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羊庙东岳大帝灵签解签,东岳大帝灵签七十二签解签
化羊庙东岳大帝灵签 第九十六签 火烧栈道汉高祖归汉中 求解
签,只有事后才彻底明白,事前都是模棱两可。再说,您也没说明求签的目的啊,是哪方面的信息呢?
化羊庙东岳大帝灵签第七十九签,识英雄红拂遇李靖,竹遇春风气象新,马前...
都没讲,只说你还得等机遇,至少一年。
化羊庙东岳大帝灵签第七十九签,识英雄红拂遇李靖,竹遇春风气象新,马前...
都没讲,只说你还得等机遇,至少一年。祈福酬神疏文
祈福酬神疏文 祈福酬神疏文,疏文起源于道教,最早只在道教中使用。疏文主要是凡人用于祈求神仙的一种文函,和人们交往之间写的书信是有点相似的,下面整理了关于祈福酬神疏文。 祈福酬神疏文1 疏文是信仰神仙,敬天祭祖语言信息的表达形式,是人们将自己所求的事由,通 过叩拜,存思天神恩佑;用笔墨于纸,彻于琅函,焚化后由神职司(年月日时)四值功曹,飞云捧送天尊,再上达天庭,架起仙凡之间的桥梁,从而沟通人与神所表 达的愿望,来实现人们所祈求的目的。 疏(表)文的种类繁多,常用疏(表)文主要有三大类、 1、迎神请神专用疏文。比如接财神专用疏文,神佛祝寿疏文等等。 2、祈福疏文。比如植福祈嗣佛七文疏,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文等等。 3、超度疏文。比如荐亡生西佛七文疏、立亡魂房契(坟契)文疏等等。 疏文的.起源、 疏文起源于道教,最早只在道教使用。简单地说、疏文就是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它的功用与人之间交往的书信类似;疏文是祈福神灵,敬天祭祖语言信息的表达形式,是人们将自己所求的事由,通过叩拜,存思天神恩佑。 书之于纸,彻于琅函,焚化后由神职司四值(年月日时)功曹,飞云捧送天尊,再上达天庭,架起仙凡之间的桥梁,从而沟通人与神所表达的愿望,来实现人们所祈求的目的。 道教疏文最早应用渊源于古代“天子祭天地,或祭五岳四渎”。东汉祖天师将祭天、地、水的祭祀仪式最初的范本《三官手书》继承应用。 《三官手书》内容要求在上元节(正月十五),将所求“祈愿”写成文函,再经过焚化,意存上天到天官那里,以求天官赐福。在中元节(七月十五),将“消罪”事写成文函, 再经过焚化埋于山上,存想到达“地官”宫殿处,以赦其一切罪业(罪过)。 祈福酬神疏文2 道教通过疏文章表的形式来传忱达悃,通会神灵、告意诸神,以求祈愿。“疏文”通俗地说,就是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与公文及书信类同。 在过程中,主坛将恳祷者所求的事由,通过叩拜存思天神恩佑,用笔墨于纸,彻于琅函,焚化后由神职司(年月日时)四值功曹,飞云捧送天尊,上达天庭,架起仙凡之间的桥梁,从而沟通人神,实现恳愿。 疏文最早应用渊源于古代“天子祭天地,或五岳四渎”,东汉祖天师《三官手书》已经成形。后来,斋醮、章表、疏文经过北魏寇谦之、南北朝的陆修静等高道的整理,道教斋醮、科仪体系已是非常谨严而且分门别类,直到五代时,号“广成先生”的杜光庭进行汇集。在清代,编篡成《灵宝文检》与《广成集要》。内容包括符箓、章表、奏笺牒扎(札)等,至今对后世的道教斋醮科仪影响深远。 疏文类型依据阳事与阴事道场不同,一般分两大类、 一是祈福消灾、增福转运、去病解厄、升学求职、营业修建等以吉祥疏类;一般通过贡天、朝斗或专朝来升文。 