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壬和历法,六壬古籍月将研究
大六壬入门基础知识
大六壬入门基础知识
什么是大六壬
大六壬,为古代天文星象应用学,其产生来自于天文历法,为术数预测之首,以道家天人合一的理论为指导,以天道对应人道,以时空信息包含万物运转的规律来推算人事。六壬以占卜人事著称,俗语说:“学会大六壬,来人不用问”,因此大六壬有“人事王”之美誉,被称为三式之首。
六壬者:壬子,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戌。因河图云“天一生水”,故五行始于水,这是和天文学中水星的公转速度最快,公转周期最短是有有直接关系的。
六壬术数,大致可分为四种:①大六壬;②中六壬;③小六壬;④六壬金口诀。
大六壬的历史记载
六壬是东方最古老的占星学,是用式盘占卜吉凶的一种术数。
六壬与遁甲、太乙合称三式。汉代许慎《说文》记:“言水者,准也,生数一,成数五,以水数及之成六壬也。”河图讲“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是生数,六是成数,五行以水为首,十天干中,壬、癸分别为阳水、阴水。舍阴取阳,六十甲子中壬有六个(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称为六壬。六壬有七百二十课,以刻有干支的天盘、地盘相叠,转动天盘后得出所值的干支及时辰,判明吉凶。
六壬术起源很早,以占卜人事著称,其法由来已久,具体年代,已无法确定,到了东汉已经盛行,汉代《吴越春秋》、《越绝书》已有记载,由此已知定是始于汉代以前。《隋书·经籍志》载有《六壬式经杂古》《六壬释兆》。唐《王建诗·贫居》云:“近来身不健,时就六壬古。”说明在唐代时已经很流行六壬术。
到了北宋,宋仁宗还亲为杨维德编撰的《景偌六壬神定经》作序。说明宋代时已经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喜爱。这时的相关六壬书籍有徐次宾的《口鉴》,宋元改朝换代之际祝泌所著的《六壬大占》和《壬易会元》等书。《四库未收书提要》载录了宋代祝泌的《六壬大古》,并介绍云:“是编《宋志》不著录,郑樵《通志略》所列六壬,多至八十二家。焦宏《经籍志》凡八十九家,钱遵王《述古堂书目》凡一十八家,皆无是册,盖佚已久矣。此从宋刻本依样影抄,卷首有泌边书序及六壬起例。案泌云六壬立名,古今不宣其旨,惟《周礼·哲蔟氏》掌覆夭鸟之巢以方书十日、十二辰、十二月、十二岁、二十八星之号,即壬盘之体,三代之壬书,惟此一证,与术家以五行始于水,水生于一,成于六之说异。”
明代是中国数术蓬勃发展的时期,六壬类书籍更是层出不穷,陈公献的《大六壬指南》、尹希吉的《六壬捷录》较为有名。袁祥著,郭御青校刊的《六壬大全》总汇六壬术诸家遗文,颇为详细,在社会上很有影响。
清代六壬专著更多,主要有徐端华的《六壬直指》,张宏的《大六壬说约》等。
民国是文人研究术数成为时髦,这时的六壬类著作主要有韦千里的《千里秘笈》、袁树珊所著《大六壬探源》和徐养浩所著《大六壬金铰剪》等。
大六壬基础知识解析
一、地盘是永远不变的:
研究大六壬,是以后天卦为主。其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排盘时要注意地盘永远不变。指的是宫位,方为。时序所对应的时空。
巳 午 未 申
辰 酉
卯 戌
寅 丑 子 亥
子:表示正北方,也可表示农历十一月(子月),也可表示子时,也可表示地气之纳象。
丑:表示东北方,也可称兼宫交气,也可表示农历十二月(丑月),也可表示丑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象。
寅:表示正东北方,也可表示正月(寅月) ,也可表示寅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卯:表示正东方,也可表示二月(卯月)也可表示卯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的纳形。
