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十二占卜法,最远古的十二种占卜
占卜术的方法
占卜是藉由超自然方法来探究事物的神秘学活动。 原始民族对于对于事物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藉由自然界的征兆来指示行动。但自然征兆并不常见,必须以人为的方式加以考验,占卜的方法便随之应运而生。占卜是由外界事物的动向和变化向非人的灵体探询想要知道的事物。它和预言不同的地方在于,通常会出现模棱两可的答案,让占者去找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如果要和算命作一个区别的话,占卜具有仪式性或社会性的特色,通常与宗教有关;相对来说,算命大多是服务个人的日常活动。占卜常常被人质疑只是一种而已。然而,拥护者会说有许多奇闻轶事来证明占卜的效力。占卜是一种普世文化现象,人类学家发现从古代到现在都可以在宗教与文化中发现占卜的存在。不过,基督教《圣经》中说占卜是被上帝严格禁止的,佛教中也有与基督教类似的提法,唯措辞不如前者严厉;但事实上,社会中假借宗教名义进行的占卜和类似占卜的活动屡见不鲜。 占字源流 在古汉语中”占卜”的”占”是指蓍占,”卜”是指龟卜,蓍占和龟卜都是中国远古时的占卜方法,其中龟卜的历史更为久远,但原法已经失传,殷墟甲骨文即是龟卜存在的直接考古证据;蓍占因为记录于《系辞》,其方法得以保存至今。 占卜与科学 在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所以中国人认为人事的兴衰可以通过自然的变化表现出来,并在占卜的过程中被捕捉到。一方面,占卜是一种神秘主义,而另一方面,则是各种自然科学经验的实际应用。 虽然占卜本身也可以用于找出已经发生但因条件限制而不能直接获取的信息,但多数人似乎对用它进行针对未来的探究更感兴趣。<<说卦>>云:“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故<<易>>逆数也。”就是这个意思。 科学研究已经可以成功预言一些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比如说日食、天气预告与火山爆发等,然而这些并不算是占卜。严格来说,占卜缺省了某种超自然力量或命运会造成的影响,而科学预测则是出自于机械化、无感情的世界观,并且仰赖自然的经验法则和可重复验证的操作方式。因此,从操作的定义上而言,所有采用科学研究不认为有效的方法去进行预言的活动,都可以说是占卜。 除了奇闻轶事这种简单的解释外,也有一些严肃的理论在探讨占卜是如何运作的。其中一个带有经验主义科学基础的理论,是立基于潜意识之上。根据这个理论,占卜是一种对潜意识中带有的讯息进行解码的过程。而相信这些讯息的来源是超自然或神秘力量,则是这个理论和科学解释之间的差异所在。 占卜的分类 Julian Jaynes 将占卜划分为下面几类: 预测及预测学 “最原始,最笨拙,但是也最持久不衰的方法是对一系列奇怪事件的记录。”(1976年:236)中国古史总是记录下那些古怪事情的发生过程,自然变化和其他的信息,中国古代机构就依此来预测远期的战略问题。现代科学也有很多就是从这些“占卜”中来的。Joseph Needham的研究认定如此。 抽签这可以用木棍、骨头、石头、豆子等东西来制作。现代的类游戏就是从这些“占卜”发展而来。 Augury. 是提供预测的占卜,可以是定性的(如形状、接近某事等)。探矿(用棍子占卜)由此发展而来。古代罗马时期的伊特鲁里亚文明中使用祭牲剖肛占卜术(实际是一种Extispicy),僧侣要检验献祭的肉类是否新鲜。 