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哪些性格是天生的,性格这种东西真改不了

一个人的性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

人的性格不能简单地说是由什么决定的,因为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复杂和细碎,一个人的性格其实跟先天和后天都有一定的关系。1、性格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先天有一部分,后天的改变占大部分,因为后天人要面对很多的问题,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顺着我们的,所以人必须要去应对社会、适应社会,性格的培养也要看接触的人群,如果身边都是一些比较外向、活跃、积极、热情以及主动的人,那久而久之人也会变得主动、积极。如果身边的人都是一些消极、悲观的人,就算你本身是积极、乐观的人,也会被别人影响,所以说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2、性格的养成有先天的部分和后天的部分,理论上来说先天和后天各占50%。当然这只是理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性格的养成有基因的部分,有后面环境和教育的部分。3、人的性格主要是“原生家庭”和“自我特质”两个共同作用的,随着年龄增加,后者在生活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重要,但个人性格也可以随着事物的发生而渐渐有所改变,至于向什么方面改变就要看个人体质在那一刻的选择了。每个阶段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因为人在渐渐地成长,每个人都要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做出一点改变,人不可能永远活的像小时候一样无忧无虑,随着时间的变化,人的性格也会有转化的过程。

性格真的不可改变?

美国作家马歇尔·卢森堡 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很早以前就看过,当时只觉得很有道理,也试着去做四步骤:观察-感受-请求-需要,方法是有效,却并不能完整做好,这又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沟通方法,是自己和别人嘴里的各种大道理---说给别人听可以,用来说服自己只有一句:臣妾做不到啊! 人都是感性的动物,受原生家庭和后天环境的影响,性格基本定型,看过李玫瑾老师关于幼儿教育的一个讲座,里面有句话印象特别深刻,大意是,能改变的只有观念,性格一旦形成,基本不可改变,不排除也有人能改变自身的性格,但这种往往只有极少数。 诚然,很多人不认同她的这种看法,按心理学的上的解释: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但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塑性的。从这个角度看,性格的可塑性就已经完全反驳了李老师的言论。 在我看来,性格真的很难改变,要不怎么有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呢?李老师在视频里也提到:12岁,是决定孩子的性格的关键时间,12岁前,性格尚可扭转,12岁之后,性格基本成型,若非遇到重大变故,基本不能改变。 老爸说过一句话让我感受颇深,那一年,因为工作上的一些事情,老爸差点跟人干架,要不是有人拦着,后果不堪设想,事后他对我们说,我从小就让你们看各种关于人格啊性格的书籍,其实我现在才发现,那些都没有用,我到这把年纪了,仍然不能改变自身的性格,又怎能指望你们有所改变。 老爸其实挺有才的,只是生不逢时,那个动荡的年岁,能考虑的不过是生存二字,解决不饿肚子这件事就耗费了所有的精力,自然没能接受更高等的教育。老爸也算自学成才,跟着老中医学习,在老家也算小有名气,对地理和玄学的爱好及钻研,亲朋好友已然把老爸的话奉为圣旨,一遇上点大事都要来算上一卦才安心。 但老爸性格有一个很大的缺陷,这一点多多少少都影响着我们,那就是自太爷爷身上传下来的,可以算的上暴烈的禀性。自小,我们三都是特别暴躁的人,甚至村里的长辈给我们三兄妹取的外号都是跟暴有关的。老爸也知道,所以从小就给我们看各种书籍,我还记得初三的时候被老师没收了一本,当时老师还说你这么小看这种书能看懂吗,他甚至自己读了那本书,并把其中一个故事分享了出来,具体那本书名叫什么,时间太过久远,记忆如何强大的我委实不能回忆起来。 所以,成年后的我,经常性的受情绪支配,一言不和就干架的也不在少数,那才真真是年轻气盛,丝毫不让呐!身边十几年的朋友回忆起当年,都说,我们哪一个没被你气哭过,感谢他们这么多年的包容。年少的我,只知惩一时之口舌,从不懂迁让为何物,性格里的偏激、固执、锋芒毕露让我吃够了苦头,甚至付出了血肉的代价。 你问我后悔吗,谁没有后悔的时候呢,只是后悔并不能带来什么价值,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才是我们该一直践行的。我清楚明白的看见:无论从来多少次,不过是历史的再一次重演,人总是要在经历中成长,听到的是道理,走过的才是人生。 而非暴力沟通的方法,让我看清自己,接纳自己,并尝试改变自己,并不是性格上的强求,而是真正意义上接受性格上的不足,尽量避免这种性格再次主宰我们的人生,让我们错失值得珍视的人或物,这是我们需要穷尽毕生心力去实行和坚持的事情。

