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神明原句,易经对神灵的解释
易经经典名句及解释
曾仕强 《易经的秘密》经典语句第一集:何谓易经1.人有三圣,世有三古。2.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吕氏春秋》3.宇宙密码的三把钥匙:伏羲八卦;文王六十四卦;孔子《十翼》。4.学习《易经》的意义:一、可以纠正很多似是而非的观念。二、易经有神秘性道德性。三、求同存异。第二集:何谓阴阳5.白天为阳,晚上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手心是阳,手背是阴;右手是阳,左手是阴;大拇指为阳,其他四个手指为阴;阳是奇数,阴是偶数;头是阳,脚是阴;阴阳是相对的,是不断变化的,是不可分割的。6.有真就有假,有假就有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是阴阳。7.大拇指为阳,但是有两节,阳中有阴;其余四指为阴,但是有三节,阴中有阳。8.柔中有刚,刚柔并济。9.只要顺乎自然,你不必那么操心,不必那么忙碌,你身心都很健康,你会过好日子,这就是《易经》。10.人的两只手一共有二十八个节,天上有28星宿,都在你掌握之中。11.学易经,先学道理,把道理搞通了,就不会走火入魔,就不会被人家欺骗,就不会上当吃亏。
周易其实就是承认了神的存在吗?还是的准确性是有别的什么原因...
应该有一套机理,但不是你说的那种“神”的含义。你说的那种“神”的含义,是被西方、哲学污染了的概念,不是正统中华学术里面“神”的概念!这一点很多人都混淆了,导致以讹传讹。正统中华学术里面,所谓“神”的概念,更类似于今天科学、哲学语言上的“抽象存在”——就是说只是表示某种能量、力量、作用的存在,但绝不是西方意义上的那种神——某种人格化的神秘存在。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今天科学说月球的运动会引起地球上的潮汐现象,这种力量在古代学术语言来讲就是一种“神”。其实,天上所有的星辰、天体与地球相对位置的不同(也就是所谓时空的不同),都会有不同的能量场,引起、影响、激发各种自然和生命现象——只不过大部分现象(特别是对生物场的影响)还并没有被科学完整总结归纳下来。中国古人在经过完全不同于现代科学的探索、实践方法指导下,建构了一套独特理论对这些能量场进行了归纳、总结和不断试验探索,经过三皇时期→夏→商→周,有目前殷商甲骨文佐证,在商周时期基本完成了六十甲子系统的编订。六十甲子是十天干加十二地支搭配组成的一套序列(按今天话说,好像是概括了一个能量谱系的振动规律),这个序列总结了以地球(特别是北半球)为中心的、对宇宙天体能量的综合感知,从宏观到微观它的全息作用模式,这些能量的运作模式被抽象化为六十甲子系统,应用于历法以及各个方面。之所以可以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古人认为这种能量运作模式是“普适”的、“全息”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举个例子,今天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混沌现象、Chaos研究)也发现了所谓“分形”现象,特别是月球等天体造成的宏观现象(比如潮汐)的同时,也在微观领域(比如DNA等)造成了类似模式,这就是分形(就像是一副地图,随便把一个局部放大无数倍,发现和整体地图形状一致)。个人认为,六十甲子系统也利用了类似原理,把这种能量谱系运用到各个方面,所以不但历法,而且在生命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也有同样的效果,这就是易学、乃至所有中华术数的基础——从这方面讲,它和科学走了不同道路,但有某种相通的地方。所谓“神”,在中华学术中,是和六十甲子等术语等同的,它有两种使用语境:其一,对某类能量的概括,这类能量具有不能完全归纳和掌握的神秘特征(阴阳不测之谓神),其效果就类似现代人所讲的“黑天鹅效应”。其二,是指目前所处理的问题上,需要以此为分析中心、重点的某种抽象标的(Object)。这一语境下,其用法相当于现代科学所说的“参照点”、“焦点”、“原点”。比如,在纳甲筮法和各类推演式法中,把“用神”这个词用来表示观察参照点——因为没有一个或几个分析中心的话,一大堆信息就会呈发散状态,最后得不到推演结果。举例来说,我们看那些拍摄成功的动物纪录片,他都是把特定的一只个体作为主角——比如一头海豚,然后跟踪这个动物的活动,借助它的眼睛,观察它怎样和种群中其他个体、自然环境互动,来开展它的生命历程。
易经中的名句
一、上九,亢龙有悔。译文:上九天,龙飞的过高,必将造成后悔之事。点评:古人都知道做事有度,也许正是中国人中庸思想的渊源吧。二、《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译文:天道的特点是永远不停的运动变化,谁也不能阻挡,君子要效法天道,自立自强,奋发向上,永不松懈。点评:顺势而为,积极进取。这是我们民族香火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支柱。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译文:地的气势厚实温顺,君子应效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来包容万物。点评:心胸宽广。四、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译文:身居高位而不骄傲,屈居人下而不忧愁。所以说自强不息而又随时反省,虽面临危险而无灾祸。点评:不骄不馁。