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幸福的老人儿女都不是太有出息,晚年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
老人老了才知道,儿女太有出息为什么不一定是好事?
前几年我们这里发生一件很轰动的事。我们当地有一位老太太,独生女儿留学美国,她老伴儿去世的时候女儿没有回来,等她病重住院的时候,医院院长是老人的学生,他多次打电话给老人的女儿,希望她回国看望并料理老人的后事,没想到匆匆回国的女儿,连一眼都没有看看她妈妈,就要求医院拔掉氧气,连后事都没有处理就匆匆走了。
这件事在我们当地引起很大的轰动。很多父母都说,儿女培养得太优秀,对很多渴望晚年幸福舒坦的老人来说也不一定是好事。儿女一旦出国了,就相当于给别人培养,自己晚年什么都依靠不了。甚至很多有感触的父母和老人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等到老了才知道,儿女太有出息不一定是好事,现实很残酷。
儿女越有出息,学历越高,对亲情和孝道的经营越淡薄
改革开放后中西文化交流增多,出国留学潮盛行,海龟也成为国内知名企业追逐的对象。那时候只要有条件的家庭都热衷把孩子往国外送,开阔孩子眼界,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成为优秀的人才,甚至有些人直接在国外定居。
但是那些定居在国外优秀的儿女,本身思想和行为的独立性就很高。再加上受西方个人主义的影响,价值观会改变,对于国内一家团聚,晚年互相取暖,互相捆绑的家庭观念的不再认同,亲情比较淡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越优秀的子女以后花在父母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小。而且如果子女定居在大城市或者国外,如果父母不能和儿女住在一处,儿女返回家照顾和陪伴父母的时间和成本,都要仔细衡量,回家一趟也就越来越难,所以晚年想要儿女多陪在自己身边就成为·一种奢望了。
儿女越优秀,父母的牺牲感就越强烈,晚年越不愿意拖累儿女
大部分中国的父母对儿女都带着强烈的牺牲感,不管自己多辛苦多累,也想给孩子们提供好的。为了孩子的成长和梦想,愿意牺牲自己的事业和梦想,所有的一切都愿意为了孩子让路。所以对于优秀的子女,父母心里虽然充满了骄傲,但也藏着深深的牺牲感和奉献感,儿女那么有出息,作为父母的不能孩子后腿,也不能给孩子添麻烦。
所以儿女越优秀,越有出息,父母越不敢麻烦和要求孩子,晚年就算想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多数父母还是会选择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孩子的人生。
当然子女优秀,是社会的财富,也是父母的骄傲。虽说生儿育女并不是为了养老,养儿防老已经不靠谱,但父母和子女都应该明白责任的意义。
怎样的晚年才是幸福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幸福美满,老年人就更是如此了,他们更加渴望晚年生活能够安定舒适。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究竟什么样的晚年生活才是幸福的呢!拥有较好的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老年人最大的本钱,更是最大的福气,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儿女,都是一件幸事。身体好,吃嘛嘛香,能吃能睡能动,就是晚年生活的大好事情。既可以享受年老的清闲时光,更可以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否则,如果身体不好,时常生病,或者经常躺在病床上,不仅需要家人的照顾,而且有病痛的折磨,纵有再好的生活条件,生活质量也不会好的,更没有什么幸福可言了。拥有恩爱的配偶陪伴。人到老年,大多最害怕的是孤独和寂寞,如果有幸能够有一个彼此恩爱的老伴相陪着,那就应该是晚年生活中的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了。风风雨雨几十年,磕磕碰碰一路走来,大半辈子过去了,有个老伴一起生活,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非常重要。有个人说说话,生活上相互照应,精神上相互慰藉,是晚年生活的需要,更是一种幸福。拥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不管年轻时条件如何,人到中年以后,就一定要想方设法为年老时的生活做好准备和安排。人到了老年,最基本的生活养老金和医疗保障是必须的,如果养老金能够比较多一点,那才能有幸福的物质基础。因为想吃喝什么,想穿戴什么,想到外地去玩玩等等,都是需要钱的。所以比较稳定的养老金,是晚年生活的根本保证和提高质量的坚强后盾。
为什么现在很多老人说晚年过得是否幸福,与子女是无关的?