辰:表示东南方,也可称兼宫交气,也可表示三月(辰月)也可表示辰时,也可表地气的纳形。
巳:表示东南方,也可表示四月(巳月),也可表示巳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午:表示正南方,也可表示五月(午月),也可表示午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未:表示西南方,也称兼宫交气,也可表示六月(未月),也可表示未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申:表示西南方,也可表示七月(申月),也可表示申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酉:表示正西方,也可表示八月(酉月),也可表示酉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戌:表示西北方,也可表示兼宫交气,也可表示九月(戌月),也可表示戌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亥:表示西北方,也可表示十月(亥月),也可表示亥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注:大六壬的运用只在日干上显一干,其它的干隐藏,气不显。但是内在的关键。地支天地盘都是,初学者,易于将地盘之气与形,同天盘之气与象搞混。使越学越搞不明白。
二、起天地盘
起天盘:随时空转移的十二地支,它表示月将、用神等,吉凶皆来于此。
皆天盘上的月将加临到地盘所表示的时辰上就是天地盘,如:甲子日未时戌将,其天地盘是这样:
申酉戌亥
未 子
午 丑
巳辰卯寅
横列:
天盘: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
地盘: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上下对应:子上卯;丑上辰;寅上巳......亥上寅
注:天盘也是用地支表示,此刻要注意,它是代表了“太阳”日宿,在地盘上的过宫走气,千万不能误混。是喻指月宫受阳的感应交会。其交会过宫是每月的中气。
什么是月将呢?陈公献在《大六壬指南》中说:“月将即日宿太阳也。正月雨水后日缠之次入亥宫乃登明将也;二月春分后日缠降娄之次人戊宫乃河魁将也
雨水和春分是每个月的气、不是节。即正月过了雨水气以后,太阳日缠就在亥宫,二月春分气后、太阳曰缠就在戊宫,我们这样依次推下去。
正月雨水后日缠在亥;
二月春分后日缠在戊;
三月谷雨后日缠在酉;
四月小满后日缠在申;
五月夏至后日缠在未;
六月大署后日缠在午;
七月处暑后日缠在巳;
八月秋分后日缠在辰;
九月霜降后日缠在卯;
十月小雪后日缠在寅;
十一月冬至后日缠在丑;
十二月大寒后冬至在子。
注:上面即是太阳过宫。强调月将代表了天道,也包括了28星宿的感应之气,28宿即是西向东排列:
1,星纪 斗,牛 女;
2,玄
也纳括了事物的天道感应之象。研究时,要认真区分清楚,很多人在此糊涂。
对月将的`说明
图中、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组成的方盘为一个固定的地盘,叫固定盘,称为十二宫。无论什么时候,在盘上的组合形式都是不变的。
在固定盘中,是以寅为正月,卯为二月,辰为三月,依此类推。所谓寅月、卯月等称为月建,即建寅建卯等。和月建相对的就是缠,所谓缠,就是缠住或停留的意思。在寅月太阳就停留在亥宫,在卯月,太阳就停留在戌宫。
在一年十二月中,每过中气,太阳就会移动一个宫。太阳在每一宫里,要停留30天左右、为一个月。在这个月内,太阳主事,所以叫月将。
至于什么是 訾,降娄等等则称为十二次,表示岁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而每年所在的位置。过去是用岁星纪年,后来岁星被太岁所代替。
