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易经,易经有科学道理吗

易经值得看吗

易经是古学经典,当然值得看啊。经典的东西必须传承,人类文明才会向前发展啊。

世界教科文组织已经把中国的《易经》定为全人类第一本指导人生的书籍,身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连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知识宝库都不看,太说不过去了。

易经的根本在于阴阳和谐,现在的世界、国家、社会更需要阴阳和谐。易经是儒家的思想,儒家讲中庸,易经讲中道。同样佛家讲中空,道家讲中和,这也正是说明我们国家为什么叫“中国”的真正原由与源头。

平时我们大家常说的“七上八下”、“不三不四”、“周而复始”、“错综复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飞龙在天”、“保合太和”、“阴阳怪气”、“同心同德”等等词汇、成语全出自于《易经》。

太多人对《易经》存有偏见了,因为我们多数人知道《易经》是从路边的卦摊开始认识的,认为易经就是算命、卜卦之流,因而对《易经》不怀褒意。而事实上,预测、卜卦仅是《易经》的众多功用之一。易经最重要的思想是树立我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导我们如何作人,如何做事。

《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教育的根本,是一切之源头。我们号称龙的传人,我们的孩子应是传人的传人,我们都尚且缺少龙的精神,又有何资格去指责我们的孩子不孝顺、不听话、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做人呢?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是什么,这是易经智慧,是易学思维,是阴阳之道。

懂了易经有什么用?人们把他们描述得那么厉害,到底对我们人来说有什么...

《易经》,原来只叫《易》,确定了经典地位之后,称为《易经》。占卜预测,只是《易经》的细枝末流,《易经》是古人所有的大智慧的浓缩。我从15年前读高中时,就读过《易经》,后来一路念书下来,又读了《易经》的很多版本。觉得随着年岁的增长,知识的累积,能读出更多的内容。排除主义,神秘主义之后,《易经》告诉人们的,是生活的智慧:比如说,遇到什么情况,该怎么办,处于某种环境,该怎么办。或者是,你不怎么办,有可能会怎样。等等之类。《易经》正文只有四五千字,但是对于他的注释、疏证、研究,不夸张的说,能装满一个图书馆。想了解更真切的,你可以尝试读一读。希望你也有收获。

《易经》到底是不是?

易经是根据自然法则而成的,所谓易与天地准,所以,如果说是,也不可能影响力那么大且久。

易经很厉害吗?

嗯,很厉害的。《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如何看懂《易经》

我一直觉得《易经》是世界上把辩证法运用得最成熟的著作,简直可以说出神入化,无人能及,我真想把桌子一脚踹倒,以表达我激动的心情!在观察与表达这个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的时候,人总是感到无能为力,所有的一切自以为是都失灵了!而且还有茫茫的,自我不可感知的未知世界,和把自己折磨得死去活来的复杂的人生。把这一切杂乱无章冥冥中似乎又有章法的一切进行表达与陈述,以便我们能认识这一切,就算不能控制这一切,至少在心里上得到一些安慰,就成为古今仁人志士不停奋斗的一个目标。中国古人把自己认识世界最高的智慧都藏在一本书里,这本书就叫《易经》。 远古时候还没有文字,但人们通过生活观察发现,有一些东西总是强大的,耀眼的,有一些东西总是弱小的,不起眼的,但强者总有衰落的时候,弱者总会经历繁盛,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后人总是要强加感情色彩,认为盛时要谦逊,败时要坚强,总是让人又想做到又别扭,忘记了更深刻的更持久的自然之力,在自己体内也存在。祖先用一根完整的、坚硬的木棍代表强大者,取名为阳,用一根断开的、脆弱的代表弱小者,取名为阴,这就有了中国哲学史上,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两个概念“阴”和“阳”。阴阳永远处于相克相生中,它们是整个世界最稳定,最本质的东西。当然世界不可能只有两样东西,为了进一步图构出世界更加丰富,更富变化的基本元素,人们又进一步由阴阳推演出八卦,来模拟图解整个现实世界,这种用最简单的线条组合来表达丰富变化的现实世界的思想,真的是一个天才的创举,我对原始先民们简单而高深的智慧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文王又将八卦演化为更加复杂丰富的六十四卦,来象征天地万物的种种迹象与情境,当然是以人为中心,配上爻词与卦词,使得《易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拓展,这就像宇宙的演进一样,由简单到复杂,由一到多,但那根主线始终不变。从古至今,对《易经》进行哲学层面阐述合格的只有孔丘的十翼,其它的水平不够。孔丘使得《易经》系统化,条理化,给了《易经》以理论支撑,使得《易经》的本来面目展现在众人面前。对《易经》最大的曲解就是认为《易经》的那套对世界的诠释与现代科学完全不同,辨证法,唯物论,这是《易经》的两大基础,你给我说这与现代科学有什么不同?要讨论要深入到《易经》具体的每一卦,每一爻,不要泛泛而谈,你就会觉得,嗬,说得还真他妈在理,真他妈科学,牛!

《易经》和《周易》都是古人算命用的?如何正确看待这两本著作?_百度知 ...

《易经》和《周易》都是古人算命用的,正确看待这两本著作:《周易》这一本书是一个中国古典文学的选编,他已成册数千年啦,而且他的经典著作人与编写的作者早已换了一个好很多,因此在如今有很多早已不能去考察了。但有传言说他是伏羲氏来的创作,随后西伯侯对它进行了修定和扩大,结尾是由孟子来编写完成。

 商朝末年,西伯侯为伏羲氏易做卦辞和卦辞,然后把伏羲氏的八卦卦象重新规划,称作文王八卦,周王朝逐渐伏羲氏易被称作易经。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的区别是艮卦的分布不一样,自此,文王八卦被称作后天八卦,伏羲八卦被称作先天八卦,先天性为体,后天性会用。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为易经进行了十翼:彖词、象词、系辞、文言文、说卦、序卦、杂卦。

翼便是羽翼,孟子给易经装上了十个羽翼,易经能够起飞。本质上说易经就是一个理论定义,周易包括易经,易经是一切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由来,周易包含天文学、农历历法、星占、星命、河洛、八卦、连山、归藏、易经、五行、生肖、奇门遁、太乙、玄空、六壬、风水堪舆、中医学、相法、占卦等众多法决。

《周易》是老子的《道德经》的主要根源之一,《周易》这书里边的卦辞和卦辞也是从占卦这一角度来讲的,假如你看了《周易》这本书的话,你会对它们在其中所有着的一些哲学道理所折服,而《易经》这书通俗一点来讲就是朴实无华的唯物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欧洲文化的一个转换成本,实际上这两本书在一定层面上可以理解这两者的本质区别取决于,一个是先天性一个是后天性,伏羲八卦被称作先天八卦文王八卦被称作后天八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