自由派占卜没有特定方法的占卜方式,实际上是其他占卜方法的衍生。启示来自于占卜者偶然看到和听到的东西。一些基督徒和其他一些宗教使用《圣经》卦来占卜,他们问一个问题,抢夺圣书,或者用来启示去未知的地方。其他的比如说望气和新世纪的风水,像直觉和道符. 最为普遍的还是占星术,一般分为吠陀星占(Jyotish),西方占星术和中国占星术,除了这三个派系,许多文明还有他们自己的占星法。 占卜的流派 在中国,占卜可以有下列方法: 相术,指对人的神态,气质,面目,身体部位等的观察来预测祸福吉凶和各种事务。 占星,占星在中国被称为七政四余,主要是可以昭示国家及君主的祸福,治理与否。早期与天文联系紧密,后来逐渐分离。 卜筮,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不同的时代使用的方法有不同,历代也有创新,比如据传东方朔的《灵棋经》就是用特制的棋子和特殊的口诀来预测。 星命,用生辰八字地理方位等与自然相象进行比拟预测。 占梦,依据梦里的情况,借用自然或其他的人事进行类比,得出一些预测结果。 占气,利用天空等表现出来的色彩等情况,主要用来预测战争的情况,在古代的军事著作中,这样的章目必不可少。 音律,利用声音等的表现来预测或说明人间事务。 符瑞,根据不同寻常的事物来预测吉凶和国家祸福,通常会被人利用,比如陈胜吴广起义等。 童谣,汉代,童谣被认为可以预测吉凶祸福,所以在三国演义中会有不少这样的预测事例。一般被归入谶纬中的谶言一类。 扶乩,指利用一个系有柳笔的筲箕,由扶乩人透过仪式,所谓“通达神明”,将神明之讯息写在沙盘上。 测字,利用来问事者报上的字,进行测算。 占卜法 可以占卜的途径有气、盐、公鸡、星、书籍、镜子、动物等等。 在中国,占气可以利用的事务设计可以想到的任何东西,天无地理,九州八卦,生老病死,兴衰成败都是可以用的。参考资料: blog.sina/s/blog_4a2ad832010009to.html
古代的占卜术盛名,占卜的依据是什么?
占卜,推断未来的方法。占卜,采取以小见大的方法,再借用其他道具,以此来推断未来。占卜靠的方式主要是术数算数,所借用的原理就是微观宏观两者之间的关系。占卜会出现是因为原始居民缺乏知识,想要借着大自然的力量来告诉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但是自然现象不是那么常见的,所以就有了占卜。占卜不代表预言,占卜会出现模棱两可的答案,而预言则是具体的解释。而且不同的占卜方法,依据也是不同的。
第一种占卜方法,梅花易数。梅花易数具体是谁创作出来的,没有人知道,但是根据资料记载,邵雍先生并不是梅花易数的创作者,他只是把梅花易数这种占卜方法发扬光大了而已。事实上,梅花易数的创作者是谁一点也不重要,主要的是梅花易数能够淌过历史长河一直流传至今,这一点才是这些文化的传承最重要的。
第二种占卜方法,文王圣卦。文王圣卦的基础是五行易再加上其他配件一起形成的一种占卜方法。文王圣卦和五行断易是同一种实质,没什么区别,而且在两者中,五行断易是主体。文王圣卦虽然有个文王,但是并不代表这个占卜方法就是文王创作的,这个方法只是为了纪念他所以才叫做文王圣卦而已。
塔罗牌占卜。塔罗这个词有人觉得是取自埃及的道、王这两个词,所以塔罗又有王道的意思,所以塔罗因为这个词意又被认为决断力应该要很准。这种占卜不像其他的占卜一样只有一种意思,这种占卜有预测也有指引。预测是根据当事人的信息来预测性格、运势等等,指引就是给予分析给予建议。而且要想真正学会这种占卜方法,并不是随意的买一副牌回来就行,需要有老师来指导,不然很容易被误导。
问:古装片在寺院里常见的占卜法叫什么?
