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学的祖先,怎样学好易经
易经谁写的?
伏羲氏和周文王整理前人书稿得到的
为什么学易经没好下场 易经为什么是禁书(被世人曲解)
《易经》是我国古代西周时期由周文王姬昌所创作而成,主要是一本用于“占卜”的书(就是用来算命的),在其中记载了很多占卜的方法。那么为啥在网友上有人说学易经没有好下场呢?为什么学易经没好下场的原因又是怎样的呢?甚至还有人说易经是禁书,着其中到底有何原因?下面我们便一起来了解一下!
为什么学易经没好下场《易经》被誉为“大道之源”,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能读懂它的都是拥有着大智慧的人,甚至被人称之为“天书”,一般人根本就弄不清这其中的奥秘!那为什么在网上有人说学“易经”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呢?原来是和其能够“占卜”、“算命”的特点有关,会“反噬”算命之人,我们在接着往下看!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就是给人“算命”和“占卜”都是一种折寿的行为,因为你的预言而改变了万物的发展,所以便会遭到相对应的“处罚”,久而久之这种说法也被广泛流传,所以这也是网友们所说的学易经之人没有好下场的原因。并且曾经孔子也曾说过“易之失,贼也”,就是指学了易经之后容易使人“变坏”,试想如果什么事情他都能够通过易经给算出来,那么给他带来的不仅仅只有好处,还有很多“坏处”。
不过学什么东西都有让人“变好”、“变坏”两种可能,这和“学”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主要是看你将所学之本领用于哪些方面。易经教我们趋吉避祸、教我们为人处世之道,如果用于正途之上是造福百姓的,但如果用于“歪门邪道”之上便会误入歧途,所以说凡事都要两面性,我们也不能直接一棍子将《易经》给打死。学习《易经》的人,要的是明理而已,要持中守正,而不是事事明察秋毫,更不能用来做害人的事情,害人就是害己。
易经为什么是禁书
而在网上还有很多称《易经》是本禁书,其实并不是,这本书根本就没有被禁,现在任何人都可以去学习!但在以前古代时期是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学习的,普通人是看不到了。所以大家也不用在去以讹传讹了,《易经》没有你们所想的那么可怕!
易经的创始人
是伏羲后经周文王 孔子传承 可以看看百家讲坛曾仕强 易经的奥秘 :《易经》的完成,经历了三位圣人:第一个是伏羲,第二个是周文王和周公父子,他们一家人算作一个,第三个我们大家更为熟悉,就是孔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易经》,可以说是三位古圣先贤共同创造出来的:伏羲创造了八卦图;周文王创造了六十四卦,后被称为《易经》;而孔子则为《易经》作了《十翼》,也称《易传》。有人说学易经没好下场,这样的说法哪些理论依据?
因为普通人接触易经,大多和算命、占卜等联系到一起,在科学上来说这是不成立的,容易误人子弟。《易经》是否是上一个文明遗留的?
《易经》算不算得上文明都还难说呢,还上一个文明遗留的,这个说法显然是矫情了。《易经》之所以被选入十三经里,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当时的书籍太少,能找到这样一本成体系的就更少了;第二是《易经》的作用是用来算命占卜的,国之大事在于戎与祀,因此这是儒家需要去占领的高地。
但是,《易经》就其本身来说是一帮没有文化的算命人士编出来的民间俗语,其意义根本就不是后来儒家所编撰的那么高大上,纯属是土得掉渣的土话。《易经》的卦辞和爻辞,就是这帮算命的人吃饭的一种工具,并没有什么神秘的。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六十四卦和乾兑坤离艮震巽坎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多么玄的关系,不过是跟天干地支一样,是用来代指计数的。因为这些算命的人整理的爻签刚好是六十四,那么把八进行平方,刚刚也是六十四,这就是以八卦的叠加来计数。
再有,《易经》是早就写好的东西,并没有什么预测作用,只不过是我们人生有生与死,立与废,行与止,病与愈,育与弃,成与败,这样一些疑惑,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要是先进行这样的贞占来方便人们进行选择。
所以,《易经》很好的给了这些算命的人一种手艺经,你只要把易经里面的爻辞背下来,你就算掌握了一门手艺,这也就饿不死了。但是,这仅仅只是手艺,不能把它当文明来看待。虽然这里面有孔子做的易传,但是那完全是对易经做的拔高和曲解,与易经本身土得掉渣的语言没有什么关系。
总结易经被称做中华文明之源,是中华文明文明思想的高度结晶。我们中国人讲究以和为贵,中庸之道其源头便是周易。易经本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最开始起源于伏羲氏观河图洛书推八卦。伏羲氏是我中华文明的祖先,自然易经也是我中华文明的起源,而不是上一个文明的遗留。历史的滚滚洪流中迷失了多少往事,易经也已失传了部分,到无论历史怎样改变,易经却早已经融入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是属于中华文明的绚丽瑰宝。
易经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
1、《易经》产生的年代:
关于《易经》的产生年代,目前说法不一,据学者们考证,应该是五千年前,也有人说是七千年前,而成书的年代则是在商末周初。
2、《易经》的起源:
文王周易是最早的。
而关于《易经》的起源,传统上则一般认为《易经》起源自“河图、洛书”。
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伏羲因此画出了“先天八卦”。
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yǒu)里【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又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了“后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易传》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作。
所以《易经》又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意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
3、历史上的《易经》,据说有三种,即所谓的“三易”:
(1)、一曰《连山》,产生于神农时代的《连山易》,是首先从“艮卦”开始的,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
(2)、二曰《归藏》,产生于黄帝时代的《归藏易》,则是从“坤卦”开始的,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表示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一切以大地为主。
(3)、三曰《周易》,产生于殷商末年的《周易》,是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不同。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下面我们再来追溯它的起源及历史。易经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上古三大奇书:《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
《易》事实上是集合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两种元素的阴阳一元论去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
扩展资料
《周易》是中国本源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巨著,历经七千多年的历史至今经久不衰,奠定了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开创了东方文化的特色,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和巨大影响。
《易经》的思想智慧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黄帝内经》是元素论五行文化和阴阳文化结合的典范,解决了大易“医病”的问题;思孟学派的《五行》是德性论五行文化与阴阳文化融汇的渊薮,解决了大易“医人”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大易医国、医人、医病。
《周易》研究被称为“易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三易》在周朝不是随便可以见到的,孔子在得到周易之后爱不释手,《汉书·儒林传》记载:“孔子读易,纬编三绝,而为之传。”
《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许多学者皓首穷经,考证训诂,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为大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