五、同声以相应,同气以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译文:同样的声调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息能相互吸引。水往低温的地方流,火往干燥的地方烧,云随龙而出,风从虎而现,说明天下万物都是亲附同类的。点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六、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译文: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讨论来明辩事理,用宽厚的态度处事,运用仁义来行事。点评:教我们做人做事。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缺。译文:长期做好事的家庭,福址定会传到后代;长期不会好事的家庭,祸害一定会害及子孙后代。点评: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八、劳谦君子,万民服也。译文:劳苦功高而又谦逊的君子,得到了百姓的敬服。点评:企业管理同样适用,有优异业绩且为人谦虚的管理人员,也会得到下属的拥戴。九、冥豫在上,何可长也。译文:昏昏沉沉的贪图在自在安乐上,这种局面怎能长久保持下去呢?点评: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知当年任正非是否有感此言而作《华为的冬天》?十、同人于宗,吝道也。译文:团结限于宗族内部,说明走的道理令人惋惜。点评:毛主席说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十一、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辩物。译文:天与火在一起象征团结,君子因此要分析各种人的是非善恶,辨别事物的差别同异。点评:明辩是非。十二、《象》曰:饮酒濡道,亦不知节也。译文:《象传》说饮酒弄得满头是酒,说明放纵没有节制。点评:“节制”,昨晚喝过了经历的那种痛苦,才更明白它的重要性。周易里面十神有那些,并且分别是什么意思
何谓十神。十神是由比肩、劫财、食神、伤官、正财、偏财、正官、七杀(又名偏官)、正印、枭神(又名偏印)等组成的,它们是由十干与日干发生的生助克泄耗的的关系而产生的。 1、与日干阴阳、五行相同者为比肩,比如甲木日干,遇甲木、寅木为比肩;与日干同五行,不同阴阳的,为劫财,比如甲木日干,遇乙木、卯木为劫财。因为它们帮助日干的,所以比肩与劫财又称助神。 2、日干所生者、为同阴阳的是食神,比如甲木日干,遇丙火、巳火为食神;日干所生者、为不同阴阳的是伤官,比如甲木日干,遇丁火、午火为伤官。因为它们泄秀日干的,所以食神与伤官又称泄神。 3、日干所克者、为同阴阳的为偏财,比如甲木日干,遇戊土、辰土、戌土为偏财;日干所克者、为不同阴阳的是正财,比如甲木日干,遇己土、未土、丑土为正财。因为它们耗损日干的,所以偏财与正财又称耗神。 4、克日干者、为同阴阳的是偏官,比如甲木日干,遇庚金、申金为七杀;克日干者、为不同阴阳者是正官,比如甲木日干,遇辛金、酉金为正官。因为它们克制日干的,所以七杀与正官又称克神。 5、生日干者、为同阴阳的是枭神,比如甲木日干,遇壬水、亥水为枭神;生日干者、为不同阴阳的是正印,遇癸水、子水为正印。因为它们是生扶日干的,所以枭神与正印又称生神。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求翻译,
原文取自《易经·说卦传》,白话文意为:从前圣人的创作《易经》,是穷极幽深,参赞于神明的境域,所以上天产生了很多的蓍草.天为阳,地为阴,将天一天三天五,合起来为九,用以代表《易经》阳的数目及符号,地二地四,合起来为六,用以代表阴的数目和符号.阳数阴数既立,又观察阴阳的变化,而设立卦;发挥于阳刚阴柔的道理,而设置爻;和顺于道德,调理于合谊的事理,创造了《易经》,以穷尽事物的道理,竭尽天地的善性,以至于探讨天命的事理。
易经名句
易经名句如下:
1、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2、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矣。
3、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4、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5、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6、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7、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8、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9、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10、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11、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12、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13、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14、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15、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