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命短,诸葛亮为什么寿命短
诸葛亮为什么短命只活了53岁?
依照现在的平均年龄看,诸葛的确命短但依据汉朝26岁的平均年龄来看,诸葛也算长寿了毕竟“人活七十,古来稀”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活了多少岁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活了54岁。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大军出斜谷,据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南四十里)。此次出兵,事先与东吴约好同时攻魏。但东吴迟迟不发兵,迄至五月,孙权才派陆逊、诸葛瑾率兵屯江夏、沔口(今湖北汉囗),进攻襄阳,孙权自己则率大军围合肥新城。对此,魏明帝的策略是先挫败东吴。他亲率水军东征,让西守的司马懿坚守不战,让蜀军粮尽自退。但当孙权得知魏主的意图后,认为己方成了主战场,吃了亏,即令全线撤军。在西线。诸葛亮鉴于以往的教训,分兵屯田,打算久驻。这年八月,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于前线,时年五十四岁。蜀军全线撤军。诸葛亮年谱年号 公元 年龄 生平及事迹 光和4年 181 1岁 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中平6年 189 9岁 诸葛亮生母章氏去逝。 初平3年 192 12岁 诸葛亮父亲诸葛硅去世。 兴平元年 194 14岁 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亮玄收养, 其兄诸葛谨同继母赴江东。 初平2年 195 15岁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 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现南章)。 建安2年 197 17岁 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和弟妹移居隆中。 建安4年 199 19岁 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水镜先生司马徽。 建安12年 207 27岁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 即著名的“隆中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建安13年 208 28岁 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建安14年 209 29岁 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 建安16年 211 31岁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 建安19年 214 34岁 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率兵与刘备会师。刘备进成都,掌管巴蜀。诸葛亮任蜀军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兼任大司马府事。 建安20年 215 35岁 诸葛亮整顿巴蜀内政。 建安23年 218 38岁 诸葛亮留守巴蜀,筹集军粮,供应在汉中作战的刘备。 蜀章武元年 221 41岁 刘备登基,建立蜀国。诸葛亮任丞相。 蜀建兴元年 223 43岁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 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蜀建兴2年 224 44岁 诸葛亮调整巴蜀内政,稳定因刘备战败而混乱的人心。 蜀建兴3年 225 45岁 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蜀建兴4年 226 46岁 诸葛亮准备兴师讨魏。 蜀建兴5年 227 47岁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 蜀建兴6年 228 48岁 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蜀建兴7年 229 49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 230 50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兴9年 231 51岁 诸葛亮北伐攻祁山,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合。 蜀建兴11年 233 53岁 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 蜀建兴12年 234 54岁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为什么诸葛亮寿命那么短,而姜子牙寿命那么长?
据《史记·齐太公传》记载,姜子牙享年一百余岁。诸葛亮活了53岁~劳累过度所致!!!遇到一个明主,他会省心不少!姜子牙有文王,武王!诸葛亮呢,有扶不起的阿斗!不能比啊~希望采纳,谢谢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先死的?两人分别活了多少岁?
原本以为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对决会靠两人的智谋决出胜负,谁知道最后却是拼谁活的时间更长。诸葛亮活到53岁,司马懿活到72岁,这样一比较的话司马懿比诸葛亮差不多多活了20年,估计这真的没办法了。司马懿因为心里也十分忌惮诸葛亮,所以最后只能采用这个保守的办法把诸葛亮熬死,还好也算是赌赢了。只是曹操身边还有一位谋士更是英年早逝,不然也没司马懿什么事了。 古有云:“乱世出英雄”,这话真的是一点都不假。大家想想是不是越和平的朝代知名的英雄就越少,而越是混乱的年代英雄都是成堆成堆的出现,这只能说明一个道理:时势造英雄!怪不得现在的士兵虽然不喜欢世界大战,但是对于局部战争却是很热衷,因为只有在战场上不断的获胜立功才能从一个小兵爬到将军的位置。而我国古代历史上最让人熟知的乱世莫过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了,那时真的可以说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也是人才辈出的年代,而其中除了大将军还出现了许多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军师级人物! 最出名的莫过于诸葛孔明先生了,史书上的评价为“多智近乎妖”!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句很高的评价,这个妖字并不是贬义词而是赞叹诸葛亮的智慧已经不是属于人的范畴了,而妖是和神仙算是一类的物种,这等于说诸葛亮的智慧已经达到了仙人的境地! 而大家也知道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之后也是积极的为刘备出谋划策,不管是夺荆州还是赤壁之战还是前期的北伐获得大胜都不得不说诸葛亮确实是一个运筹帷幄的军师级人物! 司马懿虽然也是很厉害的军师级人物,但是很多人都不喜欢这个人,因为他是一个大阴谋家!这个人真的不去学佛算是浪费人才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可以是在忍中度过,即使当初诸葛亮为了激怒他送给他女人穿的衣服都被他生生的忍了下来,只能说虽然他是个大军事家,但是如果论到“装孙子”,司马懿排第二谁敢说自己是第一? 但是他的本事我们不得不承认是真的很强大,他真的是很擅长于玩弄权术,不管是曹操诸葛亮都是跟他经常博弈,但是他总是喜欢示敌以弱并且取得最后的胜利,三国最大的赢家就是司马家了! 鬼才郭嘉这个人的才能其实真的很大,但是由于此人的行事风格太过于狠辣,跟当时盛行的儒家思想相背离,所以虽然每次都有别出心裁的计谋但总是不会被采用!郭嘉在三国中最出彩的一次恐怕就是当时曹操准备直接去伐董卓残余部队的时候,他直接对曹操说:“董卓虽死,但是他的儿子们和部下都尚未伤筋动骨,如果此时进行讨伐只会让他们联合起来抵抗。何不等到他们为了继承位置一事打的两败俱伤之后再进行讨伐,这样岂不是直接坐收渔翁之利!”而事实上曹操最后就是轻松的成功统一了北方!能够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为何他的寿命活得并不长?