二是为了祈愿超荐先亡、解冤拔罪,离苦得乐,超生人天,亡人获庆,在生得福的阴事类文疏;一般通过救苦、十王、丰都及施食或专朝来升文。上表升疏是向神灵陈情之章奏,需严肃慎重。凡升疏(表)者,需在疏(表)文中明确自己的住址、姓名、生辰及所求之事。 道经云、经功浩力不思议,以此虔诚恳愿,再加上祈愿者回心向道、静思悔过,积德行善,从而摆脱苦难,消除魔障,自然会天人感应,祈福福至,禳祸祸消而广得善缘。 应该说,道教疏文所能传达的事意函盖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少有人能了解道教传统的疏文应用事类,在此刊列部分,以飨同好。 部分道教疏文名录 序号/疏文名称 01、礼斗消灾解厄疏 02、朝真礼斗祛病延生疏 03、祈禳本命星消厄疏 04、禳星祛病解厄疏文 05、祈天消灾弭厄疏 06、讽诵玉经度厄疏文 07、皇经会植福疏 08、天腊讽经会疏 09、祈禳值年太岁解厄疏 10、祈禳白虎解厄疏 11、父病禳星解厄疏 12、母病禳星解厄疏 13、为父母消灾接限疏 14、病中禳星解厄疏 15、子病禳星续命疏 16、为病禳星保泰疏 17、久病悔罪解结疏 18、首七大斋荐亡疏意 19、凶七资度灵魂疏 20、安葬奠土谢墓疏 21、九天生神荐亡疏 22、超荐父母祖先通用疏 23、拔荐祖先功德疏 24、血湖恳恩涤秽往生疏 25、荐持血湖凶伤疏 26、拔荐产亡迁升疏 27、超荐婴魂转生疏 28、拔荐灾难亡魂脱苦疏 29、为母填还库财疏 30、中元胜会荐亡疏 31、漂放莲灯昭告神司疏 32、赎物放生疏 33、腊月饯送灶君疏 34、创刊焚书呈天疏文 35、修房告竣谢土疏 36、修房安奉香火疏 37、迁移古墓奠祭疏 38、朔望祝将疏 39、元旦拜请玉皇文 40、元旦拜请祖先文 41、正月初五接财神文 42、正月初五饯送祖先文 43、朔望拜请福德文 44、朔望拜请家神文 45、朔望拜请观音文 46、朔望店铺拜请文 47、朔望献祖先饭文 48、朔望宰户谢神文 49、三元节拜请三官文 50、清明祭拜祖先文 51、清明祭扫祖坟文 52、中元祭祀祖先文 53、尾牙拜谢福德文 54、腊月廿四拜送灶神文 55、腊月廿四接祖文 56、岁除拜谢天地文 57、岁除拜谢众神文 58、岁除拜谢家神文 59、岁除拜谢福德文 60、岁除拜谢门神文 61、岁除拜谢井神文 62、岁除排放猪栏文 63、岁除稼农酬神文 64、岁除果农酬神文 65、岁除渔家酬神文 66、年夜拜请祖先文 67、节日拜请家神文 68、节日拜请祖先文 69、伐木拜请山神文 70、动土拜请土皇文 71、动土拜请宅龙文 72、修造请五方龙神文 73、动土拜请福德文 74、起工上梁拜请文 75、居家安奉香火疏 76、安奉祖灵疏文 77、迁居启请香火文 78、迁居启请祖火文、定寓安奉祖灵文 79、安奉祖先拜请文 80、地基主拜谢文 81、文定拜女方祖先文 82、室女于归辞祖文 83、新婚拜请家神文 84、新婚拜祭祖先文 85、新婚祭拜祖坟文 86、求嗣祷神文 87、添丁酬神文 88、添丁昭告祖先文 89、七夕冠礼酬神文 90、成年冠礼拜祖文 91、庆生酬神文 92、父母凶七拜请文 93、幸坟拜请山神文 94、幸坟请凶拜请文 95、父母忌日拜请文 96、专祈瑶池金母庇佑文 97、专祈玄天上帝庇佑文 98、专祈五显大帝庇佑文 99、专祈东岳大帝庇佑文 100、专祈孔子庇佑文 101、专祈关圣帝君庇佑文 