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坤卦卦词,坤为地卦详解吉凶
《坤》卦的卦辞是什么?
此辞条出自《易经》坤卦的卦辞,原文是:
【坤】本经 坤 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译文】本经 坤充当养育万物的大地。黎民百姓要想通达顺利,农耕活动到有溪水或河流的低洼地带并且面积大的地方去是正确途径。地位高的人反复前去选择定居的地方,开始可能迷惑后来会得到合适之处,选择的主体是适应农耕活动,选择相对平坦的大地会得到众人响应,人会越聚越多;选择山区会失去众人响应,人们会选择离开,人会越来越少。居住的地方要稳定不轻易变化要令人满意。
此卦辞篇幅较长,下面特将其分段注解。
【原文】坤⑴ 元⑵亨⑶,利⑷牝⑸马⑹之⑺贞⑻。
【译文】坤充当养育万物的大地。黎民百姓要想通达顺利,农耕活动到有溪水或河流的低洼地带并且面积大的地方去是正确途径。
注释: ⑴“坤”养育万物的大地。《说文解字注》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致养:获得养育。)
⑵“元”民众,百姓。《战国策》制海内,子元元。《史记·文帝本纪》以全天下元元之民。《注》古者谓人云善人,因善为元,故云黎元。其言元元者,非一人也。
⑶“亨”通达顺利。《后汉书·班固传》:“性类循理,品物咸亨。”
⑷“利”利是会意字,由禾与刀两部分组成,刀是类似耒(léi)的农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刀旁有数点表示犁出地土块,所以利是犁的初文,表示犁地,耕地。又《说文解字》【刀部】利,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曰:“利者,义之和也。”(“銛”xiān 本义:田器,臿属。一种农具。“臿”chā铧。《淮南子·精神训》今夫繇者,揭钁臿,负龙土。《注》臿,铧也。靑州谓之铧,有刃也。)
⑸“牝”溪谷。《大戴礼记·易本命》:“丘陵为牡,溪谷为牝。”(溪谷:通常有小溪或河流的低地或低洼地带。——《汉语词典》)
⑹“马”《汉语大词典》大。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马蓼》:“凡物大者,皆以马名之,俗呼大蓼是也。”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古人于大物辄冠马字。”《汉语大字典》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⑺“之”往,到……去。《庄子·马蹄》:“行不知所之。”
⑻“贞”正轨,正道。(正路;正确的途径。)《尚书·旅獒》:“不役耳目,百度惟贞。”孔传:“言不以声色自役,则百度正。”
【原文】君子⑴有⑵攸⑶往⑷,先⑸迷后得⑹,主⑺利⑻,
【译文】地位高的人反复前去选择定居的地方,开始可能迷惑后来会得到合适之处,选择的主体是适应农耕活动,
注释: ⑴“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论语》:“不亦君子乎。”
⑵“有”通“又”。复;更加。《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曀,不日有曀。”
⑶“攸”助词。用法相当于“所”。放在动词、形容词前,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地方。丘迟《与陈伯之书》:“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⑷“往”去(前去,前往。),到…去。《礼记·玉藻》:“大夫有所往。”
⑸“先”首创,开始。《庄子·刻意》:“不为福先,不为祸始。”
⑹“得”获得,得到。《诗经·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⑺“主”引申为主体。《周礼·地官·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⑻“利”利是会意字,由禾与刀两部分组成,刀是类似耒(léi)的农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刀旁有数点表示犁出地土块,所以利是犁的初文,表示犁地,耕地。
【原文】西南⑴得朋;东北⑵丧⑶朋⑷。安⑸贞⑹吉⑺。
【译文】选择相对平坦的大地会得到众人响应,人会越聚越多;选择山区会失去众人响应,人们会选择离开,人会越来越少。居住的地方要稳定不轻易变化要令人满意。
注释: ⑴“西南”后天八卦为坤,为地。《康熙字典》释“朋”:《易·坤卦》西南得朋。《注》与坤同道者也。
⑵“东北”后天八卦为艮,为山。
⑶“丧”失去。《论语·子路》:“一言而丧邦,有诸?”
⑷“朋”指群;众人。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干心降而微怡,都人仰而朋悦。”
⑸“安”安居;居处(居住的地方。)。《左传·文公十一年》:“郕大子朱儒自安于夫钟,国人弗徇。”杜预注:“安,处也。”
⑹“贞”《汉语大词典》稳定(不轻易变化。);安定。晋陆机《演连珠》:“牵乎动则静凝,系乎静则动贞。”
⑺“吉”美好,善。《诗经·召南·野有死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善:好的,美好的;做得正确;令人满意,完善的;高明的,有本领的。)
乾坤64卦是哪64卦?每卦的俗称是什么?都有什么意思?
