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不到处,五行不缺五行不旺

"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时"是什么意思

五行没有出现之前,父母应该指阴阳或者就是指万物产生之前,“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时”是王重阳真人对何为道的回答个人见解

五行不缺的人好不好 五行不缺的人命好吗

1、对于五行齐全的人来说,如果组合不好运势糟糕,照样会穷困潦倒或者是疾病缠身。反之,一些人虽然五行不全但是组合得当,照样能够一生顺遂平安。不过大体上来看的话,五行齐全的人多数情况下一生都比较平坦,不会遇到太多的大风大浪。但是却难以有突出的表现,想要成为人中龙凤可能性就比较小了。 2、事业运势上,五行齐全的人大多数可能都只是普通的上班族,拿着稳定的工资不需要操心太多琐碎的事情。小日子非常安稳,但只能是被领导的命运,想要爬上顶层比较难。爱情运势上,对于五行不缺的人来说,不追求轰轰烈烈的爱情更向往细水长流的相守。一见钟情这种事情几乎不可能在他们身上发生,这类人更容易日久生情。 3、在健康运势上,五行齐全的人身体还是挺不错的,不容易生病大病也很少降临。不过即使这样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平时要注意合理饮食少吃垃圾食品,规律作息。一旦发现身体不适一定要立刻去医院检查,不要讳疾忌医。 4、在金钱运势上,五行齐全的人一辈子不会成为真正的大富大贵之人,但也不会缺钱花。生活属于比较富足的那种,但是一定要有节制,如果花钱大手大脚并且不懂得勤俭持家,破产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在学习运势上,五行不缺的人可能学任何东西都比别人稍微要多付出一些努力,天赋秉异几乎不可能出现在他们身上。不过只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还是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

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具体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

《俗语佛源》解释,“超出三界外”是超出生死轮回,“不在五行中”则是不受物质的障碍。至于俗语“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则指超凡脱俗,不受世俗的污染和拘束。

有出息的人五行都不全 主要看整体运势?

一个人若是想要取得成功的话会受到很方面的因素影响,其中占据决定重要的就是八字命理,大多数人八字当中的五行都是不齐全的,有时候这未必是件坏事,我们就算努力去弥补也不可能百分百补全,所以有时候这类人将来也未必不会有出息。五行不一定都不值钱五行的人不一定没有价值。虽然大部分勤劳的人五行齐全,但是勤劳的人自然是做的不好,能够发大财,但是经常遇到灾难。但不是所有五行的人都是头脑冷静的,所以其实很多五行齐全的人都是有前途的。不完整的五行未必有前途五行不全的人一般不会有那么多努力的人。所以这种人虽然经常遇到不好的问题,但不一定代表他的运气特别不好。但是,并不是说五行不全的人就一定会有大成就。这种人有很多出息,也有很多失败者,主要看具体的八字。五行对运势的影响人的运势是于磁场息息相关的,那么影响磁场的力量是什么呢?就是是五行的相生相克。从周易而言,世界万物均是由五种主要元素组成:金、水、木、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相互制衡从而维持着世间的平衡;这五种力量相生相克,此消彼长,从而促使了世间万物的不断运动,发展。人的运势也是如此,人的生辰八字之中也是包含着五行,五行力量的相互作用影响了人的磁场从而不断改变着人的运势所以人的运势有高有低,就是五行作用的结果。这要看综合八字想要看出这个人日后的成就,光是看五行远远不够。我们需要看这个人的八字。比如一个人即使五行有缺陷,八字的其他隐私也能让他发财或者有事业。,那这个人将来也会有出息。您还可以使用chatgpt帮助你查询星座百科、测姻缘、测事业运、测婚姻、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测八字、姓名速配、测终生运、复合机会,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AI(仅供娱乐):adxqd/chatgpt/

五行论,论五行(下)