杯珓占卜的用具,多用两个蚌壳或像蚌壳的竹、木片做成,掷在地上,看它的俯仰,以此占卜吉凶,如“手持~~导我掷,云此最吉馀难同。 杯珓卜也是一种古老的占卜术。所谓珓,就是两个蚌壳。壳如杯,故称杯珓。用两个蚌壳掷向空中,看其俯仰以断休咎,一般是一仰一合为吉。后来不专用蚌壳,也有改用竹、木做成蛤形的。唐朝韩愈有诗云:“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可见杯珓卜在唐朝是相当流行的。直到元朝这种杯珓卜还是凭俯仰的机遇定吉凶。杯珓卜而附有卜诗卜辞,大概是元朝以后的事了。查了下 觉得大致是由它演变来的下面是具体介绍杯珓(bēi jiào)是一种古老的占卜术。所谓珓,就是两个蚌壳。壳如杯(杯即是杯),故称杯珓。掷两个蚌壳,看其俯仰以断休咎,一般是一仰一合为吉。后来不专用蚌壳,也有改用竹、木做成蛤形的。杯珓占卜有三个象,一仰一俯为“胜”,两俯为“阴”,两仰为“阳”,掷三次而成一卦。唐朝韩愈有诗云:“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可见杯珓在唐朝是流行的。宋朝的程大昌《演繁露》说的比较详细:“卜教:后世问卜于神,有器名曰珓者,以两蚌壳投空掷地,观其俯仰,以卜休咎。自有此制后,后人不专用蛤壳矣。或以竹,或以木。略斫削使如蛤形,而中分为二。有仰有俯,故亦名杯珓。杯者,言蛤壳中空,可以受盛,其状如杯也。珓者,本合为教,言神所告教,现于此之俯仰也。后人见其质之为木也,则书以为‘校’字。义山杂纂曰:‘殢神掷校是也。’校,亦音珓也。今野庙之荒凉无资者,止破厚竹根为之。俗书‘竹下安教’者是也。至《唐韵》效部所收则为珓。其说曰:‘珓者,杯珓也,以玉为之。’《说文》、《玉篇》皆无珓字也。案许氏《说文》作于后汉,顾野王《玉篇》作于梁世。孙愐加字,则在上元间。《广韵》之成,则在天宝十载,然则自汉至梁,皆未有此珓字,知必出于后世意撰也。……至其谓以玉为之,决非真玉。玉虽坚,不可扬掷,兼野庙之巫,未必力能用玉也。当是择蚌壳莹白者为之。而人因附玉以为之名。凡今珠玑琲珕字虽从玉,其实蚌属也。夫惟珓校□,既无明据,又无理致,皆所未安。予故独取宗懔之说也。懔之《荆楚岁时记》曰:‘秋社拟教于神,以占来岁丰俭。’其字无所附并,乃独书为教,犹言神所告,于扬掷乎见之也。此说最为明迳也。又《岁时记》注文曰:教以桐为之,形如小蛤。言教,教令也。其掷法则以半俯半仰者为吉也。此其所以为教也。”此为具体做法及预示胜胜阳:千里遇知音,求财自称心,占龙得甘雨,失物眼前寻。上上大吉。胜胜阴:明珠失土中,相混土相同,求财应难得,行人信不通。有头无尾。胜阴阳:潮生自有时,帆去如得飞,风与周郎便,无云月正辉。三奇吉卦。胜阳胜:浩浩长江水,舟帆任往还,问君能遂意,求利有何难。上上大吉。胜阴阴:浮云吹散尽,明月正当中,万里一天碧,东西雨便风。求谋如意。胜阳阳:皎皎一轮月,清光四海分,将军巡海岱,群贼望风波。从正则吉。胜阳阴:映日隔蛟龙,黑白未分明,什语休凭信,行人正断魂。谋望待时。阳阳阳:晚来风飙急,好事在庐江,阻隔成难事,惺惺且暂停。做事平平。阳阳胜:玉雀出樊笼,翻翻上碧空,何忧眼前事,财宝自然通。大吉之卦。阳阳阴:光辉一处风,恩爱反成仇,闭门且缩头,莫管闲事非。虽吉只迟。阳胜胜:东君得好意,枯木发新枝,富贵从人愿,麻衣换绿衣。本原大吉。阳阴阳:行船莫恨迟,风急又吹回,举棹应难得,扬帆烟雾中。不利于事。阳胜阳:淑女配君子,贤臣遇好君,家和万事顺,国泰万民安。美玉无暇。阳阴阴:良骥用把车,轮车力不加,世间无百乐,终老在农家。先凶后吉。阳胜阴:阳德方亨日,群阴以待时,小心皆险迹,君子际昌期。君子终吉。阴阴阴:自然和,求财喜庆多,顺风并顺水,前进莫蹉跎。卦也。阴阳胜:东风先解冻,花占洛阳春,玉骨冰肌润,青香隔笼间。先难后易。阴阴阳:草木枯还发,全凭造化功,莫将求去晚,须借一帆风。向前可为。阴胜胜:欲进不能言,进退俱难久,待价与待时,安心俱分守。做事进退。阴胜阴:阴阳多反复,做事恐难成,若强求为者,须防来始终。不宜用事。阴阳阳:风起三层浪,云生万里阴,交情分彼此,顷刻见灾迍。枉老心力。阴胜阳:青云应有路,丹凤羽毛轻,千里人钦仰,提携百事成。亦可用事。阴阳胜:飓风未成急,惊危在眼前,忧心非安妥,始终不安然。大而不利。占卜术的方法