102、专祈中坛元帅庇佑文 103、专祈地藏王庇佑文 104、专祈保生大帝庇佑文 105、专祈王爷庇佑文 106、专祈张巡千岁庇佑文 107、专祈妈祖庇佑文 108、专祈临水夫人庇佑文 109、专祈城隍庇佑文 110、专祈福德正神庇佑文 111、专祈注生娘娘庇佑文 112、学子拜请天官大帝文 113、学子拜请文昌帝君文 114、药商医士拜请文 115、祈安许愿通用文 116、祈保平安通用文 117、护安还愿通用文 118、疾病拜请五猖文 119、合伙表心盟誓文 120、求灵签拜请文 祈福酬神疏文3 道教文疏牒文分为: 1、表文 2、状文 3、关引 4、札案牌 5、榜文 6、牒文 疏文:即文疏、奏疏,疏文者,则信徒对众神疏通之意。 文体明辩云:按奏疏者,群臣论谏之总名也 奏御之文、其名不一,故以奏疏括之也 道教科仪,用处最广,通称疏文或称文疏有时仅谓之文 用纸则依所奏之事、神而别之,通常以黄、红最多 章奏: 斋醮仪式中给帝尊的文书。章奏原是世俗文章,汉书杂事:凡群臣之书通于天子者 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 文心雕龙释:章以谢恩,奏以案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章者明也,奏者进也 章者是道教徒遇事情,祭酒奏章,乞恩求福 写奏章,臣字不得为头,鬼字不得居首,不得悬生露死及抽破人姓名 表:下言上,曰表。思之于内,施于外也,表者、白也,言以情旨表于外也,原为章奏之属,标着事理,使之明白,以晓主上,得尽其忠者,旨在陈情,内容公开, 故不惮被人所知 申:申述之意,下级对上级的官府行文为申 状:向众神陈述、概用状仅焚化,不用宣读为下司对上司陈述事实之文字,谓之状呈 牒:.建修斋醮牒文,系指问天廷之呈文禀式,及神与神所行移文 原为旧时官文书之名,系指上司移文。 郑字通云:说文,札也,广韵,书版曰牒, 古人书板手简,许词皆曰牒,宋元丰以后,始改讼词为状,神前誓词曰:誓状,惟官府公移曰牒 在道教神霄玄雷坛中正奏、预告之中,向一系列神灵发递文书,问这些神灵报告举行斋醮,请其协助,因神格之高低,故分为奏状、申状、牒状 奏状:神霄玄雷坛向发奏状之神:三清、玉皇,勾陈星官,紫微大帝,东极太乙,南极长生大帝,后土皇地祇,九幽 拔罪天尊,朱陵度命天尊,十方灵宝天尊,洞渊三昧三洞天尊,九天采访君,灵 宝自然九天生神上帝,三十二天帝君,五灵五老五帝天君,木公尊神,金母元君等 申状: 神霄九师、三官、日宫太阳帝君、月宫太阴皇君、五星四曜五斗、南斗六司星君、北斗九天星皇君、黄箓院知院真君、正一三师、四相、四圣、灵宝监斋大真君、九天、天曹太皇万福真君、三洞经箓符命上圣高真仙灵将吏,三清上境天真皇人,三元真君,十真人,五府真宰,南昌上宫受炼司府真宰,玉府玉枢五雷院使真君,十方无极飞天真王,北阴玄天酆都大帝,十宫东霞扶桑丹林大帝,三元水府真宰,蓬莱都水监真人,五岳、五岳上真司命佐命储副真君,清虚洞天仙官,地府九垒土皇君,龙虎君功曹金童玉女香官使者,太岁尊神等 牒状: 天下都大城隍、州城隍、县城隍、九州岛社令、诸狱主者、十方道都大主者、冥关幽路主者、五岳蒿里相公,土地里域真官,酆都六道都案,三界直符神虎使者等神 申状不称臣,不贴签 表申 之类在道教仪式中,是给付日月星辰、天曹、山川、地狱等官府文书的总称 关:神霄玄雷坛建修斋醮,神霄大法司所发牒、表、疏等文件,委功曹使者投递于众神时,如件数多少必作目录,向其使者点清,并嘱其投递妥当为要,切勿延误失落等情,而将此旨 