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经能学到什么东西,易经是学什么的

易经到底是什么,学易经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三本书籍:中国的《易经》,印度的《吠陀》和欧洲的《圣经》。其中后两本都与宗教有关。而我们的《易经》,则和宗教没有直接关系,它研究的是整个宇宙的运行规律。                    周    易 我们这个世界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 日月星辰不断的轮转,春夏秋冬,白天黑夜,阴阳交替转换,宇宙的运行确实是有一套规律可循的。 而易经正是揭示这些自然规律的智慧经典。易经的初始,传说中是这样的:伏羲(距今7000年左右)在黄河中得到了一副神秘的图画,由此得到启发,开始通过画卦的方式,来预测天气等自然现象的规律,以利于古人的耕作,这便是先天八卦的由来。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前面这篇文章: 伏羲画卦的传说——先天八卦的由来。 然后,到了殷商时期,周文王在羑里狱中推演出了后天八卦,又重新排列了六十四卦卦序。 之后,周文王的后人,还有圣人孔子,又在文王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整理和解释。由此,易经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包括经,传,系辞等在内的一整套完备的体系。 我们现在日常所用的《易经》, 一般指《周易》。 就是周文王在羑里坐牢的时候所创的八卦和六十四卦。                      三    易 实际上,最初的《易经》有三种,另外两种分别是《连山易》和《归藏易》。 《周易》六十四卦是从“乾、坤”两卦开始的,乾为天,坤为地,也就是天地初创,万物始生的意思。《连山易》是从艮卦开始的,艮卦代表山,这就表示“山之初云,连绵不绝”的意思。 而《归藏易》是从坤卦开始,坤为地,表示万物都是从大地里生长出来的,最终又皆归藏于地中。这三种易经,被后人并称为“三易”。 《连山》和《归藏》都产生的比《周易》更早,但前两种易经,好像都都失传了,只有《周易》广泛地流传了下来。                 学易经的好处 那学易经到底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帮助呢?我们知道,天地运行有一定的规律,而人类社会的运行其实也有规律可循。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是天地的精华,人的行为应效法大地; 大地,效法的是天;而天,效法的是大道,大道效法的是自然。 而易经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我们学习易经,就可以把自然运行的规律,和我们人类社会的活动联系起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去顺应天道,趋吉避凶。所以首先来说,学易经最实用的一点,就是预测,说白了就是卜卦。简单来说,易经的核心内容主要就是八卦和六十四卦。 我们也可以把易经理解为一本工具词典,只要把六十四卦搞清楚弄明白了,我们就可以透彻的分析卜卦的结果。另外,学习易经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到易学的其他知识,比如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等,也会给我们不一样的启发。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易经的六十四卦,从乾坤开始,一直到火水未济卦结束,整个过程就如同展示了人生命运的巨幅画卷。从天地初开,人刚刚出生,到不断成长,到小有所成,然后遇到挫折,通过努力到大成。 接下来又是低谷,求变,不断地起起落落,历尽千难万险,终于达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成功,就是水火既济,阴阳调和的理想状态。 但是,六十四卦的最后一卦仍然是落在火水未济卦。这又是什么道理呢?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易经的三原则。研究《易经》,必须要知道易经三原则:就是“变易,简易,不易”。易经的三原则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变易”。我们要知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没有任何一件事物是一成不变的。包括物质、思想,情感等等。阴和阳,多和少,好与坏,祸与福,每分每秒都在不停的相对变化之中,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就是《易经》的第一大原则:变易。这其实也和佛教之中所提到的“无常”是一个道理。变,才是常态。所以,人生经过许多起起伏伏,到达水火既济之后,阴阳平衡又重新被打破,变成火水未济,接下来又是一个新的、充满矛盾的开始,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易经》的第二个原则,是“简易”。 就是说虽然万事万物千变万化,看似杂乱无章,但事实上,它们的运行规律就像天地日月、山海风雷的运动一样,一目了然。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道至简。第三个原则就是“不易”。 《易经》告诉我们,万物虽然时刻在变化,但它的变化规律是永恒不变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易经这些不变的原理,去推演事物的变化方向。《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是“群经之首”,《易经》,被后人称为“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学易之路,必定不易,也许终其一生也不能窥其全貌。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就从简单的第一步开始,掀开这部神秘典籍的一角面纱,哪怕从中得到点滴的启迪也好,也不枉费我们古代先贤们的一番心血了。

学易经好处和坏处都有哪些?