经典论五行,除了引入财官印绶等格局体象法外,在生克制化上,也和现代命学出入甚大,甚至这种简单粗糙的生克制化,还不能直接应用到算命之中去,为何呢?请看:譬如木虽然克土,但同时土旺能侮木,这是五行的相乘和相侮。这在中医学里是个常识,五行的相乘和相侮,竟然在现代命学书中,是难得一见,基本不见的状态。即使命学经典也极少引用这个概念,但是一样有类似的原理,譬如万公在《元理赋》的注解上说: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盛水缩。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变。金能克木,木坚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能克火,火炎水热。火能克金,金多火熄。意思是土生金,但土多了,反把金给埋没了,火能生土,但火多了,却把土烤焦了,土生金,金多了,使土变质了,土能克水,但水多反使土流崩溃了,尼玛呀,这五行生来克去,还能反生反克的,战战那个斗斗,那个战战,鹿死谁手,竟然无法评判。这说的就是五行反克、相侮、不及、太过之理。除了基本的生克路径,居然还具备了反克,相侮,不及,太过造成的颠覆性斗争,这五行种种内涵论理,使得我们用五行生克制化的时候,出现了“无所适从”,对于何时反克,太过,不及的处理难以界定,导致了论命上的别扭性和挫折感。有木有?五行生克的“初始路径”,被五行的功能属性凌驾,导致无所适从,所以在命学上,圣师并不采取五行元素作为命学的基本语言。我并没发现圣师,有哪一句是用五行生克的“原始路径”作分析的。那么先师是如何去表达命学的生克制化呢,,那是采取了中国圣贤制造,无数智慧结晶,蕴含了阴阳,五行,干支三大体系一体化的CVT无级变速自动波语言----六神,开车的都知道,自动档了,手动意思是什么时候1挡,2挡,是很手动的,什么时候是原始生克,什么时候是用相侮,什么时候用不及和太过,需要手动换挡判断,CVT无级变速,就解决了这种难题。不需要你判断是太过还是不及,是正常生克还是相侮,CVT无级变速一挡搞定。很好理解吧?使五行生克,演绎成六神义理的生克,即伤官克官,官克劫,劫克偏财,偏财克偏印,偏印克食神,食神克杀,杀克比,比克正财,正财克正印,正印克伤官的完美义理生克CVT无级变速。即我们说的“六神生克”。六神义理生克,也是继承五行生克的义理性的,可能很多人对五行生克的内涵都不熟悉,我在这里作一个演绎。 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火生土,是因为火灼热,火把物体烧尽之后变成灰烬而这个灰烬就是土。土生金,是矿藏于山石,矿从“土”出之理,所以土“生出”了金。金生水,是因销锻金也可变为水,所以金生水。水生木,更不必说了,树木靠水来滋润成长。木克土:专胜散,故木胜土。木植根于土,扎于万丈沙泥中,是为“克”。 土质太实的话可以用木去疏松土质,所以说“木克土”。水克火:众胜寡,故水胜火;发生火灾的时候灭火的是什么?当然是水了,所以说“水克火”。火克金:精胜坚,故火胜金;给金属加热金属就会变软甚至熔化,所以说“火克金”。金克木:刚胜柔,故金胜木;用刀劈柴,所以说“金克木”。土克水:实胜虚,故土胜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所以说“土克水”。这里稍为延伸解释一下:木克土是什么道理,是因为万物是遵循一个规则:专胜散。树木专注扎根于泥土当中,情真意切,此为木性之“专”也。