第一卦 乾乾为天乾上乾下 第二卦 坤坤为地坤上坤下 第三卦 屯水雷屯坎上震下 第四卦 蒙山水蒙艮上坎下 第五卦 需水天需坎上乾下 第六卦 讼天水讼乾上坎下 第七卦 师地水师坤上坎下 第八卦 比水地比坎上坤下 第九卦 小畜风天小畜巽上乾下 第十卦 履天泽履乾上兑下 第十一卦 泰天地泰坤上乾下 第十二卦 否地天否乾上坤下 第十三卦 同人天火同人乾上离下 第十四卦 大有火天大有离上乾下 第十五卦 谦地山谦坤上艮下 第十六卦 豫雷地豫震上坤下 第十七卦 随泽雷随兑上震下 第十八卦 蛊山风蛊艮上巽下 第十九卦 临地泽临坤上兑下 第二十卦 观风地观巽上坤下 第二十一卦 噬嗑火雷噬嗑离上震下 第二十二卦 贲山火贲艮上离下 第二十三 卦剥山地剥艮上坤下 第二十四卦 复地雷复坤上震下 第二十五卦 无妄天雷无妄乾上震下 第二十六卦 大畜山天大畜艮上乾下 第二十七 卦颐山雷颐艮上震下 第二十八 卦大过泽风大过兑上巽下 第二十九卦 坎坎为水坎上坎下 第三十卦 离离为火离上离下 第三十一卦 咸泽山咸兑上艮下 第三十二卦 恒雷风恒震上巽下 第三十三卦 遁天山遁乾上艮下 第三十四卦 大壮雷天大壮震上乾下 第三十五卦 晋火地晋离上坤下 第三十六卦 明夷地火明夷坤上离下 第三十七卦 家人风火家人巽上离下 第三十八卦 睽火泽睽离上兑下 第三十九卦 蹇水山蹇坎上艮下 第四十卦 解雷水解震上坎下 第四十一卦 损山泽损艮上兑下 第四十二卦 益风雷益巽上震下 第四十三卦 夬泽天夬兑上乾下 第四十四卦 姤天风姤乾上巽下 第四十五卦 萃泽地萃兑上坤下 第四十六卦 升地风升坤上巽下 第四十七卦 困泽水困兑上坎下 第四十八卦 井水风井坎上巽下 第四十九卦 革泽火革兑上离下 第五十卦 鼎火风鼎离上巽下 第五十一卦 震震为雷震上震下 第五十二卦 艮艮为山艮上艮下 第五十三卦 渐风山渐巽上艮下 第五十四卦 归妹雷泽归妹震上兑下 第五十五卦 丰雷火丰震上离下 五十六卦 旅火山旅离上艮下 第五十七卦 巽巽为风巽上巽下 第五十八卦 兑兑为泽兑上兑下 第五十九卦 涣风水涣巽上坎下 第六十卦 节水泽节坎上兑下 第六十一卦 中孚风泽中孚巽上兑下 第六十二卦 小过雷山小过震上艮下 第六十三卦 既济水火既济坎上离下 第六十四卦 未济火水未济离上坎下
坤卦·《周易》原文注解与鉴赏
坤卦 《周易》 (下坤上坤)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注释〕 坤:象征大地。牝(pìn)马:雌马。利牝马之贞:对于询问乘牝马出征或出行的占卜吉利。攸:所。迷:迷失方向。主:主人。朋:朋友,一说指古代钱币。安贞:了解是否安全的占卜。履:踩踏。直方:为人正直,品行方正。不习:不熟悉某事和某个环境。含:具有,但不急于表现。章:色彩,花纹,比喻卓越的品质和才能。括:收紧。囊:盛物的袋子。黄:黄色,在周朝代表尊贵、吉祥。裳:古代男性下身服装,多穿在外衣的里面,似裙。元吉:大吉。玄:青色。玄黄:青黄混合之色。用:通。用六:六根阴爻其数都为六,按照传统筮法,都要变为阳爻。永贞:有利于关于长期之事的占问。 (施忠连) 〔鉴赏〕 坤卦与乾卦成对立卦,由六根阴爻构成,象征大地。在《周易》中阴的概念表示对立面中次要的、被动的、承受的、被支配的、顺从的、温和的、柔弱的方面,因此坤卦的卦辞用牝马、即柔顺的雌马为隐喻,讲述处下之道。 坤卦卦象纯阴,显示了一种极柔弱的状态,所以卦辞说君子有所往,先迷失方向,然而最后终究有所归。卦辞中“后得主”之“主”可以理解为主人、人生的依靠、首领、事业上的领导者,也可解释为信仰、信念、精神上的归宿。《周易》并不认为阴阳的地位与强弱是固定不变的,其基本的理念是认为世界处于阴阳消长的过程之中。原来属于阴的事物不会永远处于柔弱的状态而没有任何希望,由于主客体、内外两方面各种条件的变化会造成强弱转化和阴阳易位,“先迷而后得主”就是这一过程的反映。《周易》全书处处扶阳抑阴,就是说使用一切手段来弘扬刚健的精神,以转弱为强,由阴变阳。坤卦的卦爻辞以隐喻的方法所解说的处下之道就是促进这种转化。 “初六”是说第一根阴爻,位于最下面,爻象以霜比拟。霜在古人看来是阴气所凝,其势犹微,但是预示着阴气将盛,严寒将至。因此爻辞说“履霜,坚冰至”,其文字虽极其简短,但力透纸背,读来顿感寒气逼人,阴冷彻骨。此五字突出了阴积微必著的思想,就是说处境、形势的恶化其始甚微,然而其后必将渐趋严重,最后甚至变得不可收拾。因此,处下之道首先要有一种特别敏锐的眼光和深沉的忧患意识,善于发现细微难辨的恶化征兆;其次要对严峻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有任何侥幸的心理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此方能沉着应对,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逐步改变力量的对比和自己的处境。 自第二根爻起,爻辞告诉人们处于下位和不利的情况之下应当怎样做才是最明智的。“六二”即第二根阴爻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根据传统的解释,所谓“直方”就是正直,方正,走正路,做事讲原则,不走歪门邪道。