知道月将,再根据起算的时间,就可以确定天地盘了。
如我们在正月雨水后的午时算一件事,那就将月将亥加在天地盘的午上面叫做亥将在午时,形成一个活动盘,或者叫天地盘。
亥将午时
戌 亥 子 丑
酉 寅
申 卯
未 午 巳 辰
正月雨水后日缠在亥
活动盘一确定,就必须要用到当天的天干和地支。因为六壬课式只有一个天干,并且要把它化为地支。这就要用一种遁干方法,怎么遁?我们来看看十个天干在固定盘上的位置。
丙 戊 丁 庚
巳 午 未 申
乙辰 酉
卯 戌 辛
寅 丑 子 亥 壬
甲 癸
子、午、卯、酉叫做四正,没有天干可遁。其它叫作四隅,可以藏匿天干,每宫一个。因为戊己属土,由火所生,所以它遁在南方的巳宫和未宫里。
当天的天干遁在哪一宫,在这一宫上所乘的活动盘地支,就是这个天干所化的地支。
月将名称由来与天盘起法
近日收到不少研究六壬的易友来信,均提出月将十二名称是由何而来,笔者对作如下简要解释,不妥之处,敬请诸位方家指正。
从古代大量资料看,十二次实际上是一种岁星纪年法。早在春秋时期,由于周天子地位不断下落,各诸侯国纷纷利用本国君主在位的年数纪年,比较混乱。当时的星占家为了星占需要,便利用岁星运行十二年一周天的特点,把周天均匀的分为十二等分,十二年一个周期,故名十二次。这样以来,岁星每年所在的位置就成了整个中国统一纪年的标志,再把十二次的名称依次同地上各诸侯王国对应起来,就可以进行星占观天下妖祥了。十二次星天区分野:星纪代表吴越,玄枵代表齐,女取訾代表卫,降娄代表鲁,大梁代表赵,实沉代表晋,鹑首代表秦,鹑火代表周,鹑尾代表楚,寿星代表郑,大火、析木代表燕,这个分星分野体系也就是周礼所谓十有二岁之相。
由于岁星的运动是不均匀的,有时会发生所谓逆行,又由于岁星周期实际上为11.86年,每十二年即超过一周天,大约85年其位置就超前到下一个星次,这就是后人讲的超辰接气。根据此规律分演为十二个月,即称月将,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当年(公元535年)四月初一发生日食,士文伯认为鲁国和卫国将要承担这次日食灾祸,不过卫国祸大、鲁国祸小,他的依据是日食时太阳正从卫国大而分野走向鲁国的分野,即当时太阳正从女取訾之次走向降娄之次。
明白了上述月将的由来,再来研究大六壬起课方法就不难了。《六壬心印赋》曰:“月将即日宿太阳也。正月雨水后日足厘女取訾之次入亥宫,乃等明将也;二月春分后日足厘降娄之次入戌宫,乃河魁将也……”由此可知,月将即每月之中太阳在十二宫所处的位置,每月以此值日之将而加来人所占之正时上,顺布十二宫辰即天盘也。如正月午时来占,月将乃亥将登明也,则用午加亥、子加未……顺布十二宫。
金口诀起课方法
先确定年、月、日、时
就是把问课时的特定时间转换成干支时,比如1998年,4月,22日,下午2点,即为戊寅年、丙辰月、己亥日、辛未时。确定时间,最好手边有万年历,随时可以查阅准确的年月日时。这简单说一下年月日的确定。
六十甲子的排列:无论年月日时的都是按六十甲子的顺序依次排列下来,从古至今不可变异,所以必须明六十甲子的排列顺序,六十甲子的组合,是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顺序组合的,在六十甲子组合中,是阳干配阳支,阴乾配阴支,不会出现阴阳互配的情况。
我们把六十甲子排列写出如下: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年的确定就是干支纪流年,98年为戊寅年,99年就是己卯,2000年就是庚辰年,倒推上去,97年为丁丑年,96年为丙子年,95年为乙亥年,从六十甲子排列表中可以推知。
月的确定,一年十二个月,与十二地支相对应,十二个月的地支是不变的.
寅为正月,卯为二月,辰为三月,巳为四月,午为五月,未为六月,申为七月,酉为八月,戌为九月,亥为十月,子为十一月,丑为十二月。