你见过树木牛B得钻钢铁上吗,木性之“专”。泥土,到处可以见,我们称为贱土,物以稀为贵嘛,到处可见,此为土性之“散” ,万物规则中,刚好是“专能生散”的  , 所以,五行中,必然是“木克土”,同样,火克金是因为精胜坚。有句成语,就是描述火克金的特点的,叫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五行朴素的生克中可以知道,五行系统从归纳自然属性,来表达天道正理,费尽了心思来表达初级义理,但这种义理却十分抽象。我们再看木克土,五行的土主贱,因土性散,懒散,随处可见,故为散,没职业技能也是散,而木性专,却代表着社会的“专家”,专家才子,能把那些散民统一起来,好比销售,游说,演讲,引导,实际给土散民洗脑,此为“专家克百姓”,木克土。那木主仁,仁被谁克,被金克,仁政游说,对顽固武力分子是没用的,自古历史武将最厌恶文官讲仁政,关键是有就有酒有肉有女人,对吧,忽悠我武士道?不靠谱,这也是为何孔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实现不了自己的仁政思想。为何?生在了七国那么乱的金气萧杀时代,注定金克木。所以毛主席为何要枪杆子出政权?道理太简单,对方萧杀暴动的狼寇金,怎么可能用说道理的仁政木呢?自然用“火克金”啊,所以,少年毛泽东里,一句话最经典,他说:老师用仁政去对付豺狼,我是有自己想法的,所谓火作枪,水作匠,枪杆子打豺狼,自然是最英明的火克金了,然而,五行生克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属性,并不具备逻辑严谨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拟物天然属性,而社会属性,是讲究社会人伦义理,符合社会规则的。譬如辛为甲木的正官,是因为官荣身之本,使得主公甲木荣耀,但是如果从五行生克去理解,就费劲了,难道辛金叮了一下甲木,就是金克木导致成功荣耀了?这难道传说中的“悬梁刺股”,但是,很多学者会反驳,干支五行生克,有很多具备社会义理逻辑的,譬如庚金劈甲,日照江湖,丙火晒乙等,这不就是义理类象吗,拜托,庚金劈下去不仅是成栋梁,还可以成废柴,废柴难道是类比中的成功吗,那么对于庚劈甲,是需要庚这个斧头锐利点,还是需要甲木强壮点,这个在五行系统中并没有深层的理论驾驭。这又得考虑庚的旺衰,和甲的旺衰,却辅助五行的义理了,这种《穷通宝鉴》的论调,影响了多少人。实际子平法对干支五行的这些特性,称呼为体象,体象是作为基础或者技法去演绎的,而不是作为决定性格局而论。这在港台命学中尤其突出,特别是调候论,夏用水,冬用火,参照了穷通物象。实际我们仔细思考,江山如画,并不能严谨表达个体命造的富贵。至于五行生克,其义理十分有趣,我们先熟悉一个概念,即生我和我生。《难经》将此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那么五行生克,为何和这对母子有关呢? 是这样的,命理学是义理人伦之学,我们认为,五行相克,大抵属于“子复母仇”。譬如木克土,土之子金反克木,因为木克土,土母临死前交待金子:儿啊,替娘亲报仇哇,,金子含泪,君子十年,一举克木。此为子替母亲复仇。木克土----导致金克木,关系看清楚了哇,土母金子。同样,土克水,水生木子,报灭母之仇,故木克土。土来克水,水生木,木是水之子,水临死前说:替娘亲报仇哇!所以木来克土,此皆天性也。这也是历史上,为何有灭亲之仇,子而报之,是极深的五行根蒂。五行生克的道理,还没完,还有更精彩的义理人伦。