处于下位,没有权力和,有些人又急于要达到自己个人的目的,常常不择手段,无所不为,由此或是弄得身败名裂,或是一时得逞,但是因此邪念更多,做坏事的胆子更大,最终招致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人生处于困境之时尤其要记取《周易》的智慧,保持正直的品行,行为决不能苟且。 第三根阴爻的爻辞中的“含章”,易学家注释为含有文章。这里所谓的文章指美丽的色彩和花纹,比喻卓越的精神和才能。而第五条爻辞则用“黄裳”、即穿在里面的精美的服装来比喻君子内在的美德,同第三爻的意思是一样的。显然,改变劣势绝对不能依靠不正当的手段,然而平庸无能,一味地循规蹈矩也不能开辟新的局面。只有内在的卓异的品质、杰出的才能和非凡的精神力量方能转变强弱之势。只要自身努力,就能够在艰难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和培育。然而坤卦爻辞指出,处于下位和劣势之中人们即使磨炼出一定的才能也不能自鸣得意,沾沾自喜,更不能恃才傲物,自命不凡,如此才不至于过早地招致敌对的摧残,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第三爻有个“含”字,而第五爻中之“裳”字则指点人们在内里下工夫。 “六四”中的“括囊”是说要收紧袋口,犹言守口如瓶。这既是指保守秘密,不透露要紧的信息,防止被对手利用,又是为了避免失言,造成误解,伤害他人。古代哲人都鄙视巧言令色,反对夸夸其谈,孔子就曾提出过:“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又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他怕话说多了做不到。这些看法都可以视为对“括囊”一语的诠释。 与乾卦一样,坤卦也是按照物极必反的理念说明最后一根爻。“上六”是连续第六根阴爻,阴盛至顶点,意味着将有决战,所以爻辞说“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双方都会有损失,但是阴极返阳,新因素、新事物、新希望将会在斗争中萌发,阴阳消长将出现新格局,双方的力量对比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坤卦从让人不寒而栗的初爻爻辞开始,但是最后一根爻的爻辞却充满了鼓舞人心的战斗气息和不畏牺牲的英勇精神,中间的爻辞又多鼓励人们努力的言语。可见,坤卦中的处下之道不是要人们总是消极地顺从或保持无所作为的谨小慎微,它一方面要人们面对艰难、险恶的处境和形势时要谨慎小心,明智地应对;另一方面则是大力增强人的精神生命力,引导人们永远在完善自我和增强才干上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并且总是让人们对前途充满希望。《周易》是一部求成功之道的著作,坤卦的处下之道提供了求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精神和方法。六十四卦之父母——乾、坤
乾——万物之父乾的卦画:上下两个三爻的乾卦重叠成一个六爻卦。因卦图的顺序是由下向上,所以对组合的这个卦图称为:乾下乾上(下面是三爻卦乾,上面也是三爻卦乾)。因为乾的基本卦象是天,所以称乾为天。坤——万物之母 坤的卦画:上下两个三爻的坤卦重叠而成一个六爻的坤卦。卦画为坤下坤上。(下面为三爻卦坤,上面为三爻卦坤)坤的基本卦象是地,所以称坤为地。 《序卦》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意为:乾是天,坤是地,有天地,万物才能化生,天地为万物之父母,所以乾、坤两卦就是六十四卦之父母。 《杂卦》说:“乾刚坤柔。”意为:乾的特性刚健,坤的特性是柔顺。 《周易》学原理讲:乾是纯阳之气,坤是纯阴之气,阴阳二气交感流通,是宇宙产生的根源,万物无不由此而生。 《周易》用一阴一阳表示宇宙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双方的矛盾运动,形成了宇宙运动的基本规律。 乾坤两卦是《周易》的父母卦,是《周易》的基本构架。乾坤两卦是六十四卦的卦变的基础。易经坤卦解
厚德载物 柔顺包容1、坤卦坤为地《坤》(下坤上坤) 第二牝马得利重攸行,厚德载物品含弘;履霜坚冰驯起道,黄裳元吉文在中。坤道柔软承天时,积善之家有余庆;君子处世直方大,地道有光后代兴。【原文】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译文】坤卦:大吉大利。占问雌马得到吉兆。君子前去旅行,先迷失路途,后来找到主人,吉利。西南行获得财物,东北行丧失财物。占问定居,得到吉兆。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坤卦以大地为象,以顺为义,其元、亨之德者,乃特指地配合天,能开创化生万物,而使之亨通。而行天者莫如龙,行地者莫如马,而牝马能行地而健,又至为驯顺,故取为坤德之象。则坤卦利于固守如牝马顺而健之正道。“元亨”。是指二爻和五爻,乾卦元亨二五爻独吉,坤卦也是如此。元亨并无阴阳之分,三国时易学大家虞翻曾有解释说:“坤含光大,凝乾之元。终于坤亥,出乾初子,故元亨”。他是按照十二壁卦的变化卦象解释的。乾为马,坤为牝。“利牝马之贞”,即是利牝马之占。牝马柔顺的性格,就是讲阴必顺阳的道理。刘沅曰:坤为地,与天合德而育万物者,故其元、亨与干同。