写为文件者,谓之关 原为官府所用公文之一种,百官互相质词用之 文体名辩公移云:诸司自相质问, 其议有三、一曰关:谓关通其事也故亦称关文 榜:道教斋醮仪式中,在坛前告贴之文书 意其告谕信众,节次,约束将吏、孤魂、罗列 斋醮典仪念诵演法全部经典,科仪程序,通知神将仙吏来坛供职,晓谕各路孤魂来神霄玄雷坛受度 悃意:即至诚之意悃愊、恳诚也 系道士备忘录,俗称手疏,每一科仪节次,向神申述 醮意 科仪范本中有注明入意、意文者皆是。 悃意内容,是简述信徒建醮酬神之恳诚至意,因系仅做备忘录之用,故非公文之 类,而与关、牒、表、疏回异,写于红纸,不用封套。 印:行法用印,犹人间行政施行必用官印,象征天界,神仙攘威的印章 灵宝玉鉴卷一:法者之为言,正也,正其邪也,亦犹德礼之有政刑以导之齐之也 故章表申关牒符 檄又必假天府之印以示信也 印则各有师传者,欲天地神祇人鬼所行之法有所受之也 故神印不仅代表仙界职司的威权,也是各道派传授有绪的信物,凡上章奏申、书符、制箓皆须依式用印求签简介
在道观里,经常有签筒,内置签条,常用竹木片制成,信众可以从中随机抽取其中的一条,依其上所载辞句,判断吉凶,体会神意。不过,大约是为易于操作,现今的道观中签条已经一分为二,在筒中的竹木片只存数码,抽得之后,凭其号取得另备的纸质签条,上著签诗。抽取的形式,则通常由当事人持签筒,在神前祷告,然后摇动签筒,直至有一根从中跳出,即算是神赐之签。求签是民众经常到道观中进行的一项占问吉凶祸福的活动。
求签至迟产生于唐朝末年的道观中,后来几乎遍及一切神庙、宫观和寺院。求签活动是甚么时候开始的,具体年月不大容易确定。但最迟应当出现于唐末。五代时,有位宰相卢多逊,年幼时,父亲带他到云阳观与小朋友们一起念书。观内废坛上有古签一签,小孩子竞相拿来玩。当时卢尚识字不多,取得一签,回家给他父亲看,签词是:「身出中书堂,须因天水白。登仙五十二,终为蓬海客。」父亲很高兴,认为是吉兆,便将签留下。后来卢真的做了宰相;而他的失败则是因为派手下赵白与秦王廷美联络,事发后流放于南方,五十二岁死于朱崖。签中的话竟然一字不差。[1]五代时间很短,卢多逊实生于唐末,他幼时废坛上已有古签筒,足见签的出现尚在此前。
产生于道观中的签,后来被普遍采纳,佛教的寺院,民间的神庙,也都摆上签,供人抽取。
目录 签与神灵签多以所依托的神灵命名:签是依于神示的,某某签条上的辞句被认为是该神的教导、启示、预言,因此签皆以神名,称某某(神)灵签。中国民众崇拜多神,所以签的种类也极其繁多。从理论上说,有多少神有专庙或专殿,就有多少签。当然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不过,在一时一地在周围神庙中找到多种灵签还不是难事。容肇祖先生于七十多年前,曾去各祠庙收得签书十八种,计有关帝、都城隍、土地、灶神、华佗、康公、上帝、三界圣帝、吕祖、医灵大帝、东岳大帝、天后、财帛星君、观音等签。[2]从求签的神庙看,道教系数的宫观和由民间信仰并入道教的神庙占著大多数。容先生看到的是近代的签,道藏中尚收有明代的签以及可能更早的签。其中《四圣真君灵签》可能是宋元时代的,因为四圣即天蓬、天猷、黑煞和佑圣将军崇拜盛于北宋和南宋,明代已不那么时兴,而且其中的佑圣将军自元代起地位日高,明代已升格为玄天上帝,以四圣为名的灵签以出现于宋的可能性最大。在有关玄帝的道书中,也存有玄帝灵签。《洪恩灵济真君灵签》则决然肯定出于明,因此两位真君于永乐年间始大大地行时。其余像《卫房圣母灵签》等具体出世时代便不怎么好考证了。现今的神庙宫观,不少置有签,其签也皆以该宫观神庙及寺院的神明为称。