而《素问》又提出了“母救子”的义理。譬如水生木,木却生火,是木受窃气,激怒水来克火,此谓子逢窃气,母乃力争之象。水生木---木是水的儿子,但木继续生火,元气被火窃夺了,这叫“子逢窃气,激怒其母”。于是母迁怒,一举灭火,故水克火,《素问》是医家经典,,论的是自己孩子被欺负了,激怒母性。与《难经》中母被人灭,激怒子性,是天性义理。但我要说的,是情感的义理,在生活中,还可以表现情感争妒惹恨,譬如金生水,金把爱给了水,而水这个家伙却生木,把爱给了小三木,这下金怒啊,一气之下灭小三,故金克木,醋意妒恨,此谓“克”之理。木生火,火却把爱生了土,大奶一怒之下灭小三,此木克土,此醋意争妒之恨。这就是五行生克的三种义理:子复母仇、母怒欺子、妻灭小三。五行生克,虽然具备了完整的义理系统,但由于五行生克中存在“正克、反克、相侮、太过、不及”等多种功能性五级手挡,,使习命者运用这种语言去理解命学,自然要技术灰常高才行。就好比开车,手波是老师傅们开的,自动波才是新手抓的呀,如果一个初学者,在分析命造的时候,用了手挡五行生克,还来不及换挡,就已经“车祸人亡”了。对正克、反克、相侮、太过、不及,你连个概念都没,就开始生生那个克克了,那只有“死路一条”,所以,造命者,知其意,立其道,,用务实的六神语言体系去勾勒命理。同样在生克制化的命学结构上,一样采取六神生克CVT无级变速,使学者有章可循,有理可依。六神的义理生克,蕴含了天地义理法则的种种变化,彻底脱离了五行生克的片面属性和由此杜撰出来的歪理。譬如“阳克阳,阴克阴力大之类”,十分荒谬,只要细细考究六神义理义理,不难发现其中奥秘。譬如戊日主,壬是偏财,己是劫财,偏财怕劫财,即壬怕己,此己劫力克壬偏财之理,此是阴阳属性上的至攻。如果按照五行生克派的说法,则是己克壬力不大,不如戊克壬力大,则失去了认识正理的机会。譬如一个将军,在战场上战无不胜,乃常胜将军,你还要用阳属性制它吗?那是SB所为,用娇妻制它就行,这也是为何一些常胜将军天下无敌,在家无力的原因了。譬如韩信,万夫莫当之势,却死于阴人(女人)之手,这是阴克阳的“至攻”之道。再譬如命学中有印绶变化阳刃的格局,,譬如,甲日卯月,阳刃格,喜癸水高透,变化阳刃,此癸水生卯木。阳刃本为恶煞,,你居然用说印绶?按照五行生克,不是水生木助纣为虐了?吾国后学,什么时候才会变得聪明一点呢,,所谓生之理,暗含委婉之克,此“不战而屈人之兵”。通过印绶教化阳刃,好比诸葛舌战群儒,使敌意暗降,为我所化用,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上兵伐谋之道。所以,六神义理的生克,充满着活泼的社会人伦义理,,习之令人视野高明,,使得命学,成了“明白之学”。命理无非事理,,诚不欺人矣,五行职业论,无经纶可考,从来没有一个圣师干过此等蠢事,,,五行职业如何归纳分配,是没有指令性标准,完全是今人一厢情愿,自我臆测的结果,,我们去推断人命的职业,得整个八字具体考究,运用阴阳,五行,干支,六神,神煞,纳音,多角度定位取象,尚且不得完美,,,你仅仅用一个粗暴的五行,就儿戏取象归纳?譬如媒体信息,主要的出自酉鸡,辛酉太阴,,还有辰戌天罗地网,,,卯为太冲管道,申为传送,电子传递,你说哪个字属于“五行为火”?但你却说,媒体信息五行为金,也是令人费解的,很难从五行粗暴抽象的归纳中,演绎出具有信服力的论据。好吧,今天就聊到这里,希望大家的思维,更有层次感,有点张力,具备高分辨率,不然天天玩“小学数学”,就失去群的意义,学生战术素养高,老师才有兴趣,聪明醒目,群里的老师就会喜欢帮你指导算命。