干纯阳而有变化之象,故如龙。坤纯阴而孕干之德,含刚健于内,故为牝马。项安世曰:牝取其顺,马取其行。顺者坤之元,行者坤之亨,利者宜此,贞者修此而已。马振彪曰:龙神化而能举天,马任重而能行地。文王据龙之象以说干,据马之象以说坤,盖即河图之所见而言之也。干阳主动,取龙以喻干道之变化无穷;坤阴主静,取牝马以喻坤道之柔顺极至。坤元以顺为贞,故云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具坤德之君子,不适于争先以领导众人,若争先居首,则将迷入歧途,若能随于人后,则有主人之领导,而得利益。其往西南方,则可得利于友朋之支助,以建立事业;若往东北方,则将丧失友朋之私利,惟利于成就天下之大公。故其安静承阳,谨守正道,可获吉祥。“君子有攸往”。是指具有坤德品行的君子,才能有所作为。“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在消息卦(既十二壁卦)的卦象上,在方位上东方对应的卦象是《大壮》卦,西方对应的卦象是《观》卦,南方对应的卦象是《姤》卦。自西方向南方读卦,阳爻日渐增长,称为“西南得朋”;自东方向北方读卦,阳爻日渐递减,称为“东北丧朋”。阴以阳为类,阴爻遇到阳爻为通为得;阳爻遇到阳爻为阻为丧,增则得朋,减则丧朋。而坤道无成,故安静贞定则吉也。凡事有终必有始,丧朋之地始于巳时,对应在《乾》;终于亥时,对应在《坤》。坤行至亥,阳丧尽而为纯坤,彖辞为什么反曰“有庆”呢?这是因为周易的方位,《乾》原居《亥》位,纯坤与纯乾相遇,天地合德,万物由此出生繁衍,所以称为“有庆”。卢氏(景裕)曰:坤,臣道也,妻道也,后而不先。先,则迷失道矣,故曰:先迷。阴以阳为主,当后而顺之则利,故曰:后得主,利。马振彪曰:元气生天生地,天无形而地有形,有形生于无形,天实居先,地承天之后,着形质而为后天,不得先乎天也。先所不当先,则迷而不利;后其所当后,则得主而利。老子云:不敢为天下先。又云:后其身而身存。殆明于先后之道,而得其所主者欤?刘沅曰:坤位西南,而兑离巽三女同之,占者得朋而亨。若东北则干之位,而震坎艮三男皆非坤耦,占者则有丧朋之象。(方位依后天八卦而言。)马其昶曰:此言阴阳消长之几。盖坤元之亨,自西南阳气极盛之时,一阴初萌,渐长渐着,至东北阴气极盛而阳复生,由亨而利而贞,地功于是乎成,故曰:安贞吉。(取十二辟卦方位图为说。)李士鉁曰:坤丧阴朋而从乎阳,犹臣去朋党以事君,妇舍所亲以事夫。道之正,阴之利也。张浚曰:得朋者臣之机,丧朋者臣之心。立事建业,以得朋为利。绝类忘私,以丧朋为利。 马振彪曰:丧朋者丧其小朋以成大朋,丧其私朋以成天下之公朋。故得朋为吉,而丧朋亦为吉也。马其昶曰:易以道阴阳,阴阳之义不外三端:合同化育,一也。区分尊卑淑慝,二也。迭为消长,三也。本卦是同卦相叠(坤下坤上)六画都是阴爻,用以象地。代表纯阴柔顺之事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人伦义理概念。坤,贞之所利,利於牝马也。马在下而行者也,而又牝焉,顺之至也。至顺而后乃“亨”,故唯利於“牝马之贞”。西南致养之地,与“坤”同道者也,故曰“得朋”。东北反西南者也,故曰“丧朋”。阴之为物,必离其党,之於反类,而后获安贞吉。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坤》卦作为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卦,由六阴爻组成,后人谓之纯阴之卦。依《说卦传》,其取象为“地”,其性质为“至顺”。《周易》以《坤》卦继《乾》卦之后,寓“天尊地卑”、“阴极而阳”、“物极必反”及“阴附于阳”之意。查卦辞及爻辞,或言“牝马”,或言“得主”,或言“安贞”,或言“从王事”或言“括囊”,都明示了“柔顺”的卦性。因此《象传》认为,有德行的君子应该效法大地的这种厚实平顺的气势,笃实自我,容载万物。又其由初爻之“履霜”至上爻之“龙战于野”,也说明虽然是纯阴至顺之物,其积聚已久,也必然会“而动也刚”,即转而合于阳。“坤”是伸的意思,也有顺的含意。“乾”是朝日光气的舒展形象;相对的,“坤”是地气舒展的形象。“乾”是创始万物的天的功能,“坤”则是顺从天,形成万物的天的工具。坤全爻都是阴爻,阴的形象,最大的是地,所以命名“坤”,象徵地。将两个重叠,仍然称作“坤”,是因为纯粹的阴,最柔顺。“坤”也具备“元亨利贞”四德。但与“乾”不同,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对万物有利,祇在像柔顺、健行的母马般,执著于正道时;亦即,大地依顺著天,资生万物,各前奔腾不息的情况下,才会有利。又天体向右转,地球向左转,大地虽然反天体运行的方向逆转,但成然依顺天的法则变化,正如同母马,喜欢逆风奔跑,却又性情柔顺;所以,“坤卦”以母马为象徵。君子前进,必有所为,但领先则迷失,随后才能有所得,有主宰,因而有利。因为“乾”是主导,“坤”顺从,唯有追随“乾”,才不会迷失。就像思想领导行动,才能把握正确方向。依八卦的方位,西方的“坤”“兑”的卦位,南方是“巽”“离”的卦位,都属于阴;所以,往西南方,可以得到同属于阴的朋友。东方是“艮”“震”的卦位,北方是“乾”“坎”的卦位,都属于阳;因而,往东北方,就会失去同属于阴的朋友。最后的结论:祇要安定的执著于正道,就会吉祥。坤卦卦辞为什么说是“利牝马之贞”?什么是牝马?