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关系,十二地支与天干的对应

天干和地支的关系?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天干。甲、丙、戊、庚、壬为五阳干;乙、丁、己、辛、癸为五阴干。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十二地支。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五行:木、火、土、金、水为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这是五行相生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又克木,这是五行相克关系。 天干配五行:甲乙同属木,甲属阳木,乙属阴木。丙丁同属火,丙属阳火,丁属于阴火。戊己同属土,戊属阳土,己属阴土。庚辛同属金,庚属阳金,辛属阴金。壬癸同属水,壬属阳水,癸属阴水。 天干配方位:甲乙属东方木,丙丁属南方火,戊己属中央土,庚辛属西方金,壬癸属北方水。 天干化合:十天干化合是阴与阳合,阳与阴合,是阴阳之合。《周易》有“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相合如男女之合而成夫妻之道。 甲与己合化成土,乙与庚合化成金,丙与辛合化成水,丁与人合化成木,戊与癸合化成火。 地支配五行:寅卯同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巳午同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申酉同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亥子同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辰戌丑未同属土,辰戌同属阳土,丑未同属阴土。未戌未干土,干土藏火;丑辰同属湿土,湿土含水。 地支配方位:寅卯同属东方木,巳午同属南方火,申酉同属西方金,亥子同属北方水,辰戌丑未同属四季土。 地支配月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寅卯辰为春季,午未为夏季,申酉戌为秋季,亥子丑为冬季。 地支配节气:正月寅从立春到雨水,二月卯从惊蛰到春分,三月辰从清明到谷雨,四月巳从立夏到小满,五月午从芒种到夏至,六月未从小暑到大暑,七月申从立秋到处暑,八月酉从白露到秋分,九月戌从寒露到霜降,十月亥从立冬到小雪,十一月子从大雪到冬至,十二月丑从小寒到大寒。 地支配生肖:子配鼠,丑配牛,寅配虎,卯配兔,辰配龙,巳配蛇,午配马,未配羊,申配猴,酉配鸡,戌配狗,亥配猪。 地支配时辰:子时为前日23点到1点,丑时为1点到3点,寅时为3点到5点,卯时为5点到7点,辰时为7点到9点,巳时为9点到11点,午时为11点到13点,未时为13点到15点,申时为15点到17点,酉时为17点到19点,戌时为19点到21点,亥时为21点到23点。 地支:地支和天干化合一样,也是阴与阳合,阳与阴合,是阴阳之合。 子与丑合化为土,合中有克。寅与亥合化为木,合中有生。卯与戌合化为火,合中有克。辰与酉合化为金,合中有生。巳与申合化为水,合中有克。午与未合化为土,合中有生。 地支三合:申子辰合化水局,亥卯未合化木局,巳酉丑合化金局,寅午戌合化火局。 三合之理:阴阳学中以天干之间的时令旺衰,表示万事万物之间的荣枯盛衰的规律,其中以生、旺、墓三个词表示生、长、死。在一年的十二个月中,水局三合中,以申为生,以子为旺,以辰为墓。火局三合中,以寅为生,以午为旺,以戌为墓。木局三合中,以亥为生,以卯为旺,以未为墓。金居三合中,以巳为生,以酉为旺,以丑为墓。 地支三会:寅卯辰三会东方木,巳午未三会南方火,申酉戌三会西方金,亥子丑三会北方水。 地支相冲: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 地支相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巳寅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地支相刑:子卯互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丑刑未,未刑戌,戌刑丑;辰午酉亥为自刑。

什么叫十天干、十二地支?

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相生相克表,十二地支相生相克关系,请高人指点

提起天干地支相生相克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十二地支相生相克关系,请高人指点,另外,还有人想问怎样分辨“八字五行”的相生相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十天干十二地支相配表,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十二地支相生相克关系,请高人指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是什么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十二天干和十二地支是什么?

应该是十天干,十二地支。

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

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干支与星象

根据现代天文学知识,可以知道周天二十八星宿是由恒星组成的,天文学上恒星十分稳定,相对位置几千几万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保持不变,对地的影响也是相对稳定的。

而地球及其他太阳系的行星不断的围绕太阳公转,而整个太阳系则是相对于北极星(即紫微星)位置不变的在银河系中做螺旋运转,这就形成了因日月五星运行而造成天星之间位置关系的改变,进而改变了特定星宿对地球及地上万事万物的影响,所以古人通过夜观天象来预测吉凶。

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以日躔过宫划分十二个月。所以古代把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子宫有女、虚、危三宿;丑宫有斗、牛二宿;寅宫有尾、箕二宿;卯宫有氐、房、心三宿;辰宫有角、亢二宿;巳宫有翼、轸二宿;午宫有柳、星、张三宿。

未宫有井、鬼二宿;申宫有觜、参二宿;酉宫有胃、昴、毕三宿;戌宫有奎、娄二宿;亥宫有室、壁二宿。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干支学中地支取象的象意来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星宿,其意义也是来源于此。

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的五行性质特色中,显示出甲乙携带着风气,丙丁携带着火气,戊己携带着湿气,庚辛携带着燥气,壬癸携带着寒气,它表明了天上的五行之气在按部就班地遵照五行相生的程序运行变化。

以一种独特的程序运行,表明出地上五行之气有着另外的一种既遵循五行相生规律。天干表明是说天上的五气规律,地支表明是说地上的五气规律。

十二地支的由来及天干地支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天干地支不分家,前面介绍了十天干的基础知识,我们再继续介绍十二地支。十二也是本专题的最后一个重要数字,至此本专题也将逐渐接近尾声。