签的对签的信赖程度与对神灵的虔信程度成正比:明代真武大帝信仰极盛,人们对其灵签的信赖也特别地深。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七《玄帝灵签》云:
「北门桥有玄帝庙,相传圣像乃南唐北城门楼上所供奉的,移像于今庙,庙有签,不可胜纪。人竭诚祈之,往往洞人心腹之隐与祸福之应,如面语者。余生平凡有祈,靡不奇中。乙酉,余一四岁女偶病,祈之,报云:『小口阴人多病厄,定归骸骨到荒丘。』已而果(土勿)(mo,义同殁)。庚子余病,三月祈之,报以『宜勿药候时』。四月祈之,『病宜增,骨瘦且如柴』,已而果然。五月祈之,报云『而今渐有佳消息』,是月病果小减。六月祈之,报云『枯木重荣』,此月肌肉果复生,骎骎向平善矣。余尝谓帝之报我,其应如响,迄今不敢忘冥佑也。它友人祈者,尤多奇应。」
这种究竟应当如保解释,且置勿论,这儿只想指出,因神之威信而增加了对签的信赖,而签的又加固了对神的信仰。如此循环,使灵签的信仰在社会上根深蒂固,流传不绝。
签文从清代及于近代,观音、吕洞宾和关帝在民间信仰中影响最大,而他们的灵签,也更被虔信。这几种签求之者既多,几百年中主其事者又多次加工修订,形式上也最为完备。以关帝灵签为例,其签诗一百首,外加「签王」一首。一百首诗各有一个取自历史或者神话传说乃至于小说、戏文的故事为标题,又在诗后标「圣意」、「东坡解」、「碧仙注」,复有「解曰」、「释义」,都是解释签诗的,但显然不出于一人一时之手。另附「占验」一项,记载前人得此兆时应验的事迹。
总之,此类签求之者历代不竭,促使其愈来愈完善,更取得优于它签的外观。签诗实际由人们编制。过去杭州西湖边有月下老人祠,所供的神灵据说是专管人间婚姻的。来此求签的当然以未成婚者为多。有好事者为月下老人制订了签诗,是杂取历代诗词歌曲之辞及四书等典籍的词句编成。以《诗经》首篇中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为第一签,而以《西厢记》中「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为最后的第五十五签签诗。表达了对人们婚姻的祝愿,也很有趣。
求签活动是民间崇道的形式之一,往往成为一方风俗。比如的庙就很典型。黄在仙祠作为地区道教的宫观之一,也是一个极有特色旅游景点。其风俗特色就在于求签者众多,乃至于解签算命为营生者云集。其它神庙的灵签也常吸引著大批的信众。民间有一种说法,签的灵不灵尚在其次,重要的是解签的要灵。签文多以诗的形式出现,大多数一些象征,含义比较模糊,所以要请人讲解。在道观中则多由道士讲签。实际在解签的过程中,道士们往往在分析签意时,也讲一些应当采取的生活态度等,多少寓有一些道德教化的成份。
↑ 参看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卷三。 ↑ 参看《的源流》,载《古史辨》第三册。
化羊庙东岳大帝灵签第七十九签 识英雄红拂遇李靖 上上签 求解
李靖是隋唐之际的英雄,军事家,唐两朝元老.民间传说侠女红拂遇上李靖后,演绎一段传奇故事,自此改变了命运.此签暗示你将得遇贵人,从此交来好运.人生将春风得意.一片辉煌.恭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