你看“牝”这个字,“牝”是牛字旁,代表动物,“匕”是什么意思?女阴,女性生殖器。与之相对的字是“牡”,“土”——男根,男性生殖器。因此牝马是指女性,是指阴性的东西,“利牝马之贞”意思是对阴性是有利的。坤卦一开始就亨通,有利于阴性事物的贞问。坤卦讲的是大地的智慧、女人的智慧、阴柔的智慧。阴柔之人因为不顺应天道,所以会迷失方向;因为顺应了天道,所以找到了方向。可见阴柔的智慧就在于顺应之德啊。为什么在西面和南面会得到朋友,在东面和北面会丧失朋友?我们看一看文王八卦方位就清楚了。西边是兑卦、南边是离卦,与坤卦是同一类,都是阴卦;而东边是震卦、北边是坎卦,与坤卦不是同类,是阳卦。虽然不是同类,但阴阳互相感应,因此仍然是平安、吉祥的。古人说“独阳不生,孤阴不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坤卦是六十四卦中唯一的纯阴卦,是“至柔”“至静”之卦,充分体现了大地之美、女性之美、阴柔之美。最柔弱的东西一旦发动起来恰恰就是最刚强的,就像水——最柔弱的是水,而最厉害的也是水。坤卦代表大地,大地承载万物、化育万物,顺应天时,具有宽厚、包容、正直、宏大、安静的胸怀,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坤卦又代表母亲,母爱是最无私的爱,如果能像母亲那样对待我们的下级,对待我们的员工,那么他一定是一位成熟的管理者。其实当今社会成功者很多,成熟者稀少,成功人士缺的不是乾卦的精神,而恰恰是坤卦的精神。【原文】《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译文】《彖辞》说:崇高呵,大地的开创之功。万物依赖它获得生命的基础。它顺承着天道的变化。大地厚实,承载万物,大地美德,广大无垠。它蕴藏深厚,地面辽阔,各种物类皆得其所。牝马阴性,与地同类,善于在无边无际的大地上奔跑,生性柔和、温顺、便捷、执着。君子外出,先迷失路途,后来顺利地找到归宿。西南行得到朋友,于是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同行。东北行丧失朋友,不过最后还是吉庆的。祥和贞吉,则无往而不吉利,正如大地随处伸展不穷一样。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朱熹说:“至,极也。”坤,大地。元,始,创始。承,《说文》“承,奉也。”乃顺承天,犹言大地顺承天道的变化而变化。极其伟大啊!此大地所秉赋之元气,万物皆赖其滋养而生长、茁壮,以其能遵循天道之法则,顺从干天之旨意,而发挥此精神(释元)。卦辞的“元亨”,谓二五两爻而言。《乾》“元亨”二五两爻独吉,《坤》亦如此,“元亨”并无阴阳之分。“至哉坤元”,是表明《坤》亦言“元”,不专属《乾》。《坤》六五爻 “黄裳元吉”,就是其证。“元”者气也,万物资“坤元”以生。坤元亦可使“万物资生”。“乾”占动物为‘马’,“坤” 占动物为‘牝马’为“牝”。“利牝马之贞”,即是利“牝马”之占的意思。“牝马”既为母马,柔顺是“牝马”的天性,是泛言易理为阴必顺阳。“君子有攸往”,是称言具备坤德的君子,才能有所行,才有“乃顺承天”的机缘。如地道无成德行不足,则是无“顺承”之缘,故而“君子”要“攸行”。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德,《易经》常用以表示事物的形态性质的—个哲理性概念。合,借为迨。《方言》:“迨。及也。”含,蕴藏。弘,深厚。光,借为广。品,品类。品物,犰言各种物类。咸,皆。亨,通泰。这里是生长顺畅的意思。大地地体深厚,能普载万物,有地域无涯、永恒常存之德性,能应合于天德。其含容万物,使之发扬光大,万物因能顺性而发展,亨通而畅达(释亨)。“坤元”的实质是顺天以行,故而使天道广大无疆,惟有《坤》之德方能合之。世间万物皆孕毓于地,故称为“含弘”;万物皆成长于地,故谓之“光大”。品物光大则“咸亨”。刘沅曰:至,极也。乾道大矣,而坤承之,乾之所至,坤亦至之,故赞其德之至。坤之元亦乾之元,非元不能成其坤,盖地统于天,地德亦天德也。九家云:乾气至坤,万物资受以生。属才曰:天有无疆之德,而坤合之。含弘者,包孕之广。光大者,发越之盛。马其昶曰:天以生物为心,地即承天以化生万物,故曰德合无疆。马振彪曰:马能载物,顺承人也;坤能载物,顺承天也。其德至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故能德合无疆,与天同量。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牝马,母马,阴性之物,与地同类。柔,柔和。顺,温顺。利,便捷。贞,贞正,犹言执着。此四字讲牝马之性。所解“利贞”与经意有异。攸,所。雌马乃奔行地面之动物,能驰骋于无边之大地上,性情温和柔顺,有利于守持正道(释利牝马之贞)。具坤德之君子,拟抢先居首有所作为,必偏离正道而迷入歧途;温和柔顺以随从人后,则能保其常庆。阴阳合为类。乾为马。故马与地类。而牝马尤与地类。地之所以得“无疆”者,以卑顺行之故也。乾以龙御天,坤以马行地。君子攸行者。谓柔顺利贞之德。为君子所法也。九家谓乾来据坤。为君子攸行。失传旨。马其昶曰:马能柔顺健行,切合坤亨之义。马之行地,用其力也,君子攸行,顺其道也。循秩序而后利,顺消长而后贞,是之谓柔顺。何妥曰:阴道恶先,故先致迷失,后顺于主,则保其常庆也。