而每月的天干是不确定的,因而是要查找出来,或计算出来。查找只要有本万年历,每年每月每天的干支都列出来,只要找到相应的阳历或阴历的年月日,就能找出对就的年月日的干支。比如在98年阴历10月,当翻开万年历找到98年10月这一项,就能看到本月的干支,即癸亥月。注意每月的月建是以节来论的,也就是说,当立春之後才能建寅,二月是惊蛰以後才建卯,其馀依次类推。三月在清明後,四月立夏後,五月忙种後,六月小暑後,七月立秋後,八月白露後,九月寒露後,十月立冬後,十一月大雪後,十二月小寒後。
日的确定一般要查万年历才能确定,比如九八年阴历11月17日,翻开万年历查到98年阳历11月17日为农历九月二十九,日干支为辰。
而确定日干支後,时辰的确定就容易了,可以推出来,也必须自己推出来,一般没有书可以查找。我们把一天二十四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这样十二地支与十二时辰的对应关系是固定的,即从上一天的23点到1点为子时,下面十一个时辰依次为1:00-3:00为丑时,3:00-5:00为寅时,5:00-7:00为卯时,7:00-9:00为辰时,9:00-11:00为巳时,11:00-13:00为午时,13:00-15:00为未时,15:00-17:00为申时,17:00-19:00为酉时,19:00-21:00为戌时,21:00-23:00为亥时,时辰的支必须配上干才是完整的时辰,支配於所用方法还是五子元遁法,即甲己还是甲,乙庚丙作初,丙辛起戊子,丁壬庚子辰,戊癸壬子头,时元从子推。
定地分
地分的取法灵活多样,主要依瞬间定位时的资讯点,所以抓取资讯点是关系。这介绍最基本最常用的定地分的方法,即求测者在预测师的相对方位。这使用的方位是以十二地支方点阵图为准的。不论预测师面向何方,南方总为午,北方为子,东方为卯,西方为酉,永远不变,配图以说明之:圆心为预测师,求测者处在A点为辰,处在B点为未,著求测者位置不能明显确定,在某位置,就凭预测师当时灵感所动定之,比如在辰巳位不能确定,这时你认定为辰即为辰,你认定是巳即取巳。比如来人落座後,处在预测师的南方,则地分为午,如果偏东一些则用巳,偏西一些则用未。地分的确定与当时预测师面向的方向无关,不管预测师面向何处,南方永远是午,北方永远是子,这一点要记住。上图示是以预测师为圆心,即预测师所处的位置在圆心处而设定的。
推算月将
月将是月建的处,正月建寅,亥为月将,反之,十月建亥,寅为月将。这把十二月将名称与月份对照冽表如下:
正 月 寅 亥 登明
二 月 卯 戌 河魁
三 月 辰 酉 从魁
四 月 巳 申 传送
五 月 午 未 小吉
六 月 未 午 胜光
七 月 申 巳 太乙
八 月 酉 辰 天罡
九 月 戌 卯 太冲
十 月 亥 寅 功曹
十一月 子 丑 大吉
十二月 丑 子 神後
在表中的月将是固定月将,而在课中使用的活月将,因此,要把它重新推算入课,根据古本运算用将口诀“月将加时方上传”,即把立课时的固定月将,加在立课时辰上,顺时针数到地分上,即是到课内所用月将。
定贵神
贵神十二位,必须记住、记清、记死,并且顺序也不能颠倒:
天乙贵神己丑阴土
天空戊戌阳土 腾蛇丁巳阴火
百虎庚申阳全 朱雀丙午阳火
太常己未阴土 乙卯阴木
玄武王子阳水 勾陈戊辰阳土
太阳辛酉阴金 青龙甲寅阳木
天後癸亥阴水
十二贵神的排列顺序是:贵、腾、朱、六、勾、青、空,白、常、玄、阴、後
十二贵神的起法是以日干决定的,起贵神的口诀必须记住:
甲戊庚牛羊,乙己鼠猴乡
丙丁猪鸡位,壬癸蛇兔藏
六辛逢马虎,此是贵人方
定人元
人元是由当天的日干遁到地分上得来的,其口诀必须记住:
甲己还是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起戊子,丁壬庚子居,
戊癸起壬子,时元从子推。
定将干、神干
将神与贵神的干的定法,同人元的定法一样,也是用五子元遁法得来,如上两例中,第一例中将神为酉,相当於地分是酉的人元,即可得出将干来了,贵神赐蛇,腾蛇为巳,即可得出神干为癸。第二例中,将神为亥,将干就为己,贵神为勾陈,勾陈为辰。即可得神干为壬。
哪里学六壬仙法
