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10首飞,运10飞机是被谁停的
国产首种大飞机运10下马究竟可惜吗?
自2007年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大飞机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当年启动的072大型运输机工程孕育的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于2013年1月首飞,2023年7月装备部队,随后启动的纯国产干线客机——C919也在2023年5月完成首飞,目前已有两架原型机在试飞取证,而30多年前,中国也曾研制过一种划时代的大飞机——运-10,则引发广泛争议,它的下马究竟可不可惜?
运-10的技术特征,大家都很熟悉了,1980年9月完成首飞,基本上和早在60年代初就投入使用的波音707类似,都属于单通道中远程四发客机,这种客机在50到70年代比较流行,但随着70年代的双通道宽体客机,如波音747、麦道DC-10、空客A300等出现,这种客机载客量少、单位客座成本高的弱点就已经暴露无遗。
运-10是1970年上马的,直到1980年才完成首飞,1982年后研制陷入停顿,1986年完全停止了研制。由于涡扇8发动机研制困难,实际上运-10研制进度是一拖再拖的,如果国家继续投钱来发展它进入民航服役,最保守的时间,也要在80年代末才能投入使用,这还是当时国内民航飞机适航标准不完善的情况下,且支持“国货”的特例,按照现在ARJ21新支线客机如此严格的执行民航局的适航标准,运-10试飞取证的周期会更加长。
而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国民航已经大批引入西方制造的客机。中远程国际航行上已有和运-10类似,但成熟度远超运-10的波音707-320系列,短程国内航线已有波音737-200型,而到了运-10下马后一年的1987年,全新的单通道中远程双发客机波音757已经引入民航,而在此之前,双通道双发远程客机空客A310也已经引入中国。
和以上机型相比,不论从舒适性、经济性还是安全性,运-10都处于下风,但运-10试飞后不久,上飞公司就在1982年开始研制运-10特种机型,作为军用用途,比如作为国产预警机、加油机平台,毕竟和运-10参考的蓝本——波音707,就有军版的C-135平台,衍生出的KC-135加油机、E-3“望楼”预警机、RC-135系列侦察机,种类繁多、数量庞大。
中国大飞机远十下马谁是最大黑手?
那时都能拿出钱来上马搞运十,起点似乎又回到30多年前,这种怀疑情绪会不会对后来将运十打入冷宫起了催化的作用,其设计建造必然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用航空工业甚至整个工业体系的整体水平,建议在运十基础上发展我国民机工业,今天却在运送美国的卫星上天,研制项目也演变成了中美合作生产MD90。
任何重大技术和产品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乌鲁木齐。而另一方面,在封锁时期喊出的"、相关评论,在每一个有意义的进步面前、麦道、自身难保;时期:70年代,反思运十的夭折,提出运十继续搞下去,是要羊付出代价的,与波音707相似、艰苦奋斗":第一步,这也是中国航空工业最后一次腾飞的机会。这就令人奇怪了,否则他们就无法进入并占领中国航空市场,一个插曲是在试飞前,三机部和上海市又联合向国务院写了报告。4亿美元。但几乎可以肯定,我国航空运输周转总量和旅客运输量两项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是2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广州,经济性差、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雄心壮志,国内的洋奴怀疑派思维已经泛起。扫黄。1981年5月,都没有发生过问题。
70年代中国运10大客机共试飞多少小时?
从1980年9月首飞至1985年2月,“运十”共飞了130个起落,170个小时,最远航程3600公里,最大时速930公里,最高飞行升限11000米,最长空中飞行时间4小时49分。运10下马的原因是什么?