程颐曰:阴而先阳,则为迷错,居后乃得其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居于坤阴之君子,往西南方,将遇其同类之阴而得其友朋,可甘苦与共,伴随同行;往东北方,将丧其同类之阴而失其友朋,虽暂无成就,而终有喜庆(无成有终。取十二辟卦图为说)。君子安于柔顺,谨守正道之吉祥,正应合大地之美德,可永保无疆。开始迷住了找不到路,称为“先迷失道”;后来顺天体而行,自然反目正常,谓“后顺得常”。从消息卦上看:西方为《观》卦,南方《姤》卦;自西方逆行向南阳爻递增,故曰“西南得朋”。阴爻以阳爻为“类”,故而称“乃与类行”。消息卦东方为《大状》卦,北方为《复》卦,自东而北阳爻递减,故而称曰“东北丧朋”。阳丧尽而为纯《坤》,为什么反而称谓“有庆”?则是因为周易后天八卦方位,乾原居在亥位,纯《坤》与纯《乾》在亥位相遇;阴阳相交天地合德,万物由此出生,故称为“有庆”。地也者,形之名也。“坤”也者,用地者也。夫用雄必争,二主必危,有地之形,与刚健为耦,而以永保无疆,用之者不亦至顺乎?若夫行之不以“牝马”,利之不以“永贞”,方而又刚,柔而又圆,求安难矣。《坤》道主静,故称谓“安”。易林中有云:“乾坤利贞,乳生六子”。“安贞”即为“利贞”,“利贞”即天地合德。合则相感,故称曰“应地无疆”。马振彪曰:丧朋而言终有庆,是虽丧而不害其为得。所丧者朋,而所得者主,要其终言之,为有庆也。丧朋有庆,即所谓「涣其群,元吉」者也。程颐曰:彖有三无疆:(一)德合无疆,天之不已也。(二)应地无疆,地之无穷也。(三)行地无疆,马之行健也。【原文】《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译文】《象辞》说:大地的形势平铺舒展,顺承天道。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地,以深厚的德行来承担重大的责任。坤, 《释名·释地》:“坤,顺也,上顺乾也。” 坤卦如大地,做人要效法大地,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要效法大地之厚,要包容要能担当,把别人的痛苦都能承担起来,称为“厚德载物”。地形不顺其势顺,地有上下九等之差,故而以形势言其卦性,所以称谓“地势坤”。地形不顺,其势顺。上下体皆坤,坤取象于大地,其义为顺。大地在地形上虽有高下之差等,然以整体言之,其气势则极为厚实和顺。君子者观察坤卦厚实和顺之象,悟知当效法大地,正心修身以厚积美德,宽怀大度以容载万物。朱熹曰:言其势之顺,则见其高下相因之无穷,至顺极厚而无所不载也。林希元曰:君子以一身而任天下之责,群黎百姓倚以为安,鸟兽昆虫草木倚以为命。唯厚德能承载天下之物,不厚何济?马振彪曰:君子能容物,以其德厚如地也。自强不息是崇效天,厚德载物是卑法地。坤卦。坤卦的主旨,按《大象》,是“厚德载物”。“厚”作动词解,“厚其德”以载物。依此,爻辞应这样理解,初六:“履霜,坚冰至”,“履”是动词,一个过程,即不停止地厚积寒德,终而“坚冰至”,可载物以利于人。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不习”是不停止,不间断努力,和乾的“自强不息”对应。“直”是不邪曲,表里如一;“方”是原则性,不圆滑,有棱角;“大”是宽容,“有容乃大”。三者皆作动态解。六三:“含章”,即厚积薄发。“章”,文章、文采;“含”,包含、含蓄,亦是动态,有如姤卦九五“以杞包瓜,含章。”六四:“括囊”,亦厚实其中而不露之意,不是消极避世。六五:“黄裳,元吉”,王弼释为“以文在中,美之至也”,与“厚德载物”吻合。 “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王弼解为:“马,在下而行者也,而又牝焉,顺之至也。至顺而后乃亨。”高亨解为“贞问有关牝马之事,遇此卦则利。”实际上,牝马是“象”。牝马的特点是七八匹成群,须公马为之领导。卦辞“先迷”,是说牝马不知方向与安身之处。“后得主”,得到公马领导,就有了依靠而安心吃草、服役、负重和生育了。君子应像牝马一样,“有所往”,即“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也。故牝马是“厚德载物”的典型。金景芳《周易讲座》引《黑挞事略》谓:“所谓‘利牝马之贞’不是别的,就是骒kè马群要受牡马的管束。也就是说,坤得服从《乾》”。这亦不到位,因为卦的本意是讲如何找寻一个好的“君”,自愿为之“载物”。
坤卦解释
坤卦怎么解释? 能用白话解释清楚点吗?回答:坤卦:大吉大利。占问雌马得到吉兆。君子前去旅行,先迷失路途,后来找到主人,吉利。西南行获得财物,东北行丧失财物。占问定居,得到吉兆。 坤卦的意思 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二卦 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 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供 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 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 循正道,获取吉利。 