因为现在的经济水平很高,现在很多的老年人在年轻的时候也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等到他们退休之后,不仅可以享受到养老金的政策,更多的还是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一个具体的保障。所以说,现在的老人晚年的幸福生活很多都与子女是无关的。一、老年人虽然年龄大了,但是他们的身体状态特别的好:很多的老年人都有自己的养生知识,知道自己怎样通过饮食的方式来让自己的变得更加的健康。所以他们很会购买一些绿色的蔬菜,然后平时没有事情的时候还可以约上自己的三五好友一同出去跳一跳坝坝舞,钓钓鱼。可以说,老年人的退休生活还是让很多的子女都感到放心的,因为他们不用时时刻刻都在担心自己父母的身体。更不用担心他们究竟是否吃得饱,穿得暖。只要他们的身体健康,做子女的心里面也很高兴。二、不会成为子女的枷锁:很多的时候,因为子女工作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导致有很多的子女为了能够更好的照顾好自己的父母而选择了留在自己的家乡,但是因为老人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他们不仅很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走出家乡,还很希望他们能够有自己的一番事业。更不会因为自己成为了子女的枷锁,让他们被困在原地。可以说,父母就是希望子女们能够飞得更高和看得更远的。三、安详幸福的晚年生活:老年人一旦到了晚年,他们就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去拼搏了。他们选择过好自己的后半辈子,少对子女们操心。在时间宽裕的时候,还可以帮自己的子女带一下他们的孩子。这样的老年生活才是不无聊的,同样也是最幸福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开朗的想法,所以现在的老年人在到了老年之后。都会想着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的时候就选择外出旅游。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他们的晚年可以不需要子女的陪伴,但一定要有所追求。要不然这样的晚年生活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说作为子女的我们,在对待父母这一方面也要做到力所能及的照顾。不求时时刻刻在身边,但求有需要的时候,你都能够陪伴在他们的身边,照顾他们……怎样的晚年生活是幸福的?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尤其是社会进入高度老龄化后,老年人显得非常之多。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幸福美满,老年人就更是如此了,他们更加渴望晚年生活能够安定舒适。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究竟什么样的晚年生活才是幸福的呢?具体的说,拥有了什么,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才算真正的美满幸福呢?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人活一世就是活得精气神,特别是到了晚年,更应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人到了老年,更需要拥有一种相对愉悦的心情,才更有利于健康长寿。俗话说“人老心不老”,永远具有一颗年轻人般的心,充满着青春般的活力,尽管不能像年轻人那样活跃,但仍然可以快快乐乐地度过晚年。因此,心态平和,心理平衡,清静悠闲,知足常乐,就应该是老年人最理想的精神状态了。拥有较好的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老年人最大的本钱,更是最大的福气,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儿女,都是一件幸事。身体好,吃嘛嘛香,能吃能睡能动,就是晚年生活的大好事情。既可以享受年老的清闲时光,更可以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否则,如果身体不好,时常生病,或者经常躺在病床上,不仅需要家人的照顾,而且有病痛的折磨,纵有再好的生活条件,生活质量也不会好的,更没有什么幸福可言了。拥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不管年轻时条件如何,人到中年以后,就一定要想方设法为年老时的生活做好准备和安排。人到了老年,最基本的生活养老金和医疗保障是必须的,如果养老金能够比较多一点,那才能有幸福的物质基础。因为想吃喝什么,想穿戴什么,想到外地去玩玩等等,都是需要钱的。所以比较稳定的养老金,是晚年生活的根本保证和提高质量的坚强后盾。拥有恩爱的配偶陪伴。人到老年,大多最害怕的是孤独和寂寞,如果有幸能够有一个彼此恩爱的老伴相陪着,那就应该是晚年生活中的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了。风风雨雨几十年,磕磕碰碰一路走来,大半辈子过去了,有个老伴一起生活,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非常重要。有个人说说话,生活上相互照应,精神上相互慰藉,是晚年生活的需要,更是一种幸福。拥有孝敬的子孙绕膝。人活一辈子,儿孙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到了老年时,能够有儿孙们经常在自己的身边绕膝尽孝,给自己带来天伦之乐,无疑是会打心底里感到无比的快乐和由衷的幸福的。人老了,别无它求,又不贪图什么,只想着能有个和睦的大家庭,一家人和和气气地过日子,平安无事,开心快乐就好。如果儿女和孙辈都比较忙,只要能抽出一定的时间,隔三岔五来看望看望,也就心满意足了。为什么说晚年才幸福的父母儿女一般都没大出息?
因为父母在年轻的时候,他们一直在吃苦,所以对孩子都很溺爱,不愿意让他们受苦,所以孩子就不会有大出息。
70岁老人坦言:大多数晚年幸福的父母,儿子都不是很有出息,这是为何?
在表达观点之前,我先来举一个现实当中的例子吧,这个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特别合适,首先要结合我们当地的生活环境来说明,我家住在一个黑龙江这边的边陲小镇,是一个比较偏远的农村,基础设施并不是很好,所以很多年轻人都有一个想走出你的梦想,大多数的年轻人通过学习这条路也都离开了村子,这里的人口流失是比较严重的,同时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下,有很多的空巢老人就被迫的出现了,他们的孩子在城市里打拼,有着自己的一番事业,但是老人们依然在农村,每当看到老人们和别人聊天说着自己的孩子多么多么有出息,开着什么样的车,每个月能赚多少钱,老人的脸上是自豪的笑容,但是心里有没有心酸的眼泪只有他自己知道。
我有一个大爷就是这样的,儿女都在北京工作,已经结婚了,在北京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那是孩子多年努力的结果,孩子也有了孩子,在北京上学,但可悲的是,原本以为非常幸福的家庭,现在却已经分隔两地,父母住在农村,而孩子在北,京这样的一种距离让老人有苦难言,孩子表面上也是非常孝顺的,每年都回来看望父母,但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北京各自忙各自的,而老人则在农村过着自己的农村生活,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多么幸福的晚年,相比之下那些并没有走出去,也没有太大成功的孩子却能够在父母的身边住在一起,让老人们尽享天伦之乐。
标题上说很多老人觉得儿子不是很有出息反而都觉得幸福了,我认为正是因为儿子出息并不是很大,所以他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老人,而老人到了晚年之后,他们的生活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丰厚的物质。
综上所述,晚年幸福的老人觉得儿女都不是很有出息的原因,是不出息的儿女有更多时间来陪伴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