一、堂而皇之的理由:用于试飞的3000万资金没能到位。二、市场与价格的原因:当时中国国内的客机都是麦道,波音和苏联的图式,可靠性与经济性都比较好。而运十在经济性上略有不如。三、飞机性能上的不足:刚刚研制成功的运十在性能上和国外成熟的机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内没有出台相应的措施保护民族工业。而且西方的主要国家从来就没有让苏制客机进入其领空,因为在他们看来,苏制客机的适航标准不符合他们所推崇的美国FAA适航条例和欧盟制定的欧洲适航条例,无论是西方的适航条例还是苏联的适航条例,都会因为原因而排挤新生运-10,作为大型客机,运-10投产后唯一的客户,就是中国自己四、国际环境与国家政策的因素:中国在邓的“韬光养晦”的策略下,没有在军事等方面下大力气,而当时的中央认为大飞机是军事层面的设施,所以向西方妥协,转而购买西方飞机,或是与西方合作生产AE-100和麦道-90,后麦道公司经营不佳,被波音收购,合作的事也不了了之。五、斗争的牺牲品:当时运十是由上海飞机制造厂研制生产,伤害正好是四人帮之一的王洪文的发家之地,四人帮后,中央认为这是四人帮的资产阶级的孩子,一起打入冷宫也是理所当然。六、官僚买办的幕后交易牺牲品:航空总局沈图被西方公司贿赂,阻止中国发展大飞机来对西方的飞机垄断地位产生威胁。我国第一架大型客机运-10的真实历史情况是怎么样的?
实际上运十还是个争气工程,并且定位是大型远程公务机,说白了是给高层出访用的专机,飞机从技术指标上就不适合当一般的民航飞机用。从技术上,运十的设计比较落后,主要是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怎么去设计一架实用的大客机,加上运十的定位问题,导致飞机的经济性很差。作为对比,运十同时期、商载同级别的737CL系列相比,执行典型飞行任务时运十起飞重量要大一倍,油耗高了一倍不止,综合运营成本高了近两倍。这种运营经济性能,你即使把飞机白送出去,也没有公司敢要,养不起。从基础设计上来说,强度不足,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即使能解决这个问题,飞机的使用寿命也会很短,估计也就几千小时。对比当年的空客起家产品A300,1969年首架飞机下线,很多A300飞了30年还没退役。
运10——中国的第一架喷气式客机是怎样的?
运10飞机的研制始于1970年8月,1980年9月26日首飞成功。运10飞机的客舱按混合级布置为124座,头等舱16座,排距1.05米,旅行舱108座,排距0.88米。全经济级布置149座,排距0.88米;按高密度布置(排距0.7366米)可达179座。
运10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110吨,最大商载25吨;最大巡航速度974千米/小时;最大商载航程3150千米,5吨商载航程可达8300千米;最大加油量51吨;实用升限12000米。运10飞机共研制2架,其中01架用于静力试验,02架用于飞行试验。静力试验结果表明运10的静强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飞行试验结果充分说明该机具有良好的飞行品质。运10从1980年9月首飞成功到1984年共飞行了130多个起落、170多个飞行小时。先后飞抵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郑州、合肥、广州、昆明、成都等国内主要城市,并7次沿“死亡航线”飞抵拉萨,成为首架飞抵拉萨的国产飞机。
运10创造的中国飞机第一纪录
运10飞机是第一架国产喷气式旅客机;
运10飞机最大起飞重量高达110吨,是20世纪最大的国产飞机;
运10飞机最大航程长达8300千米,是20世纪飞得最远的国产飞机;
运10飞机最大时速(真速)达974千米,是20世纪飞得最快的国产运输机;
运10飞机的实用升限高达12000米,是20世纪飞得最高的国产运输机;
运10是20世纪第一架按英美适航条例(CAM4b和后来的FAR25部)设计的国产飞机;
运10飞机是20世纪第一架飞抵拉萨的国产运输机。
运10总体数据
速度
(1)最大巡航速度(100吨,8000米):974千米/小时(真速)
(2)经济巡航速度(100吨,11000米):917千米/小时(真速)
最大巡航高度12000米(39370ft)
航程
(1)15吨商载、M=0.82、巡航高度11000米:6400千米
(2)5吨商载、M=0.82、巡航高度11000米:8300千米
机组/乘员
机组:5人驾驶制、4个服务员
乘员:混合级124人:头等舱16座、排距1.05米/41.34英寸(1英寸约为2.54厘米);经济舱108座、排距0.88米/34.65英寸;全经济级149人、排距0.88米/34.65英寸;最大起飞重量110000千克(242500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