易经坤卦解 厚德载物 柔顺包容 1、坤卦坤为地 《坤》(下坤上坤) 第二 牝马得利重攸行,厚德载物品含弘; 履霜坚冰驯起道,黄裳元吉文在中。 坤道柔软承天时,积善之家有余庆; 君子处世直方大,地道有光后代兴。 【原文】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译文】坤卦:大吉大利。占问雌马得到吉兆。君子前去旅行,先迷失路途,后来找到主人,吉利。西南行获得财物,东北行丧失财物。占问定居,得到吉兆。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坤卦以大地为象,以顺为义,其元、亨之德者,乃特指地配合天,能开创化生万物,而使之亨通。而行天者莫如龙,行地者莫如马,而牝马能行地而健,又至为驯顺,故取为坤德之象。则坤卦利于固守如牝马顺而健之正道。 “元亨”。是指二爻和五爻,乾卦元亨二五爻独吉,坤卦也是如此。元亨并无阴阳之分,三国时易学大家虞翻曾有解释说:“坤含光大,凝乾之元。终于坤亥,出乾初子,故元亨”。 他是按照十二壁卦的变化卦象解释的。乾为马,坤为牝。“利牝马之贞”,即是利牝马之占。牝马柔顺的性格,就是讲阴必顺阳的道理。 刘沅曰:坤为地,与天合德而育万物者,故其元、亨与干同。干纯阳而有变化之象,故如龙。坤纯阴而孕干之德,含刚健于内,故为牝马。 项安世曰:牝取其顺,马取其行。顺者坤之元,行者坤之亨,利者宜此,贞者修此而已。 马振彪曰:龙神化而能举天,马任重而能行地。文王据龙之象以说干,据马之象以说坤,盖即河图之所见而言之也。干阳主动,取龙以喻干道之变化无穷;坤阴主静,取牝马以喻坤道之柔顺极至。坤元以顺为贞,故云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具坤德之君子,不适于争先以领导众人,若争先居首,则将迷入歧途,若能随于人后,则有主人之领导,而得利益。其往西南方,则可得利于友朋之支助,以建立事业;若往东北方,则将丧失友朋之私利,惟利于成就天下之大公。故其安静承阳,谨守正道,可获吉祥。 “君子有攸往”。是指具有坤德品行的君子,才能有所作为。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在消息卦(既十二壁卦)的卦象上,在方位上东方对应的卦象是《大壮》卦,西方对应的卦象是《观》卦,南方对应的卦象是《ァ坟浴W晕鞣较蚰戏蕉霖裕阳爻日渐增长,称为“西南得朋”;自东方向北方读卦,阳爻日渐递减,称为“东北丧朋”。 阴以阳为类,阴爻遇到阳爻为通为得;阳爻遇到阳爻为阻为丧,增则得朋,减则丧朋。而坤道无成,故安静贞定则吉也。凡事有终必有始,丧朋之地始于巳时,对应在《乾》;终于亥时,对应在《坤》。坤行至亥,阳丧尽而为纯坤,彖辞为什么反曰“有庆”呢?这是因为周易的方位,《乾》原居《亥》位,纯坤与纯乾相遇,天地合德,万物由此出生繁衍,所以称为“有庆”。 卢氏(景裕)曰:坤,臣道也,妻道也,后而不先。先,则迷失道矣,故曰:先迷。阴以阳为主,当后而顺之则利,故曰:后得主,利。 马振彪曰:元气生天生地,天无形而地有形,有形生于无形,天实居先,地承天之后,着形质而为后天,不得先乎天也。先所不当先,则迷而不利;后其所当后,则得主而利。老子云:不敢为天下先。又云:后其身而身存。殆明于先后之道,而得其所主者欤? 刘沅曰:坤位西南,而兑离巽三女同之,占者得朋而亨。若东北则干之位,而震坎艮三男皆非坤耦,占者则有丧朋之象。(方位依后天八卦而言。) 马其昶曰:此言阴阳消长之几。盖坤元之亨,自西南阳气极盛之时,一阴初萌,渐长渐着,至东北阴气极盛而阳复生,由亨而利而贞,地功于是乎成,故曰:安......>> 坤卦的卦文解释 【原文】坤①: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②。安贞吉。【译文】坤卦:大吉大利。占问雌马得到吉兆。君子前去旅行,先迷失路途,后来找到主人,吉利。西南行获得财物,东北行丧失财物。占问定居,得到吉兆。【注释】①坤,卦名。本卦是同卦相叠(坤下坤上)六画都是阴爻,用以象地。代表纯阴柔顺之事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人伦义理概念。②朋,李镜池说:“朋,朋贝。货币起先用贝,贝十枚一串为朋。” 【原文】《彖》曰:至哉坤元①,万物资生,乃顺承天②。坤厚载物,德合无疆③。含弘光大④,品物咸亨⑤。牝马地类⑥,行地无疆。柔顺利贞⑦。君子攸行⑧,先迷失道,后顺得常⑨。西南得朋⑩,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译文】《彖辞》说:崇高呵,大地的开创之功。万物依赖它获得生命的基础。它顺承着天道的变化。大地厚实,承载万物,大地美德,广大无垠。它蕴藏深厚,地面辽阔,各种物类皆得其所。牝马阴性,与地同类,善于在无边无际的大地上奔跑,生性柔和、温顺、便捷、执着。君子外出,先迷失路途,后来顺利地找到归宿。西南行得到朋友,于是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同行。东北行丧失朋友,不过最后还是吉庆的。祥和贞吉,则无往而不吉利,正如大地随处伸展不穷一样。【注释】①至,朱熹说:“至,极也。”坤,大地。元,始,创始。②承, 《说文》“承,奉也。”