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太难了,易经很难懂吗
为什么说《易经》是一本很难读懂的书?
中国的《易经》分为《周易》和《易经外传》。“《易经》”是古代儒家、道家等儒家经典著作中关于宇宙万物演化和人的自然智慧之书。
而“《易经外传》”是古人对宇宙、自然变化规律的总结和阐释。“《易经》”是一部从易到经的著作,其中包含了人的思维方式、处事原则等,而“《易经》”也被称为“群经之首”。
它是中国古代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它以天地之道为基本原则,以宇宙万物及其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宝库,更是中国古代哲学史和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经》对人们的思想有巨大影响力,是中国文化里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著作之一。《易经》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里面有非常多哲学基础知识。
1、天、地、人
《易经》里有很多的说法,如“天、地、人”,其中“天”指的是天,“地”指的是地,“人”指的是人。“
天”和“地”其实就是一种空间概念,如果把天理解成一个坐标的话,那么“天”和“地”之间是相互对应作用的。
“天”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分布,“地”则主要分布在地壳中和地幔内。
“天”是一个宇宙体系中一个基本的空间概念。“天”指的是天和地之间对应关系,人类从大自然里面获得太多的知识,所以“地”也成为了他们最大价值追求所在。
“人”指了人这个主体,“天”是人这一主体和“地”这个主体之间相互关系决定了“人”对“天”的依赖关系。
2、天地万物的演化
“天地万物演化”是中国哲学对自然界的认识,宇宙起源于天体,并不断演化成星系团,再经过无数次星系团间碰撞,最后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自然界。
人类将宇宙万物与人类自身相联系,并由此提出了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所产生的观点。而自然界是一种大统一状态下形成的整体。
当我们面对现实世界时,世界与外界也处于大统一状态。所以说人类是宇宙万物与人类自身相联系的结果。
3、人性与天命
人性是一个主观的命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和分析。但我们可以从一个最简单的角度来看待人性。就像《易经》所说,“乾坤卦的卦象,其实也是天地之道。
而不同的道德修养所代表了不同人对人生道路问题和道德标准等问题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会看到许多“圣贤”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强调人性善恶对人生道路问题和道德标准问题的影响。
4、人与自然的关系(阴阳相生,互行其利)
中国是一个讲究自然的国家,人们不仅重视自然,而且也很重视自然。中国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人必须与人一样地对待自然。《易经》中关于阴阳观最早是起源于印度。印度人认为阴阳和五行一样,都是人们生活在天地之间最基本也是最基本的元素。
在他们看来这种元素组合在一起才是最根本的东西。他们认为人类对地球有一种天然敬畏感和归属感,人们会对地球产生敬畏之心。
5、对生命的态度:一切归于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中国的文化中,没有绝对的完美,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只有每个人自己从自身出发,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境界,才能真正做到一种完美的生活。
《易经》认为,一切事物都有一个根本规律:道、天、地。在世界万物中,万物最本质和不变的就是它们之间共同运动所产生的规律。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和普遍性。
一切事物背后都有着一定规律,它们也就互相联系和影响而存在着统一整体。因此就好像是天地之间存在着一条无形而恒久的东西——道贯穿在整个宇宙之中。
《易经真的很容易》
这是我阅读的第一部关于易经的书籍。从开卷到阅读完,大约经历了一个半月。喜欢研究这本书的人,年龄段大概是在40岁以上,那么我为什么会有想了解《易经》的念头呢?我读完之后又是什么感受呢?接下来我就围绕这两个问题简单的阐述一下。 为什么想了解《易经》? 1.小时候在家里看到算命,求签,风水,看相,占卜等东西很好奇,这几样东西就像是给我蒙上了一块面纱,不断的诱惑我去揭开她。 2.出来广州没多久,但是接触了一位忘年朋友,他鼓励我去看易经,当然除了易经之外还有其他传统文化的书籍。只是他给易经的评价很高,而且比较认可曾仕强老师的讲解观点。 在一段时间的耳濡目染之下,我就萌生了想看阅读易经的念头,于是打开电子书,找了原版的但是发现自己看不懂,后来就找到了入门级别的《易经真的很容易》这本书。每一个章节阐述简洁明了而且有图解,里面讲的东西我刚好能接受,于是就决定先从这本书入手了解易经。 我读完是什么感受呢? 1.易经是一门科学不是类的占卜学 2.真正是来自大自然的智慧 3.里面很多的观点在我看来就是真理 4.对现在的人类,民族,国家,乃至全世界都非常的有影响力。
易经很难学嘛?
