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不懂易经呢,易经真的很容易看不懂
为什么我看不懂周易?
易经一直以来,几乎都被冠以天书之名。你看不懂是正常的。即便有注释,可能理解起来也会比较牵强。 首先你要了解,易经里面所写的是什么,用来干什么的。对它先有个明确的认知,再读起来,就知道它是在说什么事了。。那样你读起来会好的多。 易经说的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法则。这些规律就涵盖在这64个挂里面,这64个挂又有384个爻,分别代表着事物发展的不同状态。比如说乾卦吧,它讲的就是如何做一个领导,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当处于不同境遇下时,这乾卦里的六个爻又解答了任何适时的采取相应的做法。 易经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建议你先多看看百家讲坛之类的关于易经的视频,听着教授们讲解,会更加简单的入门!
周易好学吗?
周易太深奥了吧..建议看看《老子》《庄子》《六祖坛经》之类。特别是《老子》,其中一部分就受周易影响。
《易经》是古代人发明的,为什么现代人的却看不懂?
易经的最难之处在于变,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的解读听起来都有道理,每个人读过之后都有不同的体会,实际上我觉得易经不仅仅包含哲学、天文学、人文环境,它甚至可以概括万物,就这么伟大。我们现在接触到的易经基本上是由伏羲制卦、文王卦辞、周公爻辞、孔子修订的十翼组成。伏羲先天八卦讲的就是阴阳二气的运转(即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属于上古的历法,为农耕服务的,指导人们适应天地的规律。文王在?里监狱对先天八卦进行了重新排序,并用隐晦文字作了说明,(填充了卦辞)。文王时代社会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变的更复杂。看到了乾父坤母,其所生的子子孙孙因发展壮大中的矛盾与冲突,同时也包含着事物发展壮大的普遍规律,故文王八卦演示的男女(人伦)。重点强调的是男女和人伦的关系。关于易经的解读,从不同的方面,甚至任何方面,都能得到些东西,比如,医学,建筑,商业等等,我相信,不少人,会有楼主一样的疑问,那就是,易经,是否可以解读到极致。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太现实的,原因在于,易也好,其他古代术数学也好,都是能自洽的,其优点是,永远不会过时,只要拿当时的东西套进去,就会有应用的手法。更直白一点,《易》等著作,究其根本,是探讨关系的一门学问。关系学,是我国古代至今,一直都无比重视的学问,单说阴阳,就有若干状态,如阴极生阳,阴消阳长等。再说五行,也是关系,甚至包含了所有的关系,比阴阳更加丰富,不过,五行也被阴阳包含。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即是说,有些东西,当你更形象的描述出来,那么,你的描述,只切合你的时代,不会是永久的这样,时代变了,看似正确的规则,或许也会变。这样的例子不少,比如,一般情况下,我们认可牛顿力学公式,可是研究到量子,牛顿力学就不一定符合观察结果了。可就普通人来说,谁能否定牛顿力学呢?易经能看懂吗
这个问题很好。据笔者所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能看懂《易经》,说起来有点骇人听闻,但实际却是如此。有资料为证:1992年12月9日,在北京图书馆参加易学讨论会,张政烺、张岱年、朱伯昆、李申等参加,张岱年先生说自己对《易经》内容有95%弄不懂。朱伯昆说自己对《易经》最多只能弄懂5%,并且说,就是开头四个字:“元亨利贞”,就不知道本意究竟是什么,后人有各种猜测,也不知道哪一种说法正确。承任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的朱伯昆教授都没看懂《易经》,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人物介绍:朱伯昆,1923年,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属天津市)。1947年,入清华大学哲学系读书。1951年,留清华大学哲学系,担任冯友兰先生助手。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东方国际易学研究基金委员会主任;冯友兰研究会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于2007年5月3日上午九点三十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逝世,享年八十四岁。张岱年(1909-2004年),曾用名宇同,别名季同,河北献县人。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张岱年于193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任教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后任私立中国大学讲师、副教授,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80年后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2004年4月24日,张岱年先生因患心肌梗塞引起心衰竭,不幸逝世,享年95岁。一个人为什么看不懂易经
看不懂易经很正常,因为大部分人都看不懂易经年代久远,都是古文,意思很难理解,而且易经易理深奥,里面的意思很多,不好解读,看不懂才是正常的。
古代圣人能写出《易经》,科技发达的今天为啥却看不懂它?
提起《易经》这本书,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这本书对我国文化史和思想是具有深远的影响。此书广大精微,包罗万象,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作为华夏子女,很多人都想参透其中的真谛,领悟其中的奥妙,但是却感觉晦涩难懂,难以理解。
一、《易经》简介《易经》又称《周易》,它有三个部分,分别是连山周易和归藏,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哲学书籍,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包括哲学、、生活、经济等多个方面。《易经》被誉为“大道之源”,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以及大道至简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辩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的瑰宝。
二、原因在科技不发达的几千年前,我们的先辈能够写出如此深厚的著作,但是到了科技发达、思想开放的今天,没有写出类似的著作,甚至觉得晦涩难懂的原因是,在当今社会现状下,人们生活节奏迅速,大家忙忙碌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难以抽出时间,静下心来好好研究和理解,付诸实践更是难上加难。同时,每个人读过一遍之后,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就导致对《易经》的解读五花八门,我们并不知道古人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只能根据社会背景进行揣摩和推测。
三、易经的历史意义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易经》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现在的人想要去学习《易经》,但是已然没有古代人超然洒脱的心态了,只通过文字进行简单的理解,难以读透彻其中的思想和真谛。所以如果真想完全理解《易经》,需要内化理论,进而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