辰,再加上97年的小月为6天,(因为96年的12月是小月,但27己交立春,故应算上这一天,12月27日寅时十5天3时十6天=98年正月初八的巳时。注意:若上年有闰月,则将实际立春时间提前一个月即可。(实际上是98年正月初八辰时立春)2."惊蛰倒退三时首"只要知道了准确的的立春时间,就可以推出全年的交节时间,以98年为例,98年立春是正月初八的辰时,那么98年的惊蛰,只要在立春日的基础上倒退三个时辰,即98年的二月初八五时交惊蛰节。(万年历交节时间:二月初八寅时)3."一时一刻清时节"以立春时间为基础,加一个时辰再加小月数为清明的交节时间,如98年立春是正月初八辰时加上一个时辰(这里要注意,立春到清明有1个小月,故应加一天),所以98年的三月初九的巳时交清明。(万年历交节时间为三月初九辰时)4."立夏儿时三刻收",同理,此立春为基础,加上九个时辰三刻,再加小月数,为立夏交节时间(立春到立夏二个小月,故应加2天),则初八辰时十2天十9个时辰=十一日的丑时。(四月十一日丑时交立夏)(实际万年历交节时间为四月十-日丑时)5."芒种两日退一时''同理,此立春日为基础,加上两天减回一个时辰,再加上二月,三月两个小月的两天,初八辰时十2天一l时辰十2天:12日卯时,即五月12日卯时交立夏。(万年历交节时间为5月12日卯时)6."明、暑三日五时求"同理,以立春日为准加上3天5个时辰,再加上小月数,就是小暑的交节时间,初八辰时十3天5个时辰十3天=14日酉时。(立春到小暑有3个小月,故加3天)故98年的闰有5月14日酉时交小暑。(万年历交节时间为闰5月14日申时)7."五日退三立秋节"同理,以立春日为基准加上5天减个时辰,再加上小月数,就为立秋的交节时间,初8辰时十5天一3个时辰十4天=17日丑时。(立春到立秋有4个小月,故加4天)万年历交节时间为6月17日丑时。8."白露六日退一周"同理,以立春日为基准,加上6天减一个时辰,再加上小月的数,就为白露的交节时间:初8辰时+6天一1个时辰十4天=18日卯时(立春到白露之间有4个小月,故加4天),即98年的7月18日卯时交白露。(万年历2节时间为3月18日寅时)9."寒露六日加六时"同时,立春时间加上6天6个时辰,再加上中间的小月数,就是寒露的交节时间,初8辰时十6天6个时辰十4天=18日戌时(立春到寒露之间4个小月,故加4天),即98年的8月18日戌时交寒露(万年历交节时间为8月18日戌时)10."立冬六日七时游"同理,立春时间加上6天7个时辰,再加上中间的小月数,就是立冬的交节时间。初8辰时十6日7时辰十5天=19日亥时(后面加5天是因为立春到立冬中间有5个时辰),故98年的9月19日亥时交立冬节。(万年历交节时间为9月19日夜子时)11."大雪六日四时到"同理,立春时间加上6天4时辰,加上中间的小月数,就是大雪的交节时间,初8辰时十6天4时十5天=19日申时(后面加5天是因为立春到大雪中间有5个小月)。故98年的10月19日申时,交大雪节。(万年历交节时间为10月19日申时)[3]

日历上惊蛰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jīng zhé]农历在二月十二,阳历在3月5、6或7日,二十四节气之一。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1. 此时气温上升,土地解冻,春雷始鸣,蛰伏过冬的动物惊起活动,故名。

《逸周书·周月》:“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 唐 韦应物 《田家》诗:“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宋 苏辙 《游景仁东园》诗:“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解放日报》1980.3.7:“农谚说:‘惊蛰麦直’,‘惊蛰,蛇虫百脚开食’,节气到了惊蛰,大地回暖,三麦拔节,毛桃爆芽,杂草返青,百虫苏醒开食,开始有雷声和蛙鸣。”

2. 指经过冬眠被春雷惊醒的虫豸。

《文选·左思<魏都赋>》:“抑若春霆发响,而惊蛰飞竞;潜龙浮景,而幽泉高镜。” 李善 注引《吕氏春秋》:“闻春始雷,则蛰虫动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