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卦后如何看卦象,六个铜钱摇一次成卦怎么解
六爻卦入门步骤及方法 我们一起来详细的看看
1、未摇卦前,先将年、月、日以及旬空、月破准确的写在纸上,因为日辰为一卦之主宰,月建是万象之提纲,断卦时这两项极为重要。 2、在未摇卦前,首先要告诉求占者,态度虔诚,心诚则灵,不诚不灵的心态来摇卦,其实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在给摇卦人一个心理暗示,让其精神集中专一思考所测之事,只有这样对方才会认真对待,摇出的卦象也清晰准确。 3、六爻卦组成以后,按照纳甲法规定在爻的右边安好地支五行,次在左边安上六亲,以后再排出世应爻和动爻。继而再查出用神,如果用神不上卦,就要查出伏神。 4、先看太岁,因为太岁掌管一年之大权,切忌和世爻用爻相冲,名叫“冲犯岁君”,主一年中不顺利。 5、再看月建,月建司一个月权利专论四时旺相休囚,月建冲用神者为月破,月破之爻必须出月才能不破。 6、详察日辰,因日辰能生克拱扶,冲起冲实,六爻中所冲任何之静爻都为暗动,冲发动之爻为之冲散,所以称之“日辰为六爻之主宰”。 7、再看世爻和应爻,世爻为我,也就是求测者自己,应爻为他人,也就是求测者对方,此二爻宜相生合最好,不宜旬空,如果世爻旬空,说明自己对此事没有把握,应爻旬空,表现对方虚假不实。 8、查找用神是否有旬空,月破,细察用神与月建的生旺墓绝关系,日辰是否生扶拱合,克害刑冲用神。简单说用神宜旺相为吉,休囚为凶。 9、用神遭到忌神克害,如果能得到日辰去克制忌神,或者有动爻去制服忌神为之有救,那么也就坏不了什么事了,断此事先难而后易,谋事终成之象征。 10、一卦装好以后,首先要看有没有特殊卦象,如今吟卦,伏吟卦,化六冲,六冲化,化,六冲化六冲等等。
请问用六枚硬币算卦的方法叫什么 我搜索六爻 却不是...
现在都是三枚了
如何分析卦象?
分析卦象,应该按以下六个步骤进行。1、在易经书上找出这个卦。一个卦出来后,我们第一时间就要去翻开易经书,如果身边有易经卡片的就更好了。我们对照卡片上的内容,知道了这个卦的序号是什么,这其实还是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比如风地观卦,风为巽,序号是5;地为坤,序号是8,那么风地观就是58号。2、看卦辞和爻辞。卦辞是这个卦的主纲领,而爻辞代表着身处这个卦中,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卦辞是大概的方向,是全面的,而爻辞是细节到每一个环节,如果安身立命,明哲保身。比如风地观卦,卦辞是“盥而不荐。有孚颙若”,意思是说祭祀前要洗净双手,献上祭品的时候要时刻保持恭敬和虔诚的模样。3、看卦象。卦象,就是卦整体的象征,易经分为象数理占四门学科,而其中的象,就是看卦象的意思。看卦象需要有很强的想象力,要不拘一格地考虑问题,不要墨守成规,思维保守之人看卦象就会觉得没有想法。4、看卦数。卦数,就是卦变幻的规律,比如风地观卦,他的卦数是逐渐加剧的,从一开始的阴爻,逐渐转换成阳爻,这个过程是不断地变换,到了九五的时候,就真正变成了君子。5、看卦中的互卦和错卦。学习易经,需要用乾坤两个卦来对照着看,观卦,其实就是乾卦的下面四个爻变动,也是坤卦的上面两个爻变动。乾卦最下面的爻由阳变阴,代表阴盛阳消,但是坤卦刚好相反,又是阳盛阴消,如此一来就发生了很多妙不可言的关系,需要我们去感悟。6、最后看动爻。如果有动爻,一定需要详细地观看。卦分为上卦和下卦,上卦代表外,下卦代表内,如果动爻在上卦,则是外部的事物在发生作用,而动爻在下卦,说明内部的事物起着主导作用。...讲清楚硬币的排列顺序和在纸上笔画的方法次序
您好!1、六枚硬币握于手中2、静心、无杂念,抛撒硬币3、按自左向右,自上相下的顺序,排列初爻到六爻。4、国徽为阳,数字为阴。5、年支时支数加农历月日数,总和除以6,得动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一元钱测卦,卦象是从左至右看吗?(即先翻开看的卦先看还是后看?)
摇卦法如下:使用三枚同种、新旧一致的硬币(五角、一元均可),记下摇卦时间,,每次摇之前合掌握住硬币,心中默想所问之事,共摇、掷六次。记录每次三个硬币的组合,几花几字组合,例如三花(老阳)、或二花一字(少阴)、二字一花(少阳)、三字(老阴)。然后把这个原始记录发到这里来请网友解卦。或到六爻排盘网站、APP,选择手工设置。手工设置时,注意最下一爻是第一次摇的结果,最上一爻是第六次结果。
周易的卦算好后怎么看卦象?
非也,不是这样看的,三枚铜钱,每次摇出来是一起看的。如果你摇的是两字一背的叫“单”,为阳爻(少阳),记作“—”;若摇得两背一字的叫“拆”,为阴爻(少阴),记作“——”;若摇得三个都是背面的叫“重”,为阳爻(老阳),记作“O”;若摇得三个都是字的叫“交”,为阴爻(老阴),记作“X”。所以你摇六次,就能得出一个卦来,并不是什么有18个阴阳爻。其中,老阴、老阳是动爻,动则有变,若得此两爻,则将其本身阴阳所属相反而变,即阳变阴,阴变阳。爻变则卦变,这样,变卦就出来了。这种起卦法,古时叫“以钱代蓍”法。周时以五十根蓍草来起卦的,就是《系辞》中所说的“大衍之数”。可是用五十根蓍草来起卦,要经过一套很复杂的过程,“四营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才得出一个卦来,到了唐朝时,改用铜钱摇卦,来代替蓍草起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