六壬仙法(有一门派的六壬仙法)六壬仙法是道家一套保命防身法门,在民间流传甚广,本教弟子在家出外,任何时刻皆受祖师护佑,男女可学,并且没有任何禁忌所限。六壬仙法以修习符咒为主,初成先行自保,进而帮助他人。六壬仙法宗旨是导人向善,且法力无边,千变万化,显赫威灵,故流传至今,深受善众爱戴千秋万世,以表崇报。 六壬主要级别可分为中教、大教、三山、五雷顶教等级别,前三者分别只需回馆跟师父过法,大约三至七天可成,但五雷顶教则由於关系到扶坛传教一职,故需由师父作个别审察才能传授。一般初入教门的弟子,必需经过花字封身、搭红过教、安授法名及完神酬谢等仪式后,方能正式成为本门弟子。每位弟子经过入门过教仪式后,师父会单独传授一条本门心咒,作为行使法门之匙,并且需要将此心咒默记於心,绝对不能向别人透露。另外,他们除了可以学习一些相关法门保命防身之外,亦会传授一些常用花字咒诀及符籙,作为旁身及救急扶危之用。六 壬 仙 法 的 级 别中教-要满十二岁才可学习,法门主要是防身保命和救急扶危,如止血化骨,急救晕倒,或为蛇犬所蛰,以适当花字咒语救人於水火,本级弟子每次可以同时过法救人高达六位。大教-要满十四岁才可学习,法门除了自保之外,亦同时会替人作驱邪制煞等法事,可能在急切的情况下需要廷身而出,与邪煞对抗,本级弟子每次可以同时过法救人高达三十六位。三山教-要满十六岁才可学习,是进阶弟子的另一教门,他们会另传心咒,功效自是较中大教的心咒为胜,以眼法为用,用途也较广。此外,亦会获授较高层次及高效用的符籙。资质较高的弟子更会被考虑传予一些与坛前相关的功夫。至於其它法门,将会因各人的兴趣及资质衡量施教,而本级弟子每次过法救人只要眼见多少人便可以救多少人。五雷顶教(又称五雷天庭教或云游教)乃本门较高级别,另有另一心法,达到此水平者可以进升为扶坛弟子,协助传教,而师父亦会考虑作个别传授各种不同的法科予弟子,至於这个法门的妙诀,师傅将亲传口授,自有妙用。法门分为两大类科文科—行符咒法门武科—行僮身法门法器仙 法 红 肚 兜 红肚兜以红色绢布所制,表面及底部皆书满符咒,肚兜内藏有数张指定的六壬仙师灵符,和五行物件,可用作神坛供奉,或供弟子在行法时佩带身上,具有防身功能。红肚兜可分为中大教肚兜及三山教肚兜两种。 六 壬 法 扇法扇分为中大教/三山教法扇,各具特色和功效,法扇上书有祖师灵符,可用作神坛供奉,方便携带,是本门弟子不可不备的法器。一般善信亦可奉请回家,镇宅除邪,永保平安。 仙 法 葫 芦以野生葫芦晒乾,并书上符咒密语,放入神圣法物后,由法科师父开光洒净,放在祖师坛上祭炼满四十九日方有灵验。仙法葫芦可以分为:治病用的天医仙法葫芦,和镇宅用的八仙如意葫芦两种,视符各人的需要而定,千万不可弄错。辟 邪 桃 木 剑以桃木所制成,配以六壬仙师灵符,用作收妖除魅,镇宅护坛及趸犯之用,为法科弟子常用法器之一。三 山 大 教 青 龙 带青色或黄色绢布所制,上面书满各种灵符密咒,供弟子在行法时佩带上身,具有防身功能 ,增加法力,行法时更得心应手。青龙带跟红肚兜一样,可分为中大教青龙带及三山教青龙带两种。符咒守 坛 七 星 符守坛符是六壬仙法的特色,每间六壬馆的神坛也会贴上七星守坛符在馆上,一共七张为一套,再加上两张符特别的符合共九张,分别依次序张贴於师公坛神位前,七星守坛符具有护坛作用,在本馆传教坛方面有著很大的用途;本套符除了可以一套使用之外,亦可以单张独立用。 斗 法 大 符六壬弟子,每位都必须谨遵祖师教诲,行祖师妙法助世人解厄扶危,急人於难,但奈何有时候亦不免会跟凶猛邪灵,或害人邪师决斗一番,身心损伤生命危险在所难免,故此祖师们传下我教弟子各种斗法时使用的符章,作为防身保命和击退邪法之用。斗法若遇上高手,恐有生命危险或被法所伤,故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胡乱行法施符找它人试法,切记紧慎使用!本门现存的斗法大符一般约有:飞刀寸斩\五雷庭\天罗斩仇三山大符\...等。治 病 大 符不论是正常患病,或是撞著邪煞秽气,治邪病若有凶邪恶煞,或前生孽债,而引致凶灵入体时,用普通的法事如打斋,超渡等皆不能治愈的时候...等等。 本门六壬仙师的灵符,皆可为病者一一化解,本门常用的治病法科中有:眼科/安胎/瘟瘴/寒热症/止血/化物哽喉/止痛/跌打损伤/化肿瘤...