乃顺承天,犹言大地顺承天道的变化而变化。③德, 《易经》常用以表示事物的形态性质的―个哲理性概念。合,借为迨。《方言》:“迨。及也。”④含,蕴藏。弘,深厚。光,借为广。⑤品,品类。品物,犹言各种物类。咸,皆。亨,通泰。这里是生长顺畅的意思。⑥牝马,母马,阴性之物,与地同类。⑦柔,柔和。顺,温顺。利,便捷。贞,贞正,犹言执着。此四字讲牝马之性。所解“利贞”与经意有异。⑥攸,所。⑨常,常道,正路。⑩《彖辞》以“类”字释“朋”,取“同类为朋”之意,与经意不合。凡传意与经意不合之处,译文中显加区别,不另出注。 【原文】《象》曰:地势坤①,君子以厚德载物。【译文】《象辞》说:大地的形势平铺舒展,顺承天道。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地,以深厚的德行来承担重大的责任。【注释】①坤, 《释名・释地》:“坤,顺也,上顺乾也。” (最下:阴爻)【原文】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①,阴始凝也,驯致其道②,至坚冰也。【译文】初六:践踏着薄霜,可以推断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象辞》说:践踏着薄霜,可以推断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这表明阴冷之气开始凝聚了,遵循自然规律的推进,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而成了。【注释】 ①沙少海先生说:“履霜坚冰,《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许芝引作‘初六,履霜。’朱熹、项安世、惠栋等皆从之。《象》传以‘阴始凝’释‘履霜’二字,非释‘坚冰’二字。若‘坚冰’则是阴已大凝,不得云‘阴始凝’。”履,践踏。②驯,《集解》引《九家易》曰:“驯,犹顺也。”致,推进。驯致其道,犹言遵循自然规律而发展推进。 (第二:阴爻)【原文】六二:直、方、大;不习①,无不利。《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②。【译文】六二:平直、方正、辽阔是大地的特点。即使前往陌生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不利的。《象辞》说:六二的爻象是平直而且方正,即使前往陌生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因为地道是广大无边的。【注释】①习,熟习。 ②光,借为广。 (第三:阴爻)【原文】六三:含章①可贞③。或从王事③,无成有终④。《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⑤。【译文】六三:战胜殷商。称心的占卜。有人服役于战争,没有取得战......>> 《周易》坤卦卦辞解释 坤卦表示地、为阴,乾卦表示天、为阳。而乾是创造万物的,坤是顺从天的。因此坤卦为顺从、柔善之意。按照八卦方位,坤为西南方、为母、为阴、为女性。与之相同的卦象是兑(少女)、离(中女)、巽(长女)三卦,为三女所居,是坤的朋友。往西南方,就会有同属阴的朋友。而东是艮、震的攻位,北方是乾、坎的卦位,均属阳。非阴、非朋也,往东、北方,就会失去同属阴的朋友。(不过,也有人认为是:阴以顺从阳为正道,舍弃“三女之朋,从于东北之男”,则为安贞之吉)。 安贞之吉:安祥执著,符合大地的德行。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个人观点)坤讲德,顺从天。我认为这个顺从不是指卑微的跟从,从天,是指从善之意,这里的乾为天、为阳、为善,因此顺从。就如同大地上的五谷杂粮等,都要顺从天气变化而生长收藏。天若为善时从,天若变坏时藏。此为从善从好,而不是从恶从坏。坤为地,大地承载万物,具有博大无比的德行。这里的万物包括大地上的所有,不论高山大海,不论险泽洪流。不管是阳光春雨还是雷鸣恶风;而大多数人只能承受顺境,却不能承载恶劣。面对歌颂赞扬则得意,而对辱骂责问就失落。喜有福有寿,厌无钱无势,爱妖娆美丽,恨丑恶叛逆。近富贵权利,远穷酸僻壤。终是不成大器。此难为君子也。坤之德在于从、在于载;平和、柔顺、执著方能安祥贞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得朋者,相知为君子,失朋者,难为于路人。坤:以身载物,以德感物;那不论西南、东北都可为朋。君子当以宽厚的胸怀承载天下之朋,应以至善之美感化万物之恶。方为大德、大善。 坤卦应该如何理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没有不用杀毒软件就能杀所有病毒的办法 安装个键还原软件,安装国外知名的杀软和一个国产的卫士,基本可以了。 如果这样还中毒,只能说你运气太好了。 易经中的坤卦是什么意思?是好还是坏的 求解 谢谢 《易经》第二卦 坤 坤为地 坤上坤下 坤:元,亨,利牝马之亥。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 东北丧朋。 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