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排八阵是什么,李光照测字
诸葛亮的八阵图里面都是什么东西?
“功盖分三国,名成八阵图”。诸葛亮的八阵图在现实人民的眼里有着非常神秘的色彩。八阵图是诸葛亮年少时参悟《易经》而创。太乙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再分八八六十四乾坤,就是所谓八阵。那么这八阵里面究竟是些什么呢?
相传诸葛亮可以用乱石堆成石阵,用来抵抗敌人。按奇门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阵法变化万千,可抵十万精兵。
随刘备入川时,在鱼腹浦用疑石排出八阵,每道门都相生相克,一旦进入了八阵图难以脱身。因为里面有飞沙走石,还有机关暗器。
在夷陵之战中,陆逊追击刘备误入其中,怎么走都走不出来。诸葛亮本来想要将其给困死在阵法之中。但他岳父黄承彦觉得陆逊年纪很轻,于便带着他走出阵法。自此之后,陆逊对诸葛亮非常忌惮。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了哪六项计划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即荆益二川(今湖北荆州和四川成都),为蜀汉基业打下了地盘;排八阵:当年诸葛亮是用石头在四川奉节布设过八阵的方位,作为教练将士演习阵法之用,名为“八阵图” 。诸葛亮的八阵,又并非前人的八阵。他是在总结前人基础上发展而成。六出七擒:指六出祁山和七擒孟获两大事件,诸葛亮在北伐时曾六出祁山,故有此说;七擒孟获,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诸葛亮六出祁山中自知大限已到,希望逆天改命,遂点长明灯,如果七七四十九天长明灯不灭,就能续命十年,就可报答继续北伐,匡扶汉家家江山。一心只为酬三顾:是对以上事件的总结,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茅庐之恩。
诸葛亮的石兵八阵是什么?
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战阵法。谨慎堂《诸葛氏宗谱》就载有“八阵功高妙用藏与名成八阵图”的诗词赞歌。\x0d\x0a\x0d\x0a天覆阵赞:天阵十六,外方内圆,四为风扬,其形象天,为阵之主,为兵之先。善用三军,其形不偏。\x0d\x0a\x0d\x0a地载阵赞:地阵十二,其形正方,云主四角,冲敌难当,其体莫测,动用无穷,独立不可,配之於阳。\x0d\x0a\x0d\x0a风扬阵赞:风无正形,附之於天,变而为蛇,其意渐玄,风能鼓物,万物绕焉,蛇能为绕,三军惧焉。\x0d\x0a\x0d\x0a云垂阵赞:云附於地,始则无形,变为翔鸟,其状乃成,鸟能突出,云能晦异,千变万化,金革之声。\x0d\x0a\x0d\x0a龙飞阵赞:天地后冲,龙变其中,有爪有足,有背有胸。潜则不测,动则无穷,阵形赫然,名象为龙。\x0d\x0a\x0d\x0a虎翼阵赞:天地前冲,变为虎翼,伏虎将搏,盛其威力。淮阴用之,变为无极,垓下之会,鲁公莫测。\x0d\x0a\x0d\x0a鸟翔阵赞:鸷鸟将搏,必先翱翔,势临霄汉,飞禽伏藏。审之而下,必有中伤,一夫突击,三军莫当。\x0d\x0a\x0d\x0a蛇蟠阵赞:风为蛇蟠,附天成形,势能围绕,性能屈伸。四奇之中,与虎为邻,后变常山,首尾相困。\x0d\x0a\x0d\x0a“八阵图”的组成,是以乾坤巽艮四间地,为天地风云正阵,作为正兵。西北者为乾地,乾为天阵。西南者为坤地,坤为地阵。东南之地为巽居,巽者为风阵。东北之地为艮居,艮者为山,山川出云,为云阵,以水火金木为龙虎鸟蛇四奇阵,作为奇兵。布阵是左为青龙(阵),右为白虎(阵),前为朱雀鸟(阵),后为玄武蛇(阵),虚其中大将居之。八阵又布于总阵中,总阵为八八六十四阵,加上游兵24阵组成。总阵阴阳之各32阵,阳有24阵,阴有24阵。游兵24阵,在60阵之后,凡行军、结阵、合战、设疑、补缺、后勤全在游兵。有赞歌颂扬“八阵图”威力无比:“阵间容阵、队间容队;以前为后,以后为前;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两头皆救;奇正相生,循环无端;首尾相应、隐显莫测;料事如神,临机应变。”“八阵之法,一阵之中,两阵相从,一战一守;中外轻重,刚柔之节,彼此虚实,主客先后,经纬变动,正因为基,奇因突进,多因互作,后勤保证。”三国演义中六出指什么