不难学,不过有个先后顺序,首先要弄懂阴阳哲学的一套学问;其次,明白易经是自然哲学和生活哲学的本质;再其次,有一定古文基础;最后,有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也就是说,至少工作了几年,了解社会人心。这时候就可以开始理解卦辞和爻辞了。周易好学吗?
周易太深奥了吧..建议看看《老子》《庄子》《六祖坛经》之类。特别是《老子》,其中一部分就受周易影响。都说易经很难学,它究竟难在那里呢?
易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总根源,千百年来一直被奉为经典,甚至有着“群经之首”的美誉。何谓群经?这里的“经”是一切国学智慧经典的统称,包含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一切学说,可以说易经包罗万象,乃是智者“言道”、“悟道”的总根源。
那么有人会问,易经到底难不难学?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易学爱好者,尤其是那些未入易经门户的新手。有很多国学大师在回答这个问题上,都会把易经说得极其复杂艰涩,使人越听越糊涂,更别说什么顿悟了。
事实上,在我们解答易经难不难学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普通人学习易经的难处究竟在哪里,摸清楚问题的所在,我们才好“对症下药”。中国有句老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根源找到了,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应运而生了。
学习易经最大的难处,不在于八卦,因为易经八卦大家早就耳熟能详,甚至不懂易经的人也能娓娓道来。初学易经者,也不必去领悟易经的思维方式,因为这些是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体会和感悟的,如果过于急于求成,反而会事与愿违。
其实新手朋友学习易经最大的痛点和障碍,还是在于易经诸多的卦象。易经8卦每2个排列组合,就会形成64个不一样的卦象,每一个卦象代表不同的含义,内部又有6个爻辞,于是又组合成了384爻。
易经64卦是宇宙万物的生命密码,而读易经,其实就是读64卦的由来,看到某一个卦,知道其演变的过程并且熟练记忆背诵。我们可想而知,这对于初学易经的朋友来说,的确是一座横亘在眼前的大山,再加上里面的文言文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很容易读到一半就云里雾里,完全摸不着头脑。
易经的卦象如此繁多,而且每一个卦又可以正反两方面去看,比如水雷屯卦,如果反过来读,就成了山水蒙卦;地水师卦,倒过来就成了水地比卦了,这也无形中加重了学习的负担。
那么学习易经的痛点找到了,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的时刻。学习易经其实是有捷径可寻的,而聪明的人学易经常用的方法就是易经卡片延伸记忆法。何谓易经卡片延伸记忆法,其实操作和学习起来十分的简单:就是我们需要制作64张大小相等的卡片,然后在上面写上易经64卦的卦象,并且在下方写好每一爻的爻辞,并且在卡片的上方标注好序号。
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后,我们需要把64张卡片打乱顺序,然后每天利用空闲时间,随机抽取其中的一张进行观看,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正着默读一遍,然后把卡片倒过来再进行默读,这期间无需死记硬背,仅仅需要观看即可。
易经好难啊,怎么学?
学《易经》很易,也很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易经》讲的是大道之源,整本书就只有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就是卦象和卦辞、爻辞。字数也并不多,所以它是很简易的一本书。如果你是学《易经》本身,吸取里面的智慧。就不必繁琐复杂,把卦上的象数理弄懂就好了。比如《易传》理解了,再去把卦辞卦象理解了,能学个三四成也就很厉害,就有超常的智慧了。而你如果要学的是占卜预测,那你就有得忙了。怎么占卜,有几种方法,是最基本的。重点就在于观卦解卦取象这些,现在方法很多。除了要了解《易经》之外,梅花易数、六爻纳甲等等,就需要去学。有了一定的成绩后,甚至可以学会更高的三式(奇门、大六壬、太乙),这样你就能无往而不利。这不是随便学学就能会的,决定容易,坚持难。这之中有太多的新知识。特别是对于现代的我们,变得更加困难了。所以,《易经》好不好学,在于你想不想学,一定要明确学《易经》是什么目的。根据目标目的去学,才能有方向,有了方向就能找到属于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