十二地支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首尾相接,循环不已。

地支的由来

地支的起源并没有定论,一种说法是我们在天干部分提到的"大桡作甲子",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地支起源于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

在天文学上,以太阳为中心,地球环绕太阳所经过的轨迹在星空中的投影称为黄道。黄道宽18度,环绕太阳一周(一年)为360度,黄道面包括了所有行星运转的轨道,也包含了星座,而且恰好约每30度范围内都各有一个星座,总计为十二个星座,因此又被称为"黄道十二宫"。十二地支分别对应十二宫,也对应着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十二个月。

十二地支与黄道十二宫和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黄道十二宫"起源于古巴比伦,是阿拉伯占星术中的术语。后来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应该是在夏商时期传到中国,并与中国的河图、五行和天干等概念结合,演化出了十二地支。郭沫若先生在《释干支》一文中就持有这个观点,认为十二地支不是中国原创的,而是源自古巴比伦。

郭沫若先生的这个说法与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世本》以及《五行大义》中"大桡作甲子"的说法相矛盾,而且我们知道轩辕黄帝大概生活在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而古巴比伦大概在公元前1894年~公元前1595年,与中国的夏朝(约前2070~前1600)相当,据此可以知道大桡作甲子的时间比巴比伦提出黄道十二宫的理论至少要早上700年~1100年。

不过毕竟我们不是专业的研究人员,不必纠结这个黄道十二宫到底是从古巴比伦传过来的,还是中国古人在更早时期就独立发现的,但地支起源于黄道十二宫,起源于对天象的观测("仰则观象于天"),是人们基本都能接受的观点。

根据《说文解字》的观点,十二个地支描述了宇宙万物生老病死、成住坏空的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各个地支的含义如下: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卯是茂,言万物茂也。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巳是起,指阳气之盛。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地支与黄道十二宫的关系也印证了孔子在《系辞传》中所说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个说法,印证了地支与天象之间的关系。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变化见矣"就是指由天干地支所表示的时间和空间生生不息、循环不已的演化,以及宇宙万物由生至死,由死复生的生命周期循环。

地支与天干的关系

天干与地支中,十天干是在天上所成的象,十二地支则是这十个天象在地上所成的形。干是主干,支是分支,地支就是支持、配合天干的意思,是支持天干运动的力量。

天干为象,地支为形;天干为阳,地支为阴;天干为体,地支为用。天干地支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由天干和地支所表示的时间与空间同样是不同分割的统一整体。

天干有十个,是河图之数,也是五行生成之数、五行阴阳之数,所以天干按照河图和五行的格局分布,分别居于东、南、西、北、中这五个方位。但天干在地上所成的"形"(地支)在五行方面就与天干有了分别。

1.五行金木水火的异同

天干中金、木、水、火各有两个,前后相连,且一阴一阳,一生一成。相应地,地支中的金、木、水、火同样各有两个,且同样前后相连,一阴一阳。天干与地支中的金木水火四行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但也有着细微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空间分布上:

天干中甲乙均位居正东,地支中寅居东北,卯居正东;天干中丙丁均位居正南,地支中巳居东南,午居正南;天干中庚辛均位居正西,地支中申居西南、酉居正西;天干中壬癸均位居正北,地支中癸居西北,子居正北。

2.五行土的异同

天干中土有两个,分别为戊己土,一阴一阳,位居中央。而地支中土有四个,分别为辰戌丑未土,比天干中多了两个,两阴两阳。

地支中五行土的空间方位分布也发生了变化,由天干中的中央位置分散到了地支中的四隅(四个角落)位置。且四个土分别隔开了金木水火,体现了土生养万物的转化功能。

天干与地支的对应关系如下:

天干与地支的对应关系

阳木在天成象为甲木,在地成形为寅木;

阴木在天成象为乙木,在地成形为卯木;

阳火在天成象为丙火,在地成形为午火;

阴火在天成象为丁火,在地成形为巳火;

阳土在天成象为戊土,在地成形为辰土和戌土;

阴土在天成象为己土,在地成形为丑土和未土;

阳金在天成象为庚金,在地成形为申金;

阴金在天成象为辛金,在地成形为酉金;

阳水在天成象为壬水,在地成形为子水;

阴水在天成象为癸水,在地成形为亥水。

3 .地支藏干

除了这种表面上的对应关系外,天干地支之间还存在着另一种关系,就是把天干藏在地支之中,叫做地支藏干,主要用于命理学之中。

地支藏干关系有十二种形式,分别是子藏癸、丑藏己癸辛、寅藏甲丙戊、卯藏乙、辰藏戊乙癸、巳藏丙戊庚、午藏丁己、未藏己丁乙、申藏庚壬戊、酉藏辛、戌藏戊辛丁、亥藏壬甲,每个地支中都藏有一个到三个天干。

地支藏干

地支藏干的口诀如下:

子藏癸水在其中,丑中癸辛己土同;

寅藏甲木和丙戊,卯中乙木独相逢;

辰藏乙木兼戊癸,巳中庚金有丙戊;

午藏丁火并己土,未中乙木加己丁;

申藏戊土庚并壬,酉中辛金独丰隆;

戌藏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是真踪。

由于地支藏干主要用于命理学,在六爻、梅花、奇门等其它理论体系中很少应用,所以暂不作为重点(除非有志于命理学),只要知道有地支藏干这么个概念就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