等等多多不胜举。 本门更有独门的 "铁掌论病点生死大法" 只需经掐指一算,便立即知道病者所犯为何事,因何而病,祖师法门的治病灵符威力,其效果神奇不可思议,惊叹不已。 驱 邪 制 煞 大 用 灵 符本门六壬仙法,素以驱邪押煞见称,人生运程,总有高低起伏,起运时,总是得心应手,失运时,可能会招惹上一些凶神恶煞。本门驱邪煞灵符,不论是何等凶神邪煞,祖师灵符一出,百煞潜藏,常可化煞转运,救人於难等等。另外,驱邪解降方面,本门有一套灵活而有系统的符咒法科,可处理各种灵界问题;主要分烧、佩、贴、食、煮、擦、喷、抹,照顾周全无所不备,驱邪制煞方得贵人扶持,大吉大昌,事事如意!男 女/夫 妻 和 合 符六壬仙法法科当中,有多套和合灵符,替世人处理及挽回各种感情问题不论是单恋痛苦/相爱男女/新婚夫妇不和,本门的和合灵符也可以帮助你/你,促使夫妻恩爱如昔,重建温馨家庭,除此之外,亦有增加个人魅力的十方人缘符,随身配带,可得各方贵人扶持,事事皆顺利,出入平安,吉祥如意。符的用法分为烧、佩、贴、食、煮、擦、喷、抹等8种,其中除了贴、佩法,其余均是化火使用烧 这是一般最常用的一种,也就是直接用火烧成灰即可,火化时一定要从符尾开始点燃,如果能摺成令箭形则效果更好。 佩 将符纸带在身上,大多摺成八卦形或用红线绑在脖子上,也可装在胶套内以防汗沾湿。佩带用符要摺时,有符咒的那面一定要向外摺。 贴 将符贴於门槛、床、神堂、汽车、畜舍等,亦可直接正面贴在伤口或病痛处,或化火后混合药物使用。 食 将符火化成灰,然后冲泡开水后,过滤之后再饮用。 煮 一是用符与水共煎,一是和药方合煎,在煎之前若能够祝祷神明的话,效果就会更灵验喔。 擦 将符火化后冲开水,同时用食指与中指并拢来沾符水擦身体,首先先擦头部,沾符水拍一拍胸前及背部。 喷 将符水化火后冲开水,施术者口含符水,并用剑诀放在自己嘴前用力一喷,符水经由剑指而达被施术者的身上。 抹 可直接放浴盆或面盆化火后加水擦头面或全身。洗后将符水泼出户外无人空地或沟渠,别倒入马桶,否则对神大不敬。神功符章及法器用途介绍* 守坛七星符 *守坛符是六壬神功的特色,每间六壬神功馆的神坛都会贴有七星守坛符,在本门所传共七张为一套,守坛符具有护坛作用,在本门传教方面有着很大的用途;本套符除了可以一套使用之外,亦可以单张独立用。 * 斗法大符 *每位都谨遵祖师教诲,行祖师妙法助世人解厄扶危,急人于难,但奈何有时候亦不免会跟凶猛邪灵,或害人邪师决斗一番,身心损伤在所难免,故此祖师们传下我等弟子各种斗法时使用的符章,作为防身保命和击退邪法之用。本门一般现存的斗法大符计有:飞刀吋斩/五雷庭/八仙送礼/天罗斩仇/三山大符...等。* 治正/邪病大用符 *不论是正常患病,或是撞着邪煞秽气,六壬仙师的灵符皆可一一为病者治愈,本门常用的治病法门计有:眼科/安胎/瘟瘴/寒热症/止血/化物硬喉/止痛/跌打损伤/化解肿瘤/治邪病...等,本门更有独门的"铁掌论病点生死否大法",只需经捏指一算,便立知病者所犯何事,因何得病,及提供解决方法;祖师们的治病灵符威力,经常教人称奇,惊叹不已。* 驱邪制煞大用灵符 *素以驱邪押煞见称,不论是如何凶恶的邪煞,祖师灵符一出,诸凶摄伏,常可化煞转祥,救人于难;所以驱邪解降方面,本门有着一套灵活系统的符咒,处理各种灵界问题,食/烧/带/贴/洗,照顾周全,无所不备。* 男女/夫妻和合符 *替世人处理及挽回各种感情问题,不论是单恋痛苦/相爱男女/新婚夫妇之间不和,本门的和合神符都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除此之外,亦有增加个人魅力的十方人缘符,随身配带可得各方贵人扶持,事事顺利,出入平安,如意吉祥。¨* 仙法红肚兜 *红肚兜以红色绢布所制,表面及底部皆书满符咒,肚兜内藏有数张指定的六壬仙师灵符,可用作神坛供奉,或供弟子在行法时佩带身上,具有防身功能。* 六壬仙师法扇 *法扇分为中大教/三山教/五雷法扇三种,各具特色和功效,法扇上书有祖师灵符,可用作神坛供奉,?带方便,是本门弟子不可不备的法器。一般善信亦可奉请回家,镇宅除邪, 永保平安。