全真七子是谁?

主题:全真七子 发表:2003-10-12 18:19:02 “全真七子”在金庸小说中被艺术化了,《射雕》后的附录,也不详尽。现在我将全真七祖的资料整理于下,以飨读者。 马玉,初名从义,字宜甫,一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汉扶波将军援之后,本扶风人,五代兵乱迁宁海。世业儒,祖觉,字翠叟,至孝,通五经,父师扬,字希贤。仪观修伟,沉静有度量,以孝义称。母孕梦麻姑赐丹一粒吞之,觉而分瑞,太宗天会元年五月二十日生。师儿时常颂乘云驾鹤之语,及长为儒而不思进取。大定十年七月马丹阳祖师与乡人战师饮于范明叔怡老亭,酒酣师题诗云:“抱元守一是工夫,懒汉如今一也无。终日吃杯畅神思,醉中却有那人扶。”后重阳师自终南来,径入怡老亭,战师问:“布袍竹笠冒暑东来何勤如焉。”曰:“宿缘仙契有知己之寻。”既食瓜即从蒂而食,问其故曰:“甘从苦中来。”问从何处来,曰:“路远千里,特来扶醉人。”马祖默念言:“予从前所有醉中人扶之语,何以得知。”因问何名为道,曰“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时。”后马丹阳师从重阳祖师,得祖师九转还丹功夫(悟五行不到之言,得九转还丹之诀)。后来马祖居东亭,墙外有林檎一株,枯已久矣,四月四日,师从环汲水以沃之复活。因作异术记。芝阳道友崔公,阅其文疑其过情。遂于四月移竹两丛,松一株于全真庵以移植,不时枝叶皆黄萎。崔启师曰:“此竹松可活否?”师答诗云:“窗外不惟君子绿,庵前又喜大夫青”之句。遂令门人于知一,去其黄叶,以涤面水溉之,不旬日荣茂如初(甘泉润物,变朽回春)。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及《金莲正宗》:“大元六年已已正月褒赠丹阳抱一无为真人。后改动为丹阳抱一无为普化真君。 谭长真,名玉字伯玉后名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乃王重阳祖师所授之也。世为宁海人,金太宗天会元年三月一日生,生而骨相不凡,六岁偶坠井,其家人急救之,则安坐乃上出之,无所伤。世宗大定七年闻王重阳祖师在马丹阳家。径往乞备门弟子。得到重阳祖师四句真言诗一首而契身于道(金骨仙姿,得四言而契道)。后谭祖东游抵阳武县北,夜见北斗交换,星如车轮。及呼道众观之,其星尚如鸡卵,动摇不定。久之复故,师念圣号甚勤。卫州淇门镇石孔里问师持念之故。师云:“众亦宜念,今岁当有大水之灾。众莫之省,是年河决……”后九年于黄县卢山延真观悟道成真(卫州变化,坐十载以成真)。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及《金莲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褒赠长真云水蕴德真人。后改动为长真凝神玄静蕴德真君。 刘长生,名处玄,字通妙,长生其号也。金熙宗皇统七年七月生于东莱之武官庄。其先九世,孝友相继。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朝廷旌其门闾特免本郡诸役……母王氏夜梦白衣翁平出西南指之,有玉树而四枝各有一金叶。令取其一曰:“他日异人,意将取之。”叶自坠于手,视之则金蝉飞起而复投于口中,翁失所在。十月三日师乃生,是夜紫气二道,从太基山横贯其家,师自幼而孤,事母以孝闻。金世宗九年春于邻居壁间人所不及处得二颂,其墨尚濡。末句云:“武官养性真仙人,须作长生不死人。”是年九月,王重阳祖师与其徒马丹阳、长真自东而来,师与母但往参谒祖师,一见之问:“汝解壁间语否?”师不言,四人相视而笑,正所谓“目击道存之妙也”。又言王重阳祖师爱其殷勤,美其专精,顾其神采之不群。乃叹之曰:“松之月,竹之雪,故不受于黄尘。”故赐之诗曰:“钓罢归来又见鳌,已知有分例先曹。明榔相唤知予意,濯出洪波万丈高。”是年刘二十三岁(壁间墨迹之非凡,雪竹月松之姿异)。后刘师居洛阳市中土地庙,不语三年。俄迁城东云溪洞,徒众日集,忽指地云:“中有井三。”凿之二丈余得,下贯源泉。人问何以知之。曰:“曩世所居也二十年。”师指庵右冯氏园曰:“此吾身后之缘。四十年后园之松柏死,炁水西流其地,当不售而得之。”乃磨一碑埋于中。后果应验(三井有多生之记,一时著显化之功)。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及《金莲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褒赠长生辅化明德真人,后改动为长生辅化宗玄明德真君。 邱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世为显姓。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八年正月十九日。自友好学不娶。金熙宗大定六年,师甫十九居昆嵛山间,闻重阳师于宁海全真庵即往师焉。