1 开发智慧,增进学业。易经是国学之本,能通易经则诸学易通。2 锻炼心性,提高境界。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学易经有什么好处

可以很好的指导你如何去经商,如何去从事经济贸易,正确处理好你的得与失,使你在商场上做到纵横驰骋,游刃有余。《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中华一切优秀传统文化都扎根于《易经》,了解了《易经》,就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易经》的本质是一本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与和谐辩证的深刻思想。掌握了《易经》,就掌握了一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看过《易经》之后,能够学到什么人生道理呢?

如果你懂易经,你就能超过99%的人。原因是什么经常被朋友问学习易经有什么禁忌?我总是直白的说,学易经是好事。如果你学会了真理,你就会获得生活的智慧,这将使你成为一个好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没有特别忌讳。我们通常说书是最好的老师。《易经》是我们的祖先几千年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是良师益友中的优秀老师。孔子,最高贵的老师,万世楷模,都对《易经》的洁癖和精妙做出了评价,我们自然学得更从容。《易经》以极简主义的方式讲述了生命的本质有人说,一个人懂了《易经》,就能超过99%的人。在我看来,这个评价很合理。我们的人生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是享受这个人生过程,还是为别人服务,都是人生的大问题。每个人都想过上好日子。有人追求金钱,有人追求权力,有人追求自由和幸福。其实一个人如果能看得更远,站在生活的角度看问题,从生活的本质出发去解决问题,生活会幸福很多。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我们的眼光不够远,只关注眼前的利益,所以得不到想要的。《易经》是一种极简主义的表达方式,以极简主义的方式展现生活的本质。八卦只是简单的横线,文字是极简的古文。虽然写在几千年前的古文里,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明从未间断。对于一般文化程度的成年人来说,读起来并不难,关键是要实践真理。因此,在中国传统智慧中强调知行合一是非常重要的。《易经》强调知行合一,能修“道”的人非常了不起比如干卦强调“自强”,意思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自强是一种非常难得和珍贵的意志品质。我们的祖先认为人所需要的也是这样一种内在的优秀品格,通过观察和理解天的运行规律。假设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自我提升的性格,那么这个人真的很神奇。扩张,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家庭,一个国家。坤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以德报恩”,让人学习大地的美德。大地是柔软的,同时又是运动的,但在易经里,却强调了她承载万物的美德。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存在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其实非常广泛,类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待人接物一定要有德性,这种德性来自于对地球精神的模仿。所以坤卦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里的“善”,也是大地之德的延伸和拓展。这里的“己”字尤为重要,它不仅体现了远古先民对世界逐渐发展的认识和智慧,也是对后世的鞭策和需求。《易经》所要求的美德,仍然是社会所需要的优秀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德仍然是我们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基本素养。很多有识之士赞同“德重于才”的说法,很有道理。因为一个人只有德行好,人品好,才能走正道,为大众而不是为自己的利益做事,这样的人自然没有缺点。根据易经和我们“天人合一”的思想,只要我们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美德就是我们需要的美德。再比如第三次占卜,其中“经纶”和“知行叶正”两个字既是鼓励,也是要求和责任。众所周知,冬瓜是一种“冬去春来”的严寒现象,但寒冷的冬天离春天很近,所以比喻和象征都很明确。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情况是不可避免地,如何去做才是关键。

学习易经有什么好处?