诸葛亮使用祈壤之法延寿,在账内设立7盏明灯,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则可将自己的星位拉回正轨,可延寿12年。只可惜最后一晚,被魏延冒失绊倒了主灯,诸葛亮延寿失败。
诸葛亮肩负重任,压力极大。诸葛亮是有智慧且责任感极强的人,白帝城托孤之后,蜀汉折损过重,诸葛亮只能依靠一己之力扛起蜀汉江山,活活累死只是时间的问题。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诸葛亮长年劳累,为国为民,操心劳肺,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所以身体受到伤害。诸葛亮把所有的事自己扛,没有让下属很好的分担,这是他不明知的地方。
诸葛亮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为人臣已尽到最大责任心。他善于治理国家,不善于军事,导致多次北伐失利。穷兵黩武,人民苦不堪言。在南阳卧龙岗耕种,才学远近闻名,曾自比管仲、乐毅之能,只恨胸怀大志不得施展,不与天下碌碌英杰所附。
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一生的理想就是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先主遗愿,奈何天不遂人愿,最终病死五丈原。一门心思都扑在工作上,茶饭不思,按中医的说法,那叫“虚性亢奋”,简单说来,就是明明没吃饭,因为心思都在工作上,却不觉得饿,而且还很兴奋,不疲劳。
但是诸葛亮的短命也纯属于自己作的。大家都知道刘备自夷陵之战失败后第二年就病重去世了。而诸葛亮临死之前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诸葛亮执政,李严掌兵。在最后一次出差的途中,诸葛亮因为精神和身体的极度疲乏,死于征战的途中。诸葛总经理过劳死,是蜀汉不可估量的损失,没过多少年,蜀汉被曹魏正式收购。
神人诸葛亮为何年仅54岁就去世了?他真的是劳累致死吗?
诸葛亮“劳累而死”只是表现,实则,是他一生所造的杀孽实在太多,晚年又“逆天行事”,所以注定阳寿不长!谈及汉末三国这段群雄辈出的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人杰,毋庸置疑,就是蜀相诸葛亮了。他号称“卧龙”,被后世文人士子尊称为:
“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有着几乎当世无敌的才名。但是,这位算无遗策的天才,晚年在统摄蜀国军政之后,竭心尽力的北伐,反而“功败垂成”,活到五十四岁,就因病去世了。
正因如此,才让诸葛亮成了许许多多中国人传颂的千古人臣之表:毕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而他劳心劳力,最终撒手人寰的故事,也是为大众所周知。不过,诸葛亮的死因,当真是“过度劳累”吗?
小编觉得,这不过是表象而已。要知道,作为“顾命大臣”,劳心劳力的人不光只有诸葛亮一个。所谓“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托孤遗言,也不光只有刘备说过。孙策对张昭也说过。
孙策刚刚逝世的那几年里,张昭为东吴所付出的心血,并不在诸葛亮之下。要知道,正史中孙策托孤,可没有周瑜什么事,而诸葛亮好歹还有个同事李严帮衬着。为啥独独他就累死了呢?
其实,真正的原因,很简单:诸葛亮一生善用火攻,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最后“火烧藤甲兵”,死在他手上的人,起码有着百万之多,大干天和。假如这些人仅仅是死于战争还好;死于烈火之中,他们都会魂飞魄散,难入轮回。
试想一下,如此之多的“罪孽”,诸葛亮又岂能善终?特别是晚年的他,兴兵讨伐魏国,和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作对,本来就是逆天行事!因此,他才仅仅活了五十多岁,最终就与世长辞!