后 来,邱祖曾在蟠西河积功磨性经历了六年,龙门洞内又坐了七年的真功(蟠西六年,龙门七载),圆满得道,被皇帝赐予敕书虎符,管领天下道教(道功备而名闻时主,丹符锡而掌握神仙)。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及《金莲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褒赐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后改动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主教真君。是为龙门派祖师。 王处一,宁海东牟人,玉阳其号也。金熙宗皇统二年壬戌三月十八日,母周氏夜梦红霞绕身惊寤。是日乃生。甫七岁,尝气绝仆地,移时方苏。母惊问:“汝何为而若是?”曰:“但知熟寐,不知其他。”师因悟生死之理。少年时一日偶至山中,遇一老人坐于盘石之上,呼之使来,预言,他日必扬名帝阙,为道教宗主。弱冠或告以婚事,笑而不应。世宗大定八年在文登牛仙山居,人告以王重阳祖师到,即谒全真庵请为门弟子。次年迁居查山云光洞,王重阳掷伞二百里传书,依伞上“全阳子”三字而封之(石上谈玄,空中飞盖)。后遨游齐鲁,大著神异,度人驱鬼,起死回生。金主诏赴,九问九答,大副宸衷,隆礼有加。亦曾多次奉旨建醮、祈雨。遇妒嫉,赐以鸠饮之,乃归。入池不死,发尽脱落,不能受冠。归后丁巳年四月二十二日飞升。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及《金莲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元世祖褒赐玉阳体玄广慈普度真人。后于武宗时加封为玉阳体玄广慈普度真君。俗称仑山王祖,留传仑山派。 郝大通,字太古,山东宁海人,广宁其号也。金熙宗天眷三年正月初三生。初名璘,号恬然。世为宦族。据《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言其少孤事母至孝,有出尘修真之志,好读易,晓卜筮。梦神人示以周易秘义。由是洞晓阴阳律历卜巫术。厌纷华而乐淡薄,隐德于卜筮之中。后“遂行至岐山,遇神人复授以易之大义。十五年坐沃州桥下而不语。”世宗大定三年,遇重阳祖师于宁海州,背坐于石,郝曰:“请先生回头!”重阳祖曰:“君何不回头?”郝忽惊异!遂拜为师。翌日晚于朝元观付以二词。言下领悟,如走万里迷途一呼知返。次年母终,遂弃家寻师,八月三日从祖师。入昆仑烟霞洞请列门弟子中而求法焉,受道真诀。二十二年居真定升堂讲演,远近来听者常数百人,有人问答歌诗,周易参同演说图象(卦图斯演,至道大成)。晚年又写了《太古集》一书,以卦图叙述得道成仙的秘诀(早穷易道之言,晚造神仙之诀)。后乃成仙。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及《金莲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元世祖褒赐广宁通玄太古真人,后武宗时加封为太古广宁通玄妙极真君。世称华山郝祖,流传华山派。 孙不二,号清净散人。宁海豪族孙忠翊之幼女也。金太祖天辅二年戊戌春,母梦七鹤舞于亭,一鹤渐入怀,觉而有娠,至己亥正月五日乃生。孙姑性慧聪明,温和慈善,柔淑贞懿之态,严于礼法,挺乎自然。长适马丹阳,克尽妇道,生三子。因夫拜重阳祖为师,筑全真庵学道。重阳祖欲度仙姑,乃显神通:如大醉径造内宅,卧于孙姑寝室,孙姑责其非礼!怒锁房门,使仆呼夫归。告之。丹阳曰:“师与我谈道,不离己席,岂是有事?”及开锁,见室已空,同往道舍,见师正浓睡!于是孙姑竟加笃信,遂亦拜重阳祖为师;师授以天符云箓秘诀。夫妻敬之若神,事之若君。后孙仙姑从风仙姑居洛阳下清宫之风仙洞乞食度日,垢面蓬头,以秽污而远世魔。内修仙道,外隐仙迹,七年乃成(清净散人,探玄得道)。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一日沐浴更衣,跏趺而逝,奄然而化,香风散漫,瑞气氤氲,竟日不散。时丹阳居宁海环堵中,俄闻仙乐骇空,仰而视之,见仙姑乘彩云而过,仙童玉女旌节仪仗拥导前后,府而告丹阳:“吾先归蓬岛侍君也。(蓬莱仙路,亿劫独持)”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大元至元已已正月褒赐清净渊真顺德真人。后元世祖时敕封为清净渊真玄虚顺化元君。俗称清净孙祖,流传清净派。 “布袍竹笠冒暑东来”、“十五年坐沃州桥下而不语”、“乞食度日,垢面蓬头”:这些该当是七真们的真实写照吧?能有金阙陈情、玉炉焚香的庄华,亦有蓬头垢面乞食度日的困窘,然均能以平常心安然处之,不碍修仙之志:的确是祖师风范。小说上对他们的再造,不违反其基本的经历与性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