《易经》是一部总结预测规律的书.学习它,能够对未来的事态进行正确的预测让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它又是一部哲学著作,学习它.人们能认识更多 的深奥道理,掌握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易经》对人类社会有着非常大的价值 与作用。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对后世乃至当今社会的经济军事和人 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易经和中医建筑现代物理学现代遗传 学等学科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医易同源中医的理论经典《黄帝内经》充分吸取了它的精华,并把它创造性地与医学相结合,让中医称为一门具有很高哲理水平的自然科学。《易经》以其“意与“象”的思维模式和阴阳协调的原理,孕育了世界上独特的中国古代风水学。同时让这一学问在中国的建筑学领域发挥得淋漓尽致。《易经》和物理学本来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然而因为现代科学内部产生的新自然观和新科学观,使得一些科学家以为他们的新观念的发展方向与 《易经》的思想差不多一样。《易经》强调的生命演化思想,在卦爻的设置上采取 卦六爻的形式和西方新近兴起的现代遗传学里的遗传算法的精神和具体计算步骤内容相近。这一切皆说明《易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特别值得现代人学习及应用。

学易经有什么好处

《易经》即是中华文化之源,亦是天地运行规律之根。具体来说,学习《易经》的好处,至少有三点:一、培养哲学思辨能力。《易经》的本质是一门哲学理论,它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辩证的深刻思想。掌握了《易经》,就掌握了一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滋养优秀国学底蕴。《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是中华民族万千年智慧的结晶。中华一切优秀传统文化都扎根于《易经》,了解了《易经》,就了解了中华传统文艺、、生活等方方面面。三、掌握明辨是非能力、避免上当受骗。俗话说,“善《易》者不卜”,真正洞悉了《易经》的人,已然洞悉了人生。即便占卜,也只是在自己心有困惑不能定夺的情况下,才借助《易》理解惑,而不是心存侥幸自欺欺人。少了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也就不会轻易地陷入骗局。学了《易经》,自然就明白趋吉避凶的法则——“无咎”。《易经》曰:“参(叁)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这里“参伍”的意思 ,是《易经》留给后人的诸多奥秘之一,两千余年来,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参”,在古代有时候写作“叁”,是数字“三”字的大写,而不是人参的参。“伍”,则是数字“五”字的大写。关于“参伍”,历来有很多争议,而本文赞同应从历法的角度来理解。为什么呢?《易经》有言:“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天上有什么?天上有日、月、星,称为三辰。地上有什么?地上有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正如《左传》中所说:“天有三辰,地有五行。”所以,“参伍以变”就是说,我们要观察、研究天地间各种自然现象和四时的季节变化,从中找出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错综”,在《易经入门·基础篇》中我们讲过,它本来是指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形之间的关系,这里是用错综来表示各种现象交错、综合在一起,从而显得情况异常复杂。然而不管情况如何复杂,事物之间都存在某种联系,也就是相互之间存在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在《易经》里面体现为数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易数。“错综其数”,就是按照《易经》所揭示的规律进行易数的推演。“通其变”,这个“通”表示了解、精通;“遂成天下之文”,这个“遂”表示于是、就;这个“文”,现在我们写作有“纟”的“纹”,表示纹理。自然界中万物都有纹理,纹理的形成有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我们通晓了“参伍以变”,所以也就知道了纹理形成的原因和形成过程。相应地,我们也就知道了事物的变化趋势和发展规律,同时这也是《易经》中卦辞和爻辞的创作依据。“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这个“极”表示穷极,穷极什么呢?即通过易数的推演,穷极数的变化。就像现在的军事演习一样,并不需要实兵、实弹演习,只需通过计算机兵推,输入各种参数,也就是模拟数据,基本上就能达到实兵、实弹演习的同等效果,这也是对未来战争结果进行预测的一种方式。通过“极其数”,你就能知道、了解、掌握天下各种事物的变化之象,这个变化之象包括过程之象和结果之象。一卦里面,你既可以看整个卦的卦象,也可以看动爻的爻象,也可以看到从初爻到上爻的所有爻象,从而看出事物的变化之象,这就是“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是作者对《易经》的又一次赞叹,所谓“天下之至变”,是对日月运行和天地四时变化规律的认识,这一规律的核心就是历法。如果说《易经》所显示的,不是天下万事万物的变化之象,那么还有谁能够做到这一点呢?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下载APP,好文好书随时看00保存分享来自:nangongcunfu > 《国学悟道》举报[荐] 原创奖励计划来了,万元大奖等你拿!猜你喜欢类似文章系辞上第十章第三节参伍以变,错综其数易经八卦入门《易 传上》译文周易中的领导智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