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天综合判断,先天综合判断与后天综合判断
如何理解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
1.存在着普遍的先验范畴。2.我们后天获得的经验都必然地经过普遍的先验范畴进行加康德认为:1.存在着普遍的先验范畴。2.我们后天获得的经验都必然地经过普遍的先验范畴进行加工和组织1,2保证了我们某些与经验有关的知识具有恒常性,所以也就存在“先天综合判断”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还给出了相当著名而又相当复杂并且具有很多争议的先验论证(先验演绎),但我没看过。大致思路据说是:3.如果没有先验范畴,那么就没有“先天综合判断”4.如果没有“先天综合判断”,那么就不能有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5.我们有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6.所以有先验范畴声明:本人没读过纯批,对康德理解也十分浅薄,所以切勿把我说的东西当真。在此抛块烂砖,期望康德专家现身说法。
先天性和后天性有什么区别?
先天性是指一出生就有的,可能是遗传导致,这要看你家族是否有这种遗传的倾向,也可能是你还是胎儿的时候,母亲患病、服药、、、、后天性就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甚至成人后,由于外界因素如日晒等导致的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理解。
在逻辑上先于存在者,使得存在者能够被经验到的基础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性白内障的不同区别
先天性白内障就是说孩子出生半年内发生的,一般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视力发育,极有可能完成严重的弱视,所以先天性白内障要及早手术,降低发生弱视的概率。后天性白内障一般都是视力发育完全后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比如糖尿病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青光眼引发白内障等等。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到底怎么理解?
1.“一切物体都是有广延性的”是一个先天判断,而“一切事物都是有原因的”是一个综合判断,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一切物体都是有广延性的”这个判断中,“物体”这个主项的定义中,就包括了广延性这个内涵,你可以去了解一下笛卡尔关于物体的定义,或随便查一查一本比较可靠的辞书,就会知道,所谓物体就是“由物质组成的、具有广延性的实体”,广延性这个内涵是包括在“物体”这个主项中的,所以该判断为先天判断;而“一切事物”这个主项并不包括“有原因”这个内容,所以该判断是综合判断。2.就你的话来看,你之所以有这种问题,原因在于你根本没有弄清楚何谓先天判断、何谓综合判断。简单点说,先天判断,就是判断的谓项是含义已经包括在主项里了,比如“所有感冒病人都是人”,“人”这个谓项已经包括在“感冒病人”这个主项的含义里,这个判断具有必然性;而“感冒病人需要服用柴胡”,“需要服用柴胡”这个谓项并不包括在主项里,所以该判断是综合判断。而不是说,你从主项里,“必然会想到”谓项的内容,就说明该判断就是先天判断。因为“必然想到”可以同样归结于经验主义者所说的“习惯联想”,还是有经验性,还是不具有必然性。3.我的建议是,如果想真正搞清楚先天判断、综合判断是怎么回事,光读二手资料是不行的,最好还是要读康德的原著,起码该读一读《纯粹理性批判》与《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不读原著,光读一点二手资料,就想把康德弄明白,不现实。4.我也是高二学生,也很喜欢哲学,QQ378147278,欢迎交流。
论述一下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
先天综合判断,是康德剔除的一个哲学概念,指谓项不是从主项分析出来的﹑但又必然地和主项联结著的判断;也就是指既增加新内容﹐又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判断。 所谓“先天综合判断”,就是既具有感觉经验的内容,同时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科学知识。换言之,如果有科学知识,如果有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那么就意味着我们的知识既有感觉经验的内容,同时具有普遍必然性,这就是衡量一种知识是不是科学知识的标准:先天综合判断。 康德断言﹐一切科学知识都是由这类判断构成的。如数学命题﹕7+5=12。单纯联结7和5的概念﹐根本分析不出12这个谓项﹐只有藉助于直观﹐例如藉助手指的逐一相加﹐然后才得出12这个概念。所以算术命题永远是综合的﹐然而它又是先天的﹐因为7+5=12这个命题具有不是来自经验的普遍必然性。又如几何学命题﹕两点间直线是最短的线﹐主项中“直”的概念不包含量﹐只包含质﹐因此“短”这个量的概念不能从主项分析得出﹐只能由直观加上去﹐但是这个命题又公认为普遍有效的。又如自然科学命题﹐每个发生的事物都有其原因。“原因”指与发生的事物不同的某种东西﹐不包含在主项里﹔但是每个发生的事物又必然有原因﹐这种必然性完全不能从经验得来﹐是以先天知性概念为依据的。只有先天综合判断才能构成科学知识。 康德把先天综合判断作为批判哲学的中心问题﹐从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和判断力三方面来解答这个问题。他在《纯粹理性批判》里﹐提出科学知识的可能性﹔在《实践理性批判》里提出道德意志先天法则的客观有效性﹔在《判断力批判》里提出快与不快情感判断的普遍必然性﹐都是以先天综合判断为依据。 先天综合判断的提出﹐表现出康德哲学力图克服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片面性的调和倾向。但康德所强调的是理性的先天性﹐认为没有理性的先天因素﹐经验知识﹑实践道德和审美活动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