人的性格有哪些

每个人面对客观现实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方式。如果这些态度和行为方式是比较稳定的养成习惯的、甚至在不同场合都会表现出来的,那它们相互结合构成的整体,就是一个人的性格。例如诚实、勇敢、自私、羞怯、执拗等等都属于性格特征。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作为社会成员,在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下,通过认识、情感和意志学习着为人处世。社会关系的影响不同,所形成的性格特征也不同。性格是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一)性格的结构特征具体分类如下:1.人对现实的态度的性格特征(核心)。这是指对社会、对劳动、对自己个性品质的态度的性格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态度的性格特征。如热爱祖国、热爱集体、正直、诚实、富于同情心、合群,或相反的自私自利、狡猾、虚伪等。第二,对劳动的态度的特征。如勤劳、认真负责、细致、开拓精神、爱护公物,或相反的懒惰、马虎、不负责任、因循守旧、浪费等。第三,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如谦虚、自信、自尊、大方,或相反的自高自大、自卑、虚荣等。2.性格的意志特征。意志品质的个人特点是构成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自觉性、独立性、果断、坚强、沉着、自制、纪律性、勇敢,或相反的依赖性、动摇性、慌张、冲动、散漫、怯懦等。3.性格的情绪特征。情绪对人的活动的影响或人对情绪的控制具有某种稳定的、经常表现的特点。情绪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反应的快慢、表现的强弱、起伏的程度、保持时间的长短和主导心境的性质等方面。如暴躁、温和、热情、冷漠、乐观、悲观等。4.性格的理智/认知特征。人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方面的个别差异,即认知的态度和活动方式上的差异,称为性格的理智特征。例如,知觉方面有被动感知型与主动观察型,有特速型和精确型的差异。(二)性格的类型性格的类型是指一类人身上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组合。主要有以下分类:英国心理学家培因和法国心理学家李博特等人,依据理智、意志、情绪三者哪一个在性格结构中占优势,把人的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意志型和情绪型。理智型的人用理智衡量一切和支配行动;意志型的人目标明确,积极主动且果断;情绪型的人情绪体验深刻,举止行为易受情绪左右。也可能存在中间类型,如意志­理智型等。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等人,按个人倾向于内部世界还是外部世界,把人们的性格划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内倾型的人一般表现为沉静、谨慎、多思、孤僻、反应缓慢、适应环境困难,注意和兴趣集中于内部世界;外倾型的人一般表现为开朗、活泼、善于交际、情绪外露、不拘小节、易于适应环境,注意和兴趣倾向于外部世界。(三)性格的鉴定性格是多层次多因素的,不同侧面的性格特征也是多样的。人对事物的态度可能存在着矛盾,行为方式和态度并不总是一致的,可见,性格结构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动态的心理结构。科学鉴定一个人的性格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行为观察法;自然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性格测量(问卷法、作业法、投射法)。