* 仙法葫芦 *以野生葫芦晒干,并书上符咒密语,放入神圣法物后,由法科师父开光洒净,放在祖师坛上祭炼满四十九日方有灵验。仙法葫芦可以分为:治病用的天医仙法葫芦,和镇宅用的八仙如意葫芦两种,视符各人的需要而定,千万不可弄错。* 七星斩邪桃木剑 *以桃木所制成,配以六壬仙师灵符,用作收妖除魅,镇宅护坛及趸犯之用,为法科弟子常用法器之一。* 三山大教青龙带 *青色或黄色绢布所制,上面书满各或灵符密咒,供弟子在行法时佩带身上,具有防身功能,增加法力,行法时更得心应手。青龙带跟红肚兜一样。* 藏魂铁板 *也叫铁板寄魂是本门特有的也是必须是本门中人才能享有的一项法技,本门中人把魂魄藏于此铁板内,便把一生重大的大灾大难都寄到此铁板内,从而使六壬弟子平安吉祥。以上法器中,除藏魂铁板外其余均可应用于六壬弟子以外的人群,从而使更多的世人都能享受到仙师祖师的恩惠。
关于大六壬的问题,有很多的地方不懂,希望六壬高手指导一下。_百度知...
月将从正月到腊月依次为:亥、戌、酉、申、未、午、巳、辰、卯、寅、丑、子。每个月中含有两个节气,一个是节,一个是气。所以本月月将都是从中气过宫即从气开始使用本月月将。六壬仙法的源流那个才真???
马来西亚的六壬神功源流也是清朝广东电白县的谢光明祖师所创立的,..六壬七曜是什么?
这个好像是风水学的东东吧......我就知道一点点六壬是用阴阳五行占卜吉凶的一种术数。十天干中,壬代表阳水,六十甲子中壬有六个称为六壬分别是: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七曜指天空中七个发光的星体:日(太阳)、月(太阴)与金(太白)、木(岁星)、水(辰星)、火(荧惑)、土(填星、镇星)八门就是: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风水学中的九星传说中为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就象四个柱子一样撑起“时间”的大厦,所以称为四柱。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数值,分别称为年柱、月柱、日柱、时柱比如2010年2月25日21点用干支表示就是:庚寅年戊寅月丙午日戊戌时,其中年月日时的第一个字:庚戊丙戊就是天干四柱,第二个字:寅寅午戌就是地支四柱,这八个字就是这个时刻的八字
大六壬亥后是什么意思
¥5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大六壬入门基础知识大六壬入门基础知识大六壬入门基础知识什么是大六壬,关于大六壬基础知识您又了解多少呢?大六壬的历史记载又是如何演变的。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大六壬入门基础知识什么是大六壬大六壬,为古代天文星象应用学,其产生来自于天文历法,为术数预测之首,以道家天人合一的理论为指导,以天道对应人道,以时空信息包含万物运转的规律来推算人事。六壬以占卜人事著称,俗语说:“学会大六壬,来人不用问”,因此大六壬有“人事王”之美誉,被称为三式之首。第 1 页六壬者:壬子,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戌。因河图云“天一生水”,故五行始于水,这是和天文学中水星的公转速度最快,公转周期最短是有有直接关系的。六壬术数,大致可分为四种:①大六壬;②中六壬;③小六壬;④六壬金口诀。大六壬的历史记载六壬是东方最古老的占星学,是用式盘占卜吉凶的一种术数。六壬与遁甲、太乙合称三式。汉代许慎《说文》记:“言水者,准也,生数一,成数五,以水数及之成六壬也。”河图讲“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是生数,六是成数,五行以水为首,十天干中,壬、癸分别为阳水、阴水。舍阴取阳,六十甲子中壬有六个(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称为六壬。