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关于变化,易经六个阶段

《易经》基本知识:卦的变化方法

《易经》在古代主要是作用的,到孔子以后,才把《易经》用到人文文化方面。《易经》的卜卦几千年来产生了好几个派别。许多人在研究《易经》的时候,多被易学困住了,不知道易并没有一定的法则,而有些人则不同,他们在懂了以后,又自己另外创出法则来,比如汉朝有名的“京焦易”。     “京焦易”的说法,是由两个人的名字得来的。“京”指京房,“焦”指他的老师焦延寿,即焦赣。焦赣在研究《易经》之后,著《易林》,又叫《焦氏易》。书中把八八六十四卦演变的卦都解释出来,所用的卦辞却统统不用《周易》,而是自己另外创造一套,他把《易经》研究通了,法则通了,不一定照原来的东西,就像每个庙的签诗,各有不同。     后来焦赣传易给京房,京房在东汉的时候,言无不中,皇帝有什么事情都会去问他。但是焦赣说,京房把他的易学学通了,将来也必死于易学,结果京房因想搞改革,卷入斗争,被奸相石显杀了,以"弃市"了结一生,果然被焦赣言中。     虽然我对《易经》的卦还很不了解,只是最浅显地知道有哪八个卦,对于“京焦易”的卦则更不清楚,但是焦赣和京房对于《易经》的研究方法却是发人深思的。古往今来,研究《易经》的学者众多,能够在易学占据一定地位,留名史册的人却乏善可陈,焦赣和京房能够做到,实在是源于他们不拘泥于传统,独辟蹊径的创新。研究古人的学问,并不能纯粹地研究,而要通过研究,为我所用,创造更大的财富。我们研究学问若能如此,应当也会从前人灿若星河的文化瑰宝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硕果。

如何理解易经中变化的现象中的不变的规律

从生活中发现,从自然中求取。《易》之为书,但他的内容却不在书中,在世间。

强调变化的可持续发展观——《易经》的核心思想!

读经典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是我国古代一部蕴含“和谐辩证”思想的哲学经典,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及其匮乏的时代,却能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堪称千古奇书! 《易经》的作者更是重量级的存在,传说伏羲创造了八卦;周文王推演出六十四卦;孔子则撰写了《易传》,把《易经》的哲学思想广泛传播! 伏羲、周文王、孔子,这三位全都是历史上开宗立派的人物,能够集齐三位元老级的圣贤,集体创作的思想文化成果,翻遍历史也找不出第二本书,这就是标准的“大道之源”! 三位中国当时最智慧的的脑袋创造出来的作品,智慧值无疑是满格的,一句话总结下来,就叫“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简单解释下就是说这本书里蕴含的内容,“大到没有外面,小到没有里面。”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东西,比如太阳系、银河系等,也都是有边界的,不可能“大到没有外面”;世界上最小的东西,比如分子、原子、质子等,也都没办法“小到没有里面”。 《易经》的核心内容就包含在书名中,这个“易”字,充满了辩证变化的科学观,包含了“变易”、“简易”和“不易”三层含义! “变易”是最基本的发展科学,世间没有静止不变的东西,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 “简易”是最辩证的发展科学,世间万物都可以用“一阴一阳”来解释,《易经》中的八个基本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代表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个自然现象,两两成对,既对立又统一,比如,天与地、雷与风、水与火、山与泽! “不易”是最根本的发展科学,这个不易不是不容易,而是规律不易变化的意思。万事万物蕴含的规律是不变的,和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既对立又统一,就如同昼夜必然会更替、四季会不断变换、月有阴晴圆缺等亘古不变的规律! 《易经》在四对基本卦的基础上,规律性地演变出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完美地解释了世间的大部分现象,加以汇总分析,就能联系过去、展现现在、预测未来! 写心得 作为一部“总纲领”性的经典名作,《易经》里的智慧,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天文地理、哲学艺术、科技农业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我们熟知的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出自《易经》里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坤卦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著名的北京天坛的建筑结构,就融会了易经思想,天坛圜丘四天门的名字“元、亨、利、贞”都来自于《易经》里的乾卦! 而诸如“否极泰来”、“物极必反”等极具辩证思想的成语,已经深入中国人的骨髓,知道和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孔子也晚年才读的《易经》,读完之后慨叹:“如果能够多活五年或者十年,我对《易经》的领悟就会更上一个层次,之后的人生就不会犯大错误了。”而通过研究《易经》,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有了很多和谐辩证的论调,别如儒家提倡戒骄戒躁,不因一时的胜利而得意,也不因暂时的困境而气馁!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易经》里乾和坤这两个对立的基本卦,无论是在八卦图上,还是在六十卦图中,它们都在一条直线的两端,乾是天、坤为地! 单独看乾卦,代表着强健和兴盛,有极强的进取性;联系坤卦看,向前进取得越多,离地这个基础就越远!万物盛极必衰,一味的追求成功和财富,也就陷入了无路可退的境地,“爬得越高、摔得越惨”就是这个道理! 做冥想 冥想是一个外来语,原文meditation是指禅修的意思,是一种专业的通过瑜伽练习静心的技法,讲究把心、意、灵完全专注在原始之初之中,目的是把人引导到解脱的境界,超脱物质欲念,告别负面情绪,重新掌控生活! 而普通人通过畅读经典,在古人智慧的引领下,洗涤心灵,升华认知,可以把自己的的思维和言行提高到更高层次! 伏羲在石器时代,通过对自然想象的观察,就能推演出八卦图,指引大家的行为劳作,没有沉下心,排除杂念的深入思考是不可能实现的! 现代人的脑力、知识、思想都要丰富得多,可恰恰因为过多的知识、思想却无法让人看到本质,往往被想象蒙蔽双眼,根本不知道每天匆匆忙忙,究竟为了什么?做事情本末倒置,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此时经典经文蕴含的智慧,就是我们急需的养料,其中蕴含的珍贵道理,对发展、平衡、和谐的追求,对我们思想境界的提升意义非凡,读经典——写心得——做冥想正是我们急缺的精神食粮,一起加油吧! 喜欢易经的朋友,可以关注 易经连载 专题,共同探讨易经的奥妙之出。同时 欢迎来到的新老朋友,通过这个 蓝色链接 成为会员,一起读书、分享、共同成长!

易经的七八不变六九变是什么意思

一点个人理解:单数为阳,偶数为阴;先天乾位于九宫,故阳爻用九;后天乾位于六宫,故先天阳后天阴,先天魂后天体,故阴爻用六。九为单数,为阳爻,其中九五为阳中正位六为偶数,为阴爻,其中六二为阴中正位

为什么易经说有的变有的不变?

易经的易,就是变易。易经的本质就是“变”,但这个变是有规律可循的。一方面说变是永恒的,而不变是暂时的和不稳定的;而另一方面说变时表面的,不变是内在的。因为说变是说我们处的时间、地点、环境、心态等永远处于变化;说不变是说,宇宙人生,或者古人说的天道,是永恒不变的。

周易的变化观包括知人善任的变化吗

周易的变化观包括知人善任的变化吗? 是的。周易的变化观“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经一书中其有丰富的运动变化思想。“易”字本身就有变易之义。(易传》发挥了《易经》的思想,明确提出“生生之谓易”“通变之谓事”《《系辞上》),认为运动变化是物质世界的固有本性,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阴阳的对立和统一,运动变化的过程则遵循“穷则变”“极则反”这一从量变到质变的基本规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