性格真的无法改变吗

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个当下最流行的心理学术语,每当人们不满意自己的性格,脾气时就会把它说成是自小受到家庭的影响,以致性格缺失就有童年阴影,所以什么也改不了。我作为童年不太幸福,身体上又有些小限制的人就更相信这一套了,它足足困扰我了三十年,直到我真正的了解到心理学后这一想法终于被颠覆了,我十分想把我的经验分享出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会尽力避免使用心理学术语,因为我相信通俗的才是真的好,所以请各位心理学大神见谅。 每当我们说起性格的时候往往加上一句它是天生的,除非遇到重大的变故才有所改变,正如那句谚语所说“三岁定八十”。后来的科学研究发现也证实这一点,我们的思维方式受大脑结构所影响,而且这一结构的建立通常在三岁前完成。一个心思细密的人,一般他的大脑“慢系统”较活跃(有逻辑性,深思熟虑,有自控力),如果他常用“快”系统来解决问题,一般来说他的自控力较低,多数靠直觉行事。(事实上要比我所说的复杂很多)我们的行为是由思想决定,而思想则视乎你惯用哪个系统而形成的,越常用的系统区域的脑细胞就越活跃,可喜的是,现在有研究发现成年人的脑细胞明天也会更新一小部分,正常情况下每日重新生长600个,这个数目可以根据个人常做相关的练习来参加,比如你从今天开始学习钢琴,你的琴艺会随着你的练习而增加。这个过程会增加脑白质(White matter)的密度,乌克兰音乐家就通过核磁共振发现了这个想象。 以我的例子来说,从小爸妈的工作都很忙,没时间照顾和教育我,更要命的是,我天生身体就不太健康(我以前把它叫残疾,因为它就是人们所说的脑瘫。。。),所以我把所有人生的不如意都归咎于这两个原因,对其他的很美好的事视而不见,比如我有一帮很棒的朋友在身边,他们个个高智商,高颜值,高学历,当然曾经有一些好女孩真心的爱着我,但我却把自己的想法代入到别人身上,觉得大家都是同情我,为了掩饰我的自卑就夸大自己阶级和学识,说话夸张,态度嚣张。完全有没有发现后面的那些行为才会使人讨厌,而不是我的残疾。为了改变自卑后来做了一次大手术,走路的姿势改好了很多,自然就迫不急的的约朋友们出来吃饭想表演一下,居然没有注意到这个变化,我就忍不住的问起来,他们清一色地说”我们以前就没怎么注意你走路,只是觉得你有想法,爱笑又乐观所以和你做朋友”上面的误解就是一个典型的认知错误,比如恐高的人不敢站在窗边是因为害怕自己下一刻就会掉下去,而不是胆小。有抑郁的的人整日无精打采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不是因为懒惰。而我是因为害怕在别人面前出丑,所以一做事就紧张,越紧张就越把事情都搞砸了,然后不断的恶性循环,不断累积负面经验,导致大脑内的快系统比慢系统发达很多(这一过程实际上要复杂很多),遇到事情时不做全面考虑,只依靠过去的经验。 性格也是由经验的累积而来,正面的经验(positive reinforcement)鼓励正面的行为,反之既然。而我们的想法又决定了在获取经验时的看法,同一个经验下有的人会获取正面的部分,而有些人只会获取负面的部分,如何正面调节的自己的心态来获取正面的经验才是关键,这也是下篇文章主题,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人的性格是不是天生的?

是的,不过后期可以培养,一定要多说话,性格开朗些,以后在社会上好立足。

一个人的性格是天生的吗?性格真的能决定命运吗?希望能用实例阐述。_百...

一半一半,天生的性格和后天环境以及他身边的人的影响才会有不同的性格。命运和性格也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毕竟你有这样的性格才会做那件事,但也不完全是,有的人碰到事情是理智的,所以要用心做事用心思考,脚踏实地,也不能盲目的依着性格来,到时候做了让自己后悔的事真是后悔都来不及,例如我们家亲戚,她想开个化妆品店,没有考虑太多,一味地依的她的性格来办,最后是寥寥无几,每当她跟我们讲起都再说考虑欠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