六壬有七百二十课,以刻有干支的天盘、地盘相叠,转动天盘后得出所值的干支及时辰,判明吉凶。第 2 页六壬术起源很早,以占卜人事著称,其法由来已久,具体年代,已无法确定,到了东汉已经盛行,汉代《吴越春秋》、《越绝书》已有记载,由此已知定是始于汉代以前。《隋书·经籍志》载有《六壬式经杂古》《六壬释兆》。唐《王建诗·贫居》云:“近来身不健,时就六壬古。”说明在唐代时已经很流行六壬术。到了北宋,宋仁宗还亲为杨维德编撰的《景偌六壬神定经》作序。说明宋代时已经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喜爱。这时的相关六壬书籍有徐次宾的《口鉴》,宋元改朝换代之际祝泌所著的《六壬大占》和《壬易会元》等书。《四库未收书提要》载录了宋代祝泌的《六壬大古》,并介绍云:“是编《宋志》不著录,郑樵《通志略》所列六壬,多至八十二家。焦宏《经籍志》凡八十九家,钱遵王《述古堂书目》凡一十八家,皆无是册,盖佚已久矣。此从宋刻本依样影抄,卷首有泌边书序及六壬起例。案泌云六壬立名,古今不宣其旨,惟《周礼·哲蔟氏》掌覆夭鸟之巢以方书十日、十二辰、十二月、十二岁、二十八星之号,即壬盘之体,三代之壬书,惟此一证,与术家以五行始于水,水生于一,成于六之说异。”第 3 页明代是中国数术蓬勃发展的时期,六壬类书籍更是层出不穷,陈公献的《大六壬指南》、尹希吉的《六壬捷录》较为有名。袁祥著,郭御青校刊的《六壬大全》总汇六壬术诸家遗文,颇为详细,在社会上很有影响。清代六壬专著更多,主要有徐端华的《六壬直指》,张宏的《大六壬说约》等。民国是文人研究术数成为时髦,这时的六壬类著作主要有韦千里的《千里秘笈》、袁树珊所著《大六壬探源》和徐养浩所著《大六壬金铰剪》等。第 4 页大六壬基础知识解析一、地盘是永远不变的:研究大六壬,是以后天卦为主。其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排盘时要注意地盘永远不变。指的是宫位,方为。时序所对应的时空。巳 午 未 申辰 酉卯 戌寅 丑 子 亥展开全文App内免费读全文前往文库APP签到领畅读卡,免费读大六壬入门基础知...全文限免导长图分享发送至微信下载文档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版本号8.0.70 隐私政策 权限说明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专属归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页数说明:当前展示页数为百度文库重新排版后结果,原始文档共10页。第 5 页相关文档大六壬的学习步骤浏览量1851优质内容小六壬基础知识浏览量2.5W热度文档精选大六壬入门基础...会员文档943篇精选文档大六壬具体起课步骤及方法1.9W人阅读大六壬的学习步骤(精)4956人阅读周易基础知识+大六壬入门9594人阅读大六壬教学8087人阅读开通VIP解锁全部免费资源周易基础知识+大六壬入门浏览量1659大六壬详解的主要内容浏览量4765大六壬入门基础知识文件夹APP精选周易基础知识+大六壬入门 - 百度文库2659人阅读大六壬神课入门讲 - 百度文库1000人阅读大六壬简易入门方法——大六壬贵人赋注解:天乙贵人 - 百度文库1261人阅读大六壬入门必知 - 百度文库1125人阅读前往APP一键获取全部合集大六壬自学浏览量8487大六壬笔记浏览量1062大六壬的学习步骤(精)浏览量2821大六壬具体起课步骤及方法浏览量1105大六壬具体起课步骤及方法浏览量1135大六壬具体起课步骤及方法浏览量1634大六壬基本口诀浏览量1200大六壬初级教程浏览量1215大六壬具体起课步骤及方法浏览量1869大六壬具体起课步骤及方法浏览量1321大六壬部分必背内容浏览量1809查看更多推荐文档集(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