占卜是藉由超自然方法来探究事物的神秘学活动。 原始民族对于对于事物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藉由自然界的征兆来指示行动。但自然征兆并不常见,必须以人为的方式加以考验,占卜的方法便随之应运而生。占卜是由外界事物的动向和变化向非人的灵体探询想要知道的事物。它和预言不同的地方在于,通常会出现模棱两可的答案,让占者去找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如果要和算命作一个区别的话,占卜具有仪式性或社会性的特色,通常与宗教有关;相对来说,算命大多是服务个人的日常活动。占卜常常被人质疑只是一种而已。然而,拥护者会说有许多奇闻轶事来证明占卜的效力。占卜是一种普世文化现象,人类学家发现从古代到现在都可以在宗教与文化中发现占卜的存在。不过,基督教《圣经》中说占卜是被上帝严格禁止的,佛教中也有与基督教类似的提法,唯措辞不如前者严厉;但事实上,社会中假借宗教名义进行的占卜和类似占卜的活动屡见不鲜。 占字源流 在古汉语中”占卜”的”占”是指蓍占,”卜”是指龟卜,蓍占和龟卜都是中国远古时的占卜方法,其中龟卜的历史更为久远,但原法已经失传,殷墟甲骨文即是龟卜存在的直接考古证据;蓍占因为记录于《系辞》,其方法得以保存至今。 占卜与科学 在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所以中国人认为人事的兴衰可以通过自然的变化表现出来,并在占卜的过程中被捕捉到。一方面,占卜是一种神秘主义,而另一方面,则是各种自然科学经验的实际应用。 虽然占卜本身也可以用于找出已经发生但因条件限制而不能直接获取的信息,但多数人似乎对用它进行针对未来的探究更感兴趣。<<说卦>>云:“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故<<易>>逆数也。”就是这个意思。 科学研究已经可以成功预言一些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比如说日食、天气预告与火山爆发等,然而这些并不算是占卜。严格来说,占卜缺省了某种超自然力量或命运会造成的影响,而科学预测则是出自于机械化、无感情的世界观,并且仰赖自然的经验法则和可重复验证的操作方式。因此,从操作的定义上而言,所有采用科学研究不认为有效的方法去进行预言的活动,都可以说是占卜。 除了奇闻轶事这种简单的解释外,也有一些严肃的理论在探讨占卜是如何运作的。其中一个带有经验主义科学基础的理论,是立基于潜意识之上。根据这个理论,占卜是一种对潜意识中带有的讯息进行解码的过程。而相信这些讯息的来源是超自然或神秘力量,则是这个理论和科学解释之间的差异所在。 占卜的分类 Julian Jaynes 将占卜划分为下面几类: 预测及预测学 “最原始,最笨拙,但是也最持久不衰的方法是对一系列奇怪事件的记录。”(1976年:236)中国古史总是记录下那些古怪事情的发生过程,自然变化和其他的信息,中国古代机构就依此来预测远期的战略问题。现代科学也有很多就是从这些“占卜”中来的。Joseph Needham的研究认定如此。 抽签这可以用木棍、骨头、石头、豆子等东西来制作。现代的类游戏就是从这些“占卜”发展而来。 Augury. 是提供预测的占卜,可以是定性的(如形状、接近某事等)。探矿(用棍子占卜)由此发展而来。古代罗马时期的伊特鲁里亚文明中使用祭牲剖肛占卜术(实际是一种Extispicy),僧侣要检验献祭的肉类是否新鲜。 自由派占卜没有特定方法的占卜方式,实际上是其他占卜方法的衍生。启示来自于占卜者偶然看到和听到的东西。一些基督徒和其他一些宗教使用《圣经》卦来占卜,他们问一个问题,抢夺圣书,或者用来启示去未知的地方。其他的比如说望气和新世纪的风水,像直觉和道符. 最为普遍的还是占星术,一般分为吠陀星占(Jyotish),西方占星术和中国占星术,除了这三个派系,许多文明还有他们自己的占星法。 占卜的流派 在中国,占卜可以有下列方法: 相术,指对人的神态,气质,面目,身体部位等的观察来预测祸福吉凶和各种事务。 占星,占星在中国被称为七政四余,主要是可以昭示国家及君主的祸福,治理与否。早期与天文联系紧密,后来逐渐分离。 卜筮,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不同的时代使用的方法有不同,历代也有创新,比如据传东方朔的《灵棋经》就是用特制的棋子和特殊的口诀来预测。 星命,用生辰八字地理方位等与自然相象进行比拟预测。 占梦,依据梦里的情况,借用自然或其他的人事进行类比,得出一些预测结果。 占气,利用天空等表现出来的色彩等情况,主要用来预测战争的情况,在古代的军事著作中,这样的章目必不可少。 音律,利用声音等的表现来预测或说明人间事务。 符瑞,根据不同寻常的事物来预测吉凶和国家祸福,通常会被人利用,比如陈胜吴广起义等。 童谣,汉代,童谣被认为可以预测吉凶祸福,所以在三国演义中会有不少这样的预测事例。一般被归入谶纬中的谶言一类。 扶乩,指利用一个系有柳笔的筲箕,由扶乩人透过仪式,所谓“通达神明”,将神明之讯息写在沙盘上。 测字,利用来问事者报上的字,进行测算。 占卜法 可以占卜的途径有气、盐、公鸡、星、书籍、镜子、动物等等。 在中国,占气可以利用的事务设计可以想到的任何东西,天无地理,九州八卦,生老病死,兴衰成败都是可以用的。参考资料: blog.sina/s/blog_4a2ad832010009to.html占卜术的种类有多少?