六出祁山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 三国时期,蜀诸葛亮为夺取关中,进图中原,在渭水流域多次对魏军进攻作战。 一出: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春,诸葛亮统军10万,进驻汉中,图谋攻魏。次年春,诸葛亮率军出祁山(今甘肃东南部西汉水北岸地区)。天水、南安、安定等三郡皆背魏归属蜀。魏明帝震恐,亲赴长安(今西安)督战。当蜀军在街亭与魏军交战时,前锋马谡擅自改变部署,弃城守山,被张郃乘势困败,失去要地。诸葛亮因初战受挫,失去前进的依托,乃退兵汉中,斩马谡,整治蜀军。 二出:同年十二月,诸葛亮统军数万再度攻魏,出散关围陈仓(今陕西宝鸡境),攻城二十余日不下,粮尽还师。 三出:诸葛亮为孤立祁山魏军,并开辟军资来源,于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春三出祁山,夺回武都、阴平二郡。后又派兵西入羌地,安抚羌人。 四出:建兴九年春,诸葛亮率军四出祁山。魏大将军司马懿督军迎击。诸葛亮于上 邽(今甘肃天水)击败魏军,抢收小麦,充实军粮后撤回祁山。魏将急躁,率军尾随追击。 五出:待魏军逼近时,诸葛亮五出祁山,歼敌3000人,司马懿只得收兵退回上邽。正当诸葛亮率部乘胜追击魏军时,中都护李严假传撤军圣旨,只得退军,于木门(今甘肃天水南)设伏张郃后,还师汉中。 六出:经过3年休养生息,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春六出祁山,率军10万,与魏军20万对峙与渭水南。诸葛亮数次挑战,但司马懿却率部渡过渭水,背水筑垒拒守。诸葛亮识破司马懿以逸待劳的阴谋,进驻五丈原。这样,魏、蜀两军相持4个多月。八月,诸葛亮病故在军中,最后蜀军还师汉中。 诸葛亮六出祁山,长达7年之久,虽苦心筹谋,但最终因国力不济等原因,以致师劳而功微。诸葛亮的八阵图是什么
《三国演义》里,八阵图指示诸葛亮在荆州入蜀的道路上根据奇门遁甲布置的一堆石头,阻碍了陆逊的追击在史学界有一种看法,认为八阵图并不是什么阵法,是诸葛亮在亲征完南中后招南蛮兵两万,在成都根据军队进攻、防御、行军、列阵、扎营、疾驶、护卫、断后、冲锋等事项演练而成一只军队,称为八阵兵,撑为蜀汉后期北伐的主力部队
排八阵指什么?
排八阵是一种阵法的名字,是战国时大军事家孙膑创造的,据说是受了《易经》八卦图的启发,所以又称八卦阵。
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在中国历史上是数一数二的,而诸葛亮之所以智谋过人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八阵图》。
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诸葛亮当年在刘备三顾茅庐做“隆中对”的时候,已预见了天下三分的局面,不过鲁肃也看出了这情势。当时中原已经打了几十年的内战,而且刘备根本还没进四川,连荆州都还没拿到手,诸葛亮就可预见四川会属于刘备,所以也有人怀疑“隆中对”的真实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排八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