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两个变卦,两个变爻解卦举例

六爻中的变卦是什么意思啊?

简单明确的说,俩字:结果,或者变化。

变爻要怎么看?

变爻,就是这个爻要产生变动了。

看你的例子,【本卦】地为坤,【变卦】山地剥,就是这样看。

再解释下:本卦,是事物的本质,本源,原来的象。

变卦,是食物的变化,变动,结果。

本卦变卦就是个名字,具体在解卦中怎么看,还需要自己的理解。

本卦由两个小成卦组成,有动爻的就是用,没有动爻的就是体了。

还是看你的例子,【本卦】地为坤,上卦有动爻就是用,下卦没有动爻就是体。

体克用是谓吉兆,相反用克体就不好了。上下属性相同称比和,一般属吉。

判断方式:

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辞断之。

一爻动,以动爻之爻辞断之。

两爻动者,则取阴爻之爻辞以为断,盖以“阳主过去,阴主未来”故也。所动的两爻如果同是阳爻或阴爻,则取上动之爻断之。

三爻动者,以所动三爻的中间一爻之爻辞为断。

四爻动者,以下静之爻辞断之。

五爻动者,取静爻的爻辞断之。

六爻皆动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用」辞断。乾坤两卦外其余各卦,如果是六爻皆动,则以变卦的彖辞断之。

本卦为晋,出现2个变爻,第二个比变卦是在第一个变卦的基础上变,还是在本...

不知道你乱七八糟的说了什么,阴变阳阳变阴,都是因为本卦里有动爻,有动爻就有变卦了,如果没有动爻,这个卦就是静卦,就是一个静的本卦了,有了动爻,动爻就是变爻,变出来的卦就是变卦了。哪有什么再变之说。最早的是看爻辞的,那是最原始的东西了,缺陷太多,性差,随着汉代京房的六爻的诞生,以及后面的梅花易数,过去那种简单的用爻辞断卦的方法早被淘汰了。就像我们看八字一样,有了八字的看法,过去最早看六字的方法被淘汰一样。

纳甲六爻起卦时如何确定变爻

变爻就是老阴或者老阳才有变爻的,就是你摇是时候,三个铜钱或者人民币是一样的,比如是三个花就是老阳,三个字就是老阴,它们就有变爻了,阴变阳,阳变阴。

如果出现两个变爻怎么分体用?

关于断卦、取爻方法的说明:1、六爻都不变,为静卦,根据得卦卦辞进行断解。2、一爻变:即卦中只有一个爻变,以变爻的爻辞断解。3、两爻变:卦中出现两个变爻,以上面那个变爻的爻辞进行断解。4、三爻变:卦中出现三个变爻,应用本卦的卦辞和变卦的卦辞,两两相合,进行综合断解。(详解参见下面第8条)5、四爻变:卦中出现四个变爻,应以两个不变爻之中的下爻爻辞断解。6、五爻变:卦中出现五个变爻,以不变爻的爻辞断解。7、六爻变:卦中六爻全变,如果是乾卦,以卦中的“用九”爻辞断解;如果是坤卦,就以坤卦中“用六”的爻辞断解。若不是乾、坤两卦,则应以变卦的卦辞断解。(变卦参见下面第8条)8、何谓变卦?在断卦取爻的七种情况中,“4”与“7”两种情况都分别提到过“变卦”一辞。“变卦”又名为“之卦”,也就是让本卦的变爻改变性质(即阳爻变阴爻,阴爻变阳爻),形成新卦。例: 如乾卦中的九二、九四和上九都为变爻,那么它的变卦就形成了下离上坎,取卦形为 ,即既济卦。也可以说“既济”卦是乾卦三变爻后的变卦。

六爻为什么有两个卦

这个问题有点含糊,以单卦论:三个爻为一卦,六个爻自然就有二个卦;以重卦论:是有变卦,一个是本卦,一个是变卦,这是一般的看法。

如果用{李氏易经}的看法,除了下卦兑和上卦乾,里面还潜藏有离和巽,左边的借爻还有两个乾,合成履、深交的睽、家人和姤,浅交的中孚和同人。这样又是多少个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