“占卜术”是古代用以预测未来,或者对未知事件进行预测的一种法术,与星相术等有相似之处。古往今来,很多人传习此术,历经多年的繁衍,形成了许多种类以及派别,而且不同时期其分类也不尽相同。1.唐代,主要有阴阳、占梦、相宅、九宫、禄命、葬术、相术等;若加上被列入官占的占候、龟卜、易占、五兆等,则唐五代的占卜术大约就有了十二种左右。2.五代末期的后周时,这些占卜术主要被分为五类。后周太祖广顺三年的诏书中,除天文占和太一雷公式二类之外,其他的占卜术被归为三类,即时日、占筮和五行,五类即指天文、太一雷公式、时日、占筮和五行。大概在这时候,阴阳等选择术都归人了“时日”;龟、易、五兆等归入“占筮”,其他相宅相面、葬术、禄命之类就都归人“五行”了。而且诏书还说:“其诸时日、五行、占筮之书,不在禁限。”这与唐初唐太宗的诏书中禁止“杂占卜”的意旨就大不一样了。这种时代风气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占卜类型的变化。
古代占卜的内容
原始政权草创之初及其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先民们又是如何进行决策的呢?由于史阙有间,该问题的研究在目前肯定还找不到完整满意的答复。但是,如果从社会文化对人的决策有着重大影响这一角度来看,不难发现那些土生土长的原始占卜预测方术及其活动,处处都在左右着上古社会的决策。占卜术作为介于原始宗教与巫术之间的一种精神文化的表现,在人类初民社会中普遍存在并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发生重要影响,这是经近代以来民族学与人类学的研究反复证明了的。而从大量的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来看,上古社会这一普遍的占卜风俗现象尤与决策密切相关。对此,我们还得从原始占卜术的历史起源谈起。 原始占卜术的产生乃至普遍流行,主要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和人类认识能力极端低下的结果。占卜起源于原始的前兆信仰和各种崇拜。在万物有灵观念下,先民们认为事物之间都有因果关系,也就把偶然发生的一些奇特自然现象和生理现象,都看作是神灵的某种启示。前兆多为自然发生,具有相当的偶然性,其预示的内容也相应受到所出现兆象的限制。为了能够不受时空限制,及时得到神示来趋吉避凶,先民们便开始采取人为手段来主动地获取兆示内容,于是占卜术就应运而生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大量资料表明,古代中国占卜术的发展至迟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千年以前。这时中国境内已出现以兽骨和畜骨为材料的占卜技术。其中最早的一项卜骨遗存出自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的富河沟新石器时期遗址中,距今约5300年左右。在中原地区,大量的卜骨资料亦发现于距今5000至4000年之间各个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中。所有这些远古占卜遗存都属于史前时期,由于缺少相应的文字记载,我们似乎还很难确定当时的占卜手段已包含了重大的决策行为。但从占卜的目的和应用范围来看,可以推想当时的决策活动是丝毫也离不开占卜行为的。在我国,以兽畜骨为材料的占卜技术持续发展了相当长的时期,到了殷商时期,用来占卜吉凶的材料已为龟甲所代替,当然有时也用动物的肩胛骨,但同样也是用火烧灼卜物以视其裂纹而定吉凶。可是用动物骨时,由于较大,不易灼裂,故而常常是剖开用。这种卜法,后人称作甲骨卜。不过,这一时期的甲骨卜极少用于平民,而大都是用于邦国贵族,大概是龟甲较为宝贵的缘故吧。卜官在占卜后把所问的事情及卜得的结果都刻在龟甲或动物骨上,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甲骨文。从二十世纪大量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就可以充分证明原始占卜术的确左右着上古决策。由于占卜术种类繁杂,各种占卜术因时代不同又有一些兴衰变化,因此研究这一问题难度较大,分类也不容易准确。《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沿袭《隋书·经籍志》,除天文、历算、兵书之外,将其他占卜术均归入“五行”。这种做法受到后人的批评。马端临在《文献通考·经籍考》中就批评它是“凡涉于术数者,总以五行一门包之,殊欠分别”[5];但郑樵的《通志·艺文略》将“五行”分了三十类,却又嫌太多。本文拟换一个角度,从当时的官方文献切入,看看唐五代的占卜大致有哪些种类。 《旧唐书》卷2《太宗本纪》云:“(武德九年【626】九月)壬子,诏私家不得辄立妖神,妄设淫祀,非礼祠祷,一皆禁绝。其龟易五兆之外,诸杂占卜,亦皆停断”。这里将占卜分为龟卜、易占、五兆和杂占卜。《资治通鉴》卷192将这条诏文记作“自非卜筮正术,其余杂占,悉从禁绝”。这就是说,在唐初,占卜可分为“卜筮正术”和“杂占卜”两类,前者包括龟、易、五兆。 这种被称为“卜筮正术”的占卜一般由朝廷掌管,规定在法令中。《唐六典》卷14《太常寺太卜署》记太卜令的职掌云:“太卜令掌卜筮之法,以占邦家动用之事;丞为之贰。一曰龟,二曰兆,三曰易,四曰式”。这里的“兆”,在《旧唐书》卷44《职官志》和《新唐书》卷48《百官志》中均记作“五兆”。我们若拿上述唐太宗的诏书与此对照的话,应以“五兆”为是。 《唐六典》中涉及的四种占卜术,除唐太宗诏书中提到的之外又多了一种“式”。按“式”,在唐代有太一式、雷公式、六壬式三种。除六壬式“士庶通用之”[6]外,前两种自唐初就一直被禁止私人习用。《唐律疏议》卷9就明确规定:“诸玄象器物、天文图书、谶书、兵书、七曜历、太一、雷公式,私家不得有”。可能因为“式”一直被禁止,唐太宗的诏书中才没有提到“式”。这样,朝廷的“卜筮正术”中除龟、易、五兆外再加上“式”,于是就有了龟、易、五兆、式等四种类型了。 上述《唐律疏议》所云与“式”并列的天文图书、七曜历等,实际也属于国家占卜的正术。《唐六典》卷10《秘书省太史局》说“太史令掌观察天文,稽定历数。凡日月星辰之变,风云气色之异,率其属而占候焉”,“凡玄象器物,天文图书,苟非其任,不得与焉”。所谓“苟非其任,不得与焉”就是指“观生不得读占书”。那么,“占书”由谁读或曰由谁来进行占卜呢?同书同卷又云:“灵台郎掌观天文之变而占候之”。具体说就是“辨日月之缠次,正星辰之分野。凡占天文变异,日月薄蚀,五星陵犯,有石氏、甘氏、巫咸三家中外官占。凡瑞星、妖星、瑞气、妖气,有诸家杂占”。从这里我们知道,“占候”也应该是朝廷掌握的“卜筮正术”,更准确地说应是“占卜正术”。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占卜正术”里,唐太宗诏书中提到的龟易五兆,后来一直没有被禁止,而天文图书、太一雷公式等却一直禁止私人使用。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有《禁天文图谶诏》,所禁“私家并不合辄有”者,就是“玄象气局(器物?)、天文图书、谶书、七曜历、太一、雷公式等”[7]。到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又有《禁习天文图纬诸书诏》,说:“自今后玄象器物、天文图书谶记、七曜历、太乙雷公式法等,私家不得有及衷私传习”[8]。 综合以上,可以说在唐五代,朝廷的“占卜正术”有天文占候、龟、易、五兆、式法等,其余则为杂占卜。betworks